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的遵循规律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3-04-15张帆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课程思政

张帆

[摘 要] 警察体育是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公安专业的必修课,与公安院校其他课程存在本质区别,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围绕公安院校实施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的遵循规律与策略进行分析与论述,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内涵,深入分析“警察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并对加强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课程思政;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育警铸魂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021JSJG649);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1SZB-008);江苏省“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YB13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2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改重点项目“新时代公安院校特警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ZD21001)

[作者简介] 张 帆(1982—),男,江苏泗洪人,博士,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7-0037-04[收稿日期] 2022-03-28

引言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既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又有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特性。这种“共性”与“特性”形成了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二重必然性。课程思政作为当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模式和新理念,其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以课程思政元素开发为主要对象,对于过程管理、教学反馈和育人环境等环节的关注仍有不足[1],对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开展的具体行动策略需进一步厘清。警察体育(以下简称“警体”)是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公安专业的必修课,开展“警体”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的“警体”课程思政是以普体课程、格斗课程、射击课程及战术课程等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促进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等思政素质的铸造。实施“警体”课程思政,既要按照“警体”教学的规律进行,又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科学地研究“警体”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和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公安院校实施“警体”课程思政的基本规律

(一)“警体”教学过程的规律

1.警务技能形成规律。“警体”是一门以掌握和运用警务技术技能为主的课程,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的,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泛化阶段,是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其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内抑制不够,表现出动作不协调、紧张吃力;第二阶段是动作提高阶段,其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步发展巩固,基本建立动作定型,能够较正确地完成动作,动作协调,但还不够熟练,紧张、吃力的现象逐步消除;第三阶段是动作的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其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长,精力高度集中,内抑制已相当牢固,形成了牢固的动力定型,动作表现为熟练、准确、轻快、协调,能运自如用[2]。

2.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警体”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开始练习时,机能活动能力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持较高水平一段时间,最后会逐渐下降。生理机能状况与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锻炼水平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有一定的关联和影响,要合理运用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科学安排警体运动负荷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与反应,这些变化会遵循“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的规律[3]。警体训练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会使机体机能下降、出现疲劳的状态,经过科学调整与合理休息后,物质能量的储备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以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因此需要超量恢复,以此增强训练效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内化和外化一体化的规律。内化和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内化是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认知、情感、信念等内在的品质。[4]外化是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将自己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品德行为,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逻辑上来讲,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化是内化的目的;从实践上来讲,内化和外化相互影响,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有内化。[5]这规律要求在课程思政的教育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内化,也不能过于注重外化,要做到互相协调、共同促进。

2.他教和自教协同的规律。“教”和“被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他教和自教规律是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自我学习过程的统一与配合。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设计者、调控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要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还要进行自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进行甄别、选择和认同。这一规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學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他教和自教协调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公安院校实施“警体”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提升“警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1.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集中培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专业认知。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警体”课程,教师往往注重基本体能、技术、技能的教学与传授,而对于“警体”课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及精神引领常常流于形式,只是浅显的认知和泛泛的理论知识,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支撑,为真正达到以“体”育人的良好局面,“警体”教师要接受思想政治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提升“警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只有在知识结构上有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做支撑,才能确保“警体”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走样、不偏离方向,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安院校的“警体”课堂。

2.开展“警体”课程思政实践观摩,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能力。“警体”课程以实训为主要形式呈现,如何合理、科学地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不断进行理念与实践的融合与积极探索。教学实践需要教育理论指导,但理论也需要实践检验。不同的“警體”课程科目、不同“警体”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各自的实践操作方式及措施,“警体”课程思政的合理性、有效性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以观摩课的形式来呈现“警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通过教师共同的观赏、分析、建议与研究,进一步完善“警体”课程思政的有效举措与合理手段,为其他“警体”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范式和参考,不断提高“警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3.加强“警体”课程思政科学研究,推进“警体”课程思政常态化。“警体”课程思政作为“警体”教学、教育的新课题,一方面需要“警体”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与摸索,另一方面需要以理论研究的形式不断总结与深化,理性认识“警体”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6],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可供普遍参考的“警体”课程思政基本模式、实践手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环境文化等,同时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影响效果,通过研究的形式来形成结果,共同分享“警体”课程思政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效,以广泛推进“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强化“警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度

1.剖析不同“警体”科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警体”课程的育人特色。“警体”课程作为公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以其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和优势,在育人上符合思想道德养成的实践性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知行合一。但不同科目所侧重的育人内容不同,枪械使用、警察战术等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基础警体、体能训练等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坚持意识;徒手对抗、擒拿格斗等难度较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拼搏无畏精神。每个警体科目的经典案例不尽相同,讲好各自科目的故事,也是开展“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精准分析“警体”课程每个科目的育人资源是实施“警体”课程思政的核心。“警体”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手段,能否让学生在课程中感悟到思想政治,完全取决于其内容是否蕴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2.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时机,强化“警体”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课程思政并不是把每一门课都上成思想政治课,而是在不同的课程中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隐性教育。挖掘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但以何种方法、在什么时候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在教案中科学、巧妙地设计,并在课堂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把握,既不让学生感到生搬硬套,又能在完成专项知识传授的同时起到价值引领的教育效果,真正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同向同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这是“警体”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操作环节。

3.加强系列教材建设,强化“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话语体系。教材是“警体”课程思政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公安事业的忠诚捍卫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教育补充。建设什么样的“警体”教材体系,尤其是不同“警体”课程科目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警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育人成效。教材建设要深入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要组织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资源,深入剖析不同警体科目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经典案例和英模事迹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警体》教材,只有高质量的《警体》教材,才能确保“警体”课程思政的教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堂提供了便利。让“警体”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警体教材建设中有“料”,在教学大纲和教案的设计中有“形”,在“警体”课堂中有“声”。

(三)探索符合“警体”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探索“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强化“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独特性。“警体”具有独特的育人方式,如对抗竞赛,能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规则意识等。(1)在“警体”教学中融入竞赛的情景教育环节,以对抗为手段,在加强教师指导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朋辈互助的方式能够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信任,能够产生以赛育人的独特效果。(2)加强身边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有的学生非常自律,养成了积极参与锻炼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敢于拼搏,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这些都可以作为“警体”课程思政教育倡导的育人内容。(3)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与活动,有利于促进朋辈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等。

2.探索“警体”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方式,强化思政育人的激励作用。探索“警体”课程思政教育,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从而科学、合理地推进“警体”课程思政。“警体”课程思政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能与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表现等,评价时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同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按照“警体”课程思政的发展规律,必须改变传统的警体成绩评价只注重测试成绩的模式,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作风锤炼、人格塑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警体”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探索符合“警体”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成绩评价方法等,需要全面把控“警体”课程的视角与实操能力。

(四)加强“警体”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思维,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1.坚持以“警体”课堂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强化“警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是“警体”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是以“体”育人的主渠道,教师结合“警体”教学科目精心设计了教学课堂,有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是师生、生生相互交流学习的道德实践途径,是教师通过“警体”实践指导、引导、教导、帮导、督导、疏导学生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对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和及时评判,是“警体”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主要体现了警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警体教育的育人方向,并在“警体”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

2.加强校园“警体”文化建设,强化以文“化”人的濡化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其建设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侧重于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濡化,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蕴含性、隐含性等特点,具有非强制性、潜在的、持久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给学生思想品德和精神层面的正确引导与引领。加强校园“警体”文化建设,不仅要有核心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还需要加强对外显物质文化的建设,在每个训练建筑和设施内注入文化因子,使其内含精神意蕴。同时,要使一些激励人、感化人、振奋人的理念和思想成为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强化“警体”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

3.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强化“警体”课程思政网络育人的效应。当今社会的“互联网+”技术已高度发达,网络无处不在,智能化手机已成为当代学生浏览信息、社交等的重要载体,积极发挥“互联网+”在“警体”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既是公安院校发展的需要,又是“警体”课程与时俱进的体现。科学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App平台、MOOC,通过网络打卡等方式收集学生课外自主训练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诚信自律等品质的新方法。通过微信、QQ等形式和手段,积极宣传弘扬对学生“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等警察职业素养的铸造,这是实施“警体”课程思政的重要補充和有效手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模式和新理念,是依托课程进行的教育。“警体”课程作为公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与其他公安专业课程存在本质区别,尤其是在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警体”课程思政策略的实施,使“警体”课程成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与载体,同时,为把新时代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公安事业的接班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飞跃.高校课程思政“六进”行动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8):58-61.

[2]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吴峰山.体育教育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4]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黄兰兰.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6]潘海湘,周圣文.“课程思政”下警体课质量提升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5):90-93.

Research on the Law and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of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Police Colleges

ZHANG fan

(Special Police College,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P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security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all public security majors. It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rses in police colleg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PE Curricul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PE in police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police sports curriculu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polic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political courses; police colleges;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e soul building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课程思政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公安院校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公安院校法律伦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