APP下载

媒介进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3-05-03文艺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保罗媒介

摘要:现代世界已经步入“数字社会”时代,所谓数字社会,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数字社会的核心元素是信息,而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演变发展的相关研究越发受到重视。在媒介技术快速流变的数字革命之际,文章通过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以知网数据库中“媒介进化”为论述主体的国内期刊与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媒介进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从研究内容来看,大体上在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框架中展开,偏重于应用类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基于对媒体进化论本身的溯源分析、搭建理论框架等方面较多,批判性研究较少。其中,对于影响媒介进化的因素分析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思路上未脱离人的理性选择这一基本预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仍是对于莱文森理论的深层阐释。在媒介进化理论推进方面,主要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展开,时间层面即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的社会形态下,对于媒介进化理论研究的新推进;空间层面即基于不同视角、层次对于保罗·莱文森的理论进行推进,且空间层面的理论推进远少于时间层面。综上所述,对于媒介进化领域相关研究的漫漫长征之路才刚刚开始,这一领域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须向上求索,推陈出新,也须怀揣海纳百川的心境,为认识媒介进化现象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视角。

关键词:媒介进化;文献综述;媒介;保罗·莱文森;媒介环境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104-03

一、引言

现代世界已经步入“数字社会”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于媒介的关注由实体论走向本体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追问:媒介发展演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哪些因素主导了其发展演变的方向?其进化过程有着怎样的特征?

“媒介进化”的命题便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纵观国内外传播学界,英尼斯、麦克卢汉、波兹曼、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等多位媒介环境学派学者都对媒介的演变进行过研究,保罗·莱文森是第一位系统提出媒介进化理论的学者。他将进化的思想运用于对媒介世界的观察,结合麦克卢汉的理论和技术哲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进化理论。而国内的媒介生态学学者大多在开展对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的评介工作。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以知网数据库中“媒介进化”为论述主体的国内期刊与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发表情况和研究偏向,从而把握国内媒介进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空白和薄弱环节以及新趋势。

二、回顾:媒介进化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共获得236篇以“媒介进化”为主题的文章。剔除未聚焦“媒介”本体的研究后,共获得143个有效样本。从来源上看,共有111篇文章来自学术期刊,核心刊物(北大中文核心、CSSCI核心期刊及其拓展版)56篇,32篇为学位论文,其中硕士论文29篇、博士论文3篇。从时间上看,2006年,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媒介进化领域,2019年后关注持续上升,2022年达到巅峰。与此同时,研究关注程度与媒介技术发展历程基本契合。国内的媒介环境学派学者关于媒介进化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展开:媒介发展演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哪些因素主导了其发展演变的方向?这一理论有无新变化?

(一)媒介进化规律: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为主流

纵览国内现有对于“媒介进化”现象的研究,学界普遍认同媒介发展演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对于媒介进化论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在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框架中进行的。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核心内容为“玩具—镜子—艺术”的技术演进理论、媒介的“人性化趋势”理论以及“补偿性媒介”理论[1]。毫无疑问,保罗·莱文森是“媒介进化”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2006年,兰州大学的杨先起率先开启了对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的研究[2]。2012年,四川大学的陈功将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勾勒成三条媒介演进的线路图,高度凝练了莱文森的媒介思想。

在莱文森的框架之外,2009年,王妍与李颖在《文艺评論》上发表《媒介形态:“人的尺度”的表征和人类生存的“尺度”》一文,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出发,踏尽世界哲学发展历程,论证媒介是“人的尺度”的表征。同时又指出,人也只能在其所创造的世界尺度中活动。人感觉世界的方式的变迁与媒介的变迁密不可分,在王妍和李颖看来,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媒介与“人的尺度”的悖立与调和的矛盾运动史[3]。

需要注意的是,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虽关注到“人”的作用,认为“人”是媒介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其所立足的是抽象的、萌芽于近代“异化理性”范畴的人。胡翌霖在《技术的“自然选择”——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批评》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其认为莱文森的观点是略显肤浅的,即其只立论于一个静态的人性需求,且乐观地认为这一需求有着天然良好的发展趋势。

而王妍与李颖的观点所基于的是具体的、感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视角[4],这一意义上的人是能动的、实践的。媒介在实践中酝酿而生,又能够影响人的实践。人性的需求同样是动态的,是实践的,是脚踏实地而非盲目乐观的。这篇论文为认识媒介进化现象提供了朴实的认识哲学的视角。但遗憾的是,尚未有学者在这一视角的基础上展开更进一步的阐释。

(二)影响媒介进化的因素:百花齐放

“哪些因素主导了媒介发展演化的方向?”国内外学者从未停止过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其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切面。针对这一问题,保罗·莱文森提出了“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媒介”理论。在莱文森看来,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影响媒介进化的重要因素,“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学者崔林以宏观的技术视角回顾媒介史,运用媒介进化论对媒介进化历程中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探讨与梳理,分析了媒介进化的主要推力,原创性地提出“自由度”与“保真度”的双螺旋悖论[5]。这一模型明晰了人类进行媒介选择的具体标准。刘飞曼在互联网时代对这一观点进一步发展,认为“便捷度”与“关联度”已成为这一时代下的重要特征[6]。2014年,操瑞青提出除了人类的影响之外,技术环境也会对媒介进化产生影响,并考察了这两大力量产生作用的具体机制[7]。2018年,赵雪波与张璐从生物学的角度探析媒介进化的动因、本质和规律,强调必须坚持技术人本主义[8]。总的来说,对于影响媒介进化因素的研究,大体上未脱离人的理性选择的基本预设,仍属于对莱文森理论的深层阐释。

(三)理论推进:小荷才露尖尖角

国内学者对于媒介进化的理论推进,主要围绕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展开。2015年,互联网兴起并产生海量数据、摩尔定律带来计算力突飞猛进,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的数字技术革命按下加速键,不断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社会转型的步伐,方兴未艾的社会形态转型之路为媒介进化论研究提供新基点。

时间层面的理论推进,主要是指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的社会形态下,对于媒介进化理论研究的新推进。

2017年,曲慧指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罗·莱文森的理论未能将人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与人类现代理性方向的缺失纳入考量,提出应将受众看作是充满多样性、变动性、不确定性的动态个体,但未对人类现代理性方向的缺失做出更深层次的解答[9]。

2019年,单小曦和别君华聚焦媒介进化领域中媒介的智能化进化,运用技术哲学的相关思想资源,勾勒出了人性化与自主性的双重结构。人性化,即技术在本质上与人相互依存,其进化路径服从于人的理性,人性化是媒介智能化进化的逻辑起点;自主性,则是指媒介技术的智能化进化有其自身的规则与倾向。该观点仍饱含热切激昂的技术乐观主义,是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在媒介智能化方面的新发展[10]。

2021年,余苗和李遇见以智能音箱为例指出当媒介在经过了“玩具—镜子—艺术”发展的三阶段之后,将来到“后媒介进化时代”,媒介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11]。

2022年,胡曙光与李玉碧在《传媒》上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媒介进化在遵循传统媒介进化逻辑的同时,还出现了突发的情境因素发挥效用、文化复兴会影响媒介进化的方向、媒介进化伴随着魔术化效应等一系列新的变化[12]。

2010年,易欣与梅潇开始运用媒介进化理论分析手机媒介的发展历程[13]。在2009年至2022年的十多年间,陆洋、詹恂等学者累计发表60余篇文章,运用媒介进化理论探析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元宇宙等热点传播现象,连续性强,基本契合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因文章未对媒介进化理论本身产生影响,故不赘述。

空间层面的理论推进,即基于不同视角、层次对理论的推进。2012年,王亿本和蒋晓丽在《现代传播》上发文指出保罗·莱文森理论中对非语言功能的遮蔽,并提出媒介进化趋势仍将进一步创新非言语传播符号,实现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的平衡和协调[14]。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文军引入精神分析学中“力比多”的概念,为认识媒介进化提供了更为微观的观察视角。其文中所界定的“力比多”概念为一种心理、生命驱动力,是维持和驱动心理活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在这个定义上,作者提出,媒介其实是人体内力比多的延伸,力比多在人体和媒介之间进行双向的流动:借助媒介,可以对人体的力比多进行节省,从而维持人体内力比多的均衡[15]。刘文军是继胡翌霖后又一个认识到莱文森站在人类历史上过分相信人类的理性,实际上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媒介进化问题的学者,但他也并未进行原因探析。

2022年,白旭晨在《信息维度:理解冷热媒介的认知转向》中基于认知科学发展,提出媒介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媒介升温的过程,媒介发展进程就是媒介由冷變热,适应人的认知需求的动态过程,从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与认知科学巧妙结合的认识媒介进化趋势的角度[16]。

不难看出,空间层面的理论推进远少于时间层面,仅在微观、中观层次有所推进,且有赖于认知科学、精神分析学等领域的发展。另外,在宏观层次并未有系统、出色的认识。因此,媒介进化研究仍需学界给予更多关注。

三、结语

关于媒体进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其日益上升的理论意义并不相匹配,核心研究成果也不多,知名学者在该领域发表文章的数量不多。简言之,媒介进化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是一座“富矿”,需要更多学者深耕其中。就研究内容而言,运用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媒介,偏重于应用类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基于对媒体进化论本身的理论研究,包含对理论渊源的分析、理论框架的搭建等方面。

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步伐加快,学界对于媒介进化理论日益重视,如今,这一外来理论的土壤上已然种出了中国本土的果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文章仍屈指可数,对于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仍然立论于静态的、抽象的人的需求,并先验地认为这一需求是积极的、正确的缺陷,且悬而未决。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传播学作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交叉学科,自诞生起,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要想对媒介进化现象有更深入的研究,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须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境,积极引入不同领域的优秀成果,为认识媒介进化现象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0.

[2] 杨先起.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3] 王妍,李颖.媒介形态:“人的尺度”的表征和人类生存的“尺度”[J].文艺评论,2009(4):26-30.

[4] 胡翌霖.技术的“自然选择”: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批评[J].国际新闻界,2013(2):77-84.

[5] 崔林.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3):2-49.

[6] 刘飞曼.便捷度与关联度:互联网时代媒介进化的双螺旋[J].出版广角,2021(4):74-76.

[7] 操瑞青.选择媒介:解读媒介进化中的人类需求与技术影响[J].新闻界,2014(9):2-8.

[8] 赵雪波,张璐.媒介进化的生物动因、技术本质及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1):150-154.

[9] 曲慧.大众之后:流动现代性视域下的受众观[J].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52-61.

[10] 单小曦,别君华.人性化与自主性:媒介智能化进化的内在机制与双重结构[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6):50-59.

[11] 余苗,李遇见.平台型智能媒介的发展模式探析:以智能音箱为例[J].青年记者,2021(18):30-31.

[12] 胡曙光,李玉碧.人工智能时代媒介进化的逻辑演变及发展方向[J].传媒,2022(17):93-95.

[13] 易欣,梅潇.手机成就第五媒体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0(4):63-65.

[14] 王亿本,蒋晓丽.媒介进化视野下的非言语传播:肖似与扭曲、延伸与遮蔽、补救与乏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9):80-83.

[15] 刘文军.力比多和媒介进化的关系探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 白旭晨.信息维度:理解冷热媒介的认知转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9):27-32.

作者简介 文艺霖,研究方向:媒介进化。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保罗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书,最优雅的媒介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参考译文
寻觅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