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容充实

2023-04-16梁芳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百草园灯笼选材

梁芳

内容充实的作文,如宝藏,处处有惊喜,读之如临美境,受益匪浅;内容单薄的作文,如枯井,句句无新意,读之如同嚼蜡,索然无趣。考生在考场上要打开思路,让笔触尽量伸展,使作文的内容更加充实,更有表现力。那么,如何让作文内容更充实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选独特角度,情感真挚感人。

在考场上,考生经常会遇到如何更好地处理素材的问题,这就涉及写作的切入点、角度等问题。如我们看到一朵花,不要把思维局限在花本身,还可以描绘关于一朵花飘落的场景,也可以说说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似轻实重的东西,以及人与花的故事、人对花的情感等。也就是说,面对身边美丽的植物、喜爱的动物或有感触的事物,我们不仅可以描绘它本身的形态,还可以加入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由它引出故事或串起情节,甚至可以融进一个故事、一种情感,写出一种人生哲理。

《灯笼》以“灯笼”为线索,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也寄托着作者赤诚的情感。《猫》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突出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应该善待生命的主题。

二、增添细节描写,形象生动丰满。

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能组成作品的价值。”在写作文时,若能围绕中心,增添一些与人、事、物相关的细节,如转瞬即逝的神情、微妙的心理以及局部的环境等,都会使作文的描写更细腻、更丰富,从而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考生可以在人物描写过程中细化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加入恰切的景物描写,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表达生动、描写形象。此外,还可以用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让形象更丰满。

《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于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他们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当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这个秘密……这一系列动作和神态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的状态。《变色龙》中前后四次写到军大衣都很出彩,尤其中间两次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第二次,听说狗是将军家的时,忙叫人“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第三次,确认狗是将军家的时吓了一跳,忙叫巡警“给我穿上大衣吧”。这一脱一穿的两个动作,虽然完全相反,却反映了相同的心理状态,加上奥楚蔑洛夫那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的掩饰,更暴露了他虚伪的特点。

三、巧用铺垫暗示,情节自然合理。

好的乐曲需要起承转合,才不至于产生突兀感。写作文也是如此,这就需要学会铺垫。写作时,考生可以介绍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或者将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层层展开,使内容更加曲折生动、跌宕起伏,让情节发展更为自然平稳、内涵丰富。

《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为他被骗,最后裸身游行做了铺垫,使情节更加真实合理。《孔乙己》中“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句,通过对深秋气温的描写,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做了铺垫,也暗示了孔乙己悲惨的命运。

四、自然过渡照应,文脉完整通畅。

行文中,若只是罗列多个事例,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中间缺乏自然的过渡,这样作文就会有断裂感。如果事例之间加入合理的过渡,通过总结上一个事例,自然地引出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或者更深一层的东西,整篇作文会更充实,让文脉相通,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中“其中似乎確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就是由总到分的过渡句,后面七段都在写童年时在百草园中经历的乐事。第九段中“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一句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真切地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故乡》中写中年闰土的到来,照应了“我”刚回故乡时母亲说的话“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有了这段交代,后面写闰土的到来,就显得自然具体,前后贯通了。

五、材料典型多样,内涵丰富深刻。

要使作文内容丰富,不仅要有典型的事件,还要从多元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叙述,只有多角度描写人物个性、多方面描写事物特征,才能使描写对象立体化。例如,要表现父爱,可以从生活、学习、休闲等方面横向选材,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纵向选材;要表现某处美景,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横向选材,也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的不同形态纵向选材。

《春》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图景,春草的乐观、春花的热烈、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滋润……不同的特点使春天展现出迷人的风采。《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通过两个层面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里凸显形象。一方面展示了母亲勤劳吃苦、热爱劳动、简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写出了母亲的有远见(和父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支持“我”参加同盟会,支持“我”的革命事业),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描写,来表现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六、合理联想想象,意蕴灵动悠远。

描写人物或景物时,还要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才能给读者带来“物外之趣”或“言外之意”之感。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形象。写作时可以运用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或者通过建立非日常、非现实、非当下的联系,在时空转换和角色转换中进行合理想象。

《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对红莲的庇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做出的合理联想。《天上的街市》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以及街市上闲游的平民,接着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再想象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的场景,描绘出一幅真切清新、寓意深远的画。

【陕西渭南市渭南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百草园灯笼选材
学校里的“百草园”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糊灯笼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