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乡记

2023-04-15庄英锐

鸭绿江 2023年1期
关键词:阿光江东老赵

庄英锐

因为一次采风,我与两位画友回到了我阔别30多年的家乡江东镇。文化站站长大牛是我初中时的同学,接待了我们。

大牛见我,先是一愣,然后迫不及待地猛握我的手,哎呀,我的妈呀,你这大画家总算回来了,我可是好多好多年没见你了,让我好好看看,嗯,变化太多,变化太多啊。当年是个小年轻,现在都成中年人了。我的哥啊,我以为你去了外星球,不认得路回来,今生再也不来看咱兄弟了,前天你打电话说要回来,我一晚睡不好觉,今天总算把你盼到了,咱兄弟俩好好聚一聚。

大牛一说,我也百感交集。我叫声大牛,抽出被他紧紧握着的双手,拥抱了他。我们的眼里都涌出了眼泪。同来的老赵和阿光也受到感染。老赵说,太感动,一晃就三十几年了。阿光说,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难得兄弟情长,难得难得。

老赵和阿光如哼哈二将,一个说感动,一个道难得。大牛这下才意识到,他忽略了和我同来的两位师兄弟,忙与老赵和阿光握手并说着,两位老师好,失敬失敬。

大牛的右手从右裤袋里掏出一包烟,但掏到一半,似乎觉得不对,把那包烟又放了回去。我注意到那是一包软壳红双喜。大牛可能觉得失礼,又用左手从左上衣袋里摸出一包硬盒中华,掀开盒盖抽出一支往老赵面前递。

老赵说了声,谢谢,我不抽烟。大牛又递给阿光一支,阿光接过烟,道了声谢谢。大牛掏出打火机,双手为阿光点了香烟,几个人这才坐下。

大牛姓崔,人矮,加上胖,让人觉得他腿特别短,好像上下身比例不协调,将军肚也太过突出,辨识度特别高的是他油光可鉴的光头和笑眯眯的眼睛,说话声音尤其洪亮。

大牛边冲茶边说,老同学,这人啊,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怀旧了。这两年我经常打听你在哪儿,但一直没有消息。我接着大牛的话说,是啊,大牛,一晃就30多年,光阴似箭,好像才一眨眼工夫,人生苦短啊。老赵说,是的,人生苦短,但兄弟情长。

阿光笑着点头。喝完茶后,大牛提议说带我们出去走一走,我们三个人都说好。

江东镇是韩江一路向南往鸵岛方向,在将近出海的地方形成的冲积岛。韩江上游经市区,环古城,过广济桥,直落到上水头村,分成东西江,将江东镇围住,至近鸵岛处又合汇在一起。江东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面环江,约6米高的堤围沿江围住,面积约38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鹏城打工,韩江还没通桥,沿江一周共设有十几处渡口,出入都得靠渡船,分别通往市区、澄海、汕头、潮安东凤等地,当年交通十分不便。受交通影响,发展相对落后。但这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人勤劳,有万亩良田,因此有一更好听的名字,叫绿洲宝岛。

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到处是水稻、菜园、瓜地、芭蕉、竹林、池塘,这些旧时原野的田园胜景,与自然水系纵横交错,结合得恰到好处,有如一幅幅天然的画作。南方的大榕树与片片绿色菜地、蕉园、竹林、池塘水系交织在一起,村落倒是成了绿荫里的点缀,真可谓篱落乡村绿为屏。

记得刚上初中时,有一晚和大牛在江边码头木棉树下乘凉聊天,那时情景历历在目:月白风清之夜,竹影婆娑,江水碧蓝,过江的清风拂面,惬意盎然。泊岸船家倒映在月下的灯影中,像天上的星星散落江面,夜色多美啊!不远处,男人在裸泳,女人们在码头石阶洗衣,七嘴八舌开聊,谁家又生娃,队长昨晚又到哪个寡妇家串门,民兵营的小伙儿看中哪位姑娘,谁家的母猪生了十几只崽儿,昨晚老李家的黑狗与隔壁八叔家的白狗偷偷交配。还有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不时夹杂着不雅的粗野骂声与爆笑。

大牛说,过去交通不便,江东人民以耕作为主,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也是有点儿滞后,所以,至今还保留着乡野原生态的味道。我们身边的景物是,小桥流水人家,篱笆残桥小屋,鹅棚鸭寮鸡窝随处可见。村前瓜架,屋后芭蕉,龙眼石榴,枇杷木瓜树,玉米甘蔗蔬菜大棚,万亩蔬菜和成片竹林,等等,到处是绿色的世界。 我心里想,改变不大,反而使我感觉特别亲切。家乡的景物依然打动着我。

住惯北方的老赵和阿光,在此季节,见到南方小镇有别于北方的乡下小景,也是喜爱有加。

大牛开玩笑说,江东镇的风是野生风,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出城市中心好几百倍,城里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拖儿带女到这里来度假。特别是端午节前后吃新鲜竹笋的时节,这里经营竹笋宴、农家乐的乡村餐厅更是热闹无比,吃上新鲜竹笋和无公害蔬菜、江里的鱼虾,那是一种高级享受。

江东镇在抗战时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是共产党地下工作的根据地,属于革命老区。过去流传说江东镇如果三年不崩堤,母猪都可挂金耳环,可见江东镇土地有多肥沃,是真正的世外桃源。韩江以前一到枯水期,便有一大片金黄的沙滩,沙质洁净细腻,沙里面有很多贝壳类和爬行类小动物,韩江的河鲜品种也特别多,人们经常会去捉来当菜吃。

由于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影响,江东镇被冲积出了两三座小山,海拔只有四五十米,其中最出名的是鲤鱼山。鲤鱼山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三元塔是江东镇的标志,可惜在一次地震时,塔上的葫芦顶及最顶层给震坏了半层,这塔也就成了危塔,但始终屹立不倒。

有一传说,三元塔是林淦丞为破潮州风水而修建,但据《海阳县志》记载,三元塔是万历年间,当时户部侍郎林熙春倡建,有林熙春三元塔铭为记:

凤城之东,急水一泓,两山对峙,万派朝宗。左昂右逊,华表偏隆,时维万历,群议攸同。乙已建塔,丁未竣工,负巽抱乾,一柱凌空。路从内转,不觉身崇,牖窥星汉,檐散氛风。天地为小,云阶可通,影摇金刹,砥柱潮中。法轮永固,灏气新钟,元魁辈出,国泰民丰。

鲤鱼山脚下,有一座关帝庙和一座禅隐古寺,山下鲤鱼潭隔壁就是江东镇急水渡,至今这些故地还保留着。由于韩江到此,江面突然收窄并且转弯,水流汹涌湍急。旧时闽地和客州的船只,到了此处,必烧香跪拜平安,因而得名急水。

大牛毕竟是文化站站长,还是懂得我们画家喜欢看什么。他带我们到原江东公社政府的旧办公地址,这座旧屋在“文革”时期未受破坏,保存得相当完好,是完整的驷马拖车的地主大宅——桃源里。

现在这桃源里已归还华侨了。旧屋里的几块镂空金漆木雕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门楼左边雕的是桃园三结义,右边雕的是三英战吕布,人物刻画精微细致,惟妙惟肖。这些都是出自清末民初潮府著名木雕艺人之手,真真是巧夺天工,刀刀见功力。比如那关云长的长胡子,就是一条条毛发粗细的线,也是镂空手工雕出来的,让人叹为观止。我师弟阿光还跟师兄老赵开玩笑,让他把胡子也留到那么长。

从桃源里出来后,大牛说去五兄的理发店喝几杯茶,顺便让我们了解一下江东镇的风土人情。

老赵与阿光也赞成,说乡下人的理发店,也许很有故事。大牛说自己这剃光头的,三天两头就要往五兄的理发店跑,五兄的手艺远近皆知,使剃刀的功夫力度拿捏得相当好,手艺一流,总之怎么剃怎么刮都让人舒服自在。

我们边走边看,经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乡下的街市,一般只是早上热闹一两个小时,冷清的街上行人不多,偶尔一些踩着单车或骑着摩托车的人,从我们身旁匆匆而过。街上各个店铺,都是争先恐后在店门口积木般堆满商品,杂乱得让人看了心烦。遮光挡雨的三色布和太阳网,在各个店门口向路中间伸,用竹竿斜斜撑着,高低错落,参差不齐。几个人一路走,大牛不停地与人招手,忙着打招呼,看得出,他还蛮受欢迎。当走到一间士多店,大牛随手拿了一包硬盒中华香烟,对女店主说先赊账,过几天就来结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店主,忙赔笑说没问题,不用记账,牛站长又不是外人,经常一起跳广场舞呢,欢迎常来,记得文化站有活动时,照顾一下呷己人(潮语:自己人)的生意就行。

走完长长的商业街,经过了“忠字亭”。“忠字亭”是现代的牌坊,我们乡里有两座。

“忠字亭”是20世纪60年代的产物,在地上竖起四根水泥柱子,形成三个方形门洞,中间大,两边小,大门洞宽有六七米,能过车。水泥柱子的面上,用水泥掺白石米涂,等半干时,用清水洗出白石米,有的还做些简单的图案或文字。中间大门洞上面的横梁正中做着浮雕,还有放光芒的斜线。两小门洞上面横梁中间各做了个立体的“忠”字,“忠字亭”因此得名。

现代牌坊有别于旧时留下来的牌坊。旧时的牌坊,一座牌坊一部戏,有王侯将相、文人士大夫,还有丰功伟绩、功劳卓著的名人。如果是女子贞节牌坊,那必是古时女子的血泪史,记录着女子无数的辛酸与苦痛,有的是守活寡一生,甚至有的连丈夫都未见一面,每座牌坊都是有故事的。

本邑牌坊街屹立着二十几座牌坊,是本邑先贤为潮府人民树立的丰碑,是本邑人的骄傲,也彰显着潮府的文化底蕴。

不经意间,我们到了五兄的理发店。

老五,我带几位北京来的大画家让你认识认识,这是我同学瀚哲。大牛一进五兄的理发店,往八仙椅上一坐,掏出那包硬盒中华,抽出一支递给五兄,然后姿势优美地将烟放小茶几上最显眼的位置,就自个儿盘起脚,悠然自得地抽起烟来。

五兄好,我小时,也常在您这里理发,您手艺好。大牛兄抬举我们,我们就一个画者而已,一辈子在路上的行者。我边说着边对五兄作揖,又伸手与五兄握了握手,阿光与老赵也跟着我问五兄好,又一一与五兄握手。

五兄念了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切招呼我们坐下。五兄的理发店委实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张典型的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到现在的理发椅,也许可以做文物了。这椅放斜时是用人工操作的,椅背后有一弯如镰刀状的铁牙锯齿形铁条,像这椅子的尾巴,宽约三厘米,厚约半厘米。椅子放斜让人上半身往后仰躺下时,就靠这一格一格的弯尾巴来控制斜度,这上了年纪的椅子一放斜就吱吱作响,四只椅脚已用锈迹斑斑的铁皮围押着,不让这椅架子散掉。墙壁上一面镜片,水银已经严重老化,像是沾满鸡屎,但还是略可照出人影。镜子旁边吊着一片不知剃刀在上面磨刮了几千万次,黑黑的、硬邦邦的剃刀专用帆布。再加上两把上了年纪的剪刀和一把手工理发剪,三把剃须刀和一把专挖耳屎用的挖耳刀,几条沾满黄棕色汗渍、破着小孔的小毛巾和一个印有工农兵图案的旧式洗脸盆,三张油漆颜色退尽、坐得有点儿光滑、没了木纹的八仙椅,就是五兄理发店的全部家当了。

老赵是京都人,说这年代乡下居然还有这么古老的理发店,感叹五兄这份坚守的情怀。

五兄的理发店还算大,有三四十平方米,有条件摆上一张破旧缺角的茶几,一套工夫茶具。遗憾的是,几个茶杯都裂痕明显,杯口残缺,已经认不出底色,白开水倒进去,也已经是天然的浓浓茶色了,这茶杯似乎有几十年从未洗过的样子。

大牛说五兄这间理发店,是江东镇甚至整个潮府仅存的最古老的理发店,每天只要五兄这里店门一开,附近几个村的老少兄弟爷们儿,都会往这边来聚会,或者喝茶聊天,或者理发。因为五兄几十年的理发技术了得,因为这里每天的街谈杂闻很多。也难怪,人天生就有好奇心。

大牛说五兄是一位健谈的小老头儿,知识面十分丰富,祖上是客家人,但是从他父辈开始,就到江东定居。五兄平时与人相处极随和,与到店理发的各个年龄、各种类型的人接触,言谈也会因人而异,甚至投其所好,自然颇有人缘。

每天在这里理发的人,来自四乡六里。见到带点儿侠气的江湖人士,五兄会聊一些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人物,如令狐冲张无忌黄蓉郭靖周伯通之类,也会聊《水浒》一百单八将,他最喜欢讲武松杀嫂。若是读书的学生弟来理发,五兄就会聊些《古文观止》《史记》和明清野史,或者聊聊《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甚至偶尔聊点儿禁书《金瓶梅》什么的。而每当说起三国时,他还经常会考学生弟几个问题:三国里面,谁是有名无姓的?谁是有姓无名的?谁又是无名无姓的?有时居然把一些高才生也给问得答不上来。还有,见到大牛这类的领导或者文化人,五兄便说一些阴阳五行周易鬼谷子奇门遁甲梅花易数。五兄经常夸大牛政绩不错,比如文化站搞得好,广场舞也跳得不错,见大牛去镇文化广场示范跳广场舞,说弥勒佛居然也会跳舞。至于那些三四十岁,讨不到老婆的光棍过来理发,特别是乡里清洁工之类的老光棍来理发,五兄就会偷偷与他们聊聊,至于具体的内容,则不足为外人道哉。

就这样,五兄这里每天门庭若市,信息混杂,当然这里也是一个街谈巷议的地方,最能反映一些最真实的社会声音,简直是江东镇的新闻传播中心。

五兄还有一优良传统,即特别节俭。每天到了理发店,泡茶的时候先下一点点茶叶,泡个两三遍,浓的自己喝。若有人进来了,他再加几片茶叶;再有人进来,又再添几片茶叶。就这样,整天只这一泡茶,加了若干次茶叶,从上午到晚上收摊,就这一泡茶。五兄说这叫“即茶”(即,潮语,接、添加的意思)。

每次碰到乡里清洁工老员来了,五兄就会对老员说:“老员,你哩爱食淡茶,只块哩正即个。”这句话也是潮语,意思是说,老员喜欢喝淡的茶,这刚加了茶叶,冲出来的茶比较浓不适合你喝,而实际是,五兄浓茶不给老员喝。

“你们坐,我来冲茶,京城来的大画家,贵客贵客,难怪今天早上,我左眼眉毛老跳,屋檐下的喜鹊也叫个不停,还真有贵人到,真是让我这破店蓬荜生辉。今天店里的灯光,也觉得分外地亮,你看牛站在灯下,这光头比平时油亮得多,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牛站,就是识得名人大家,本身就是牛人。”五兄慢条斯理地说着。

“五兄真会说话,忘不了带着猛夸了大牛一句,难怪大牛要领我们来。”五兄一边习惯性往手拉朱泥壶里添茶叶,一边接过大牛递给他的烟,继续说:“当画家好,见的世面广,写生等于在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寄情天地间,写意人生。”他还不忘调侃大牛,说大牛抽的中华香烟,肯定又是免费的,就像每次在他这里理发一样,从来不用给钱。

我们几个人听后,都轻松地笑着,喝着五兄递过来刚冲的茶。大牛摸了摸光头笑笑,脸泛一阵红,明显有点儿不好意思,望了一下我们几个解释说,虽说是理发不给钱,但却经常给五兄送烟送茶,也等于是给了钱,比起给钱,五兄更划算,自家兄弟嘛,不能计得那么清。

我岔开话题,对五兄说,五兄,您这份坚守的功力,可真了不起。

“还真是,其实和你们画画一样,慢工出细活儿,心静就行,这也只是份糊口的活儿。最主要的是,我自己怕寂寞,每天来我这里的,什么人都有,外面街谈巷议的信息量也多,能说的天南地北,会吹的头头是道,每天这里笑声满屋子,这样我也比较快乐,容易过日子,大家都快乐就好。”五兄边说着边冲着茶,冲完就叫我们几个人先喝。

老赵与我都点头,赞五兄是位会过日子的人,阿光也赞五兄这茶好喝。大牛不忘恭维五兄几句,五兄远近闻名,过去江东公社的老领导,理发一直只认五兄,现在退休,搬到城市里面住,也隔三岔五地往这乡下来,为的是与五兄这份感情,哪怕聊几句话也好,何况五兄修脸剃须的功夫特好。今天高兴,五兄,把最好的茶叶拿出来,重新换,不要即茶,喝完茶我带他们到外头转转去。

五兄起身,在一不大的柜子里拿出一小包茶说,牛站,上次你拿来的那包东方红,就剩下最后这么多了,下次来记得再带点儿来。不然你三天两头往我这边来,次次要喝好茶,我哪喝得起。五兄说完自嘲地朝我们微笑。

老赵看五兄在换茶叶的手明显在小抖。他对五兄说,五兄,今天打扰了,谢谢您的盛情招待,也从您这儿学到很多很多东西,您的这种平常心,是我们画者必须具备的,谢谢,真谢谢。

五兄说,不就是图个简单嘛,虽然理个头发几块钱,但一天理十个八个的,也能安排好我自己的生活,不用给孩子增添压力就是,这年头,孩子也不容易。五兄说完话,把刚泡第三遍的茶递给我们一人一杯。

喝过茶,阿光说,牛站的站长茶就是好,五哥冲得也好,真羡慕五哥,能把简单的事做一辈子,这本身已很不简单,佩服,佩服!五兄。

大牛听阿光夸他,心里就高兴,一手摸着自己的光头,一手摸着将军肚,对着五兄说:“下次来,一定给你带茶叶,别的没有,几斤免费茶叶还真能有。”大牛说完就开心地笑,我们几个也开心地笑,笑声弥漫五兄整间理发店。

猜你喜欢

阿光江东老赵
不要将就,要讲究
越多越好
关心过头
一个人逛街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
江东富强 直销迷途知多少
赵会计做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