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生活化实验 助力物理教学

2023-04-15彭建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具物体现象

彭建平

(苏州学府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生活化实验属于生活化教学的一种,就是把教学活动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激起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让他们获得更有活力的知识.在初中教育阶段,物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大部分物理实验都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模型,教师可借助生活化实验为物理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深刻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1 精准演示生活化实验,提供物理教学助力

1.1 巧妙利用生活化实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动力源泉,只有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推动各项教学计划与方案的顺利落实,使其自主展开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具体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说,教师同样要明确这一教育理念,在新课导入环节巧妙利用生活化实验,通过有趣或熟悉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升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1].

比如,在进行《电阻》教学时,当讲授到导体电阻同自身温度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利用酒精灯点亮小灯泡的简易生活化实验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玻璃条与干电池等,利用导线把玻璃条与小灯泡、干电池等串联到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由此引出问题:谁做过用酒精灯点亮小灯泡的实验?大部分同学都会感到一脸茫然,这时教师可以使用酒精灯在玻璃条下面持续加热,经过几分钟以后小灯泡就会亮起来.学生将会感到十分惊奇,他们的好奇之心与求知欲望将会被激发,教师利用这一生活化实验引出新课内容.如此,教师巧妙利用生动的生活化小实验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现象吸引住学生的目光,使其积极参与到知识获取中.

1.2 善于运用生活化实验,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尽可能做到自身少讲,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拥有更为广阔的物理学习空间.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生活化实验,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理现象,使其学会从生活实验中获得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趣味化,并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让他们学习更高效.

例如,在开展《物体的沉与浮》教学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准备一些身边常见的物品,像硬币、橡皮、铁钉、乒乓球等,结合生活常识对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进行判断,并亲自现场验证,使其发现有的物体会沉到水底,有的漂浮在水面,有的则在水中悬浮,由此产生问题: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着物体的浮与沉?提示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物体沉浮同液体密度、排水体积有关.接着,教师演示生活化实验:先取一个玻璃杯,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放入一枚鸡蛋,这时鸡蛋往下沉,然后往水中加入食盐,用玻璃杯轻轻搅拌,直至鸡蛋漂浮起来为止.同时要求学生分析原因,这一过程中,随着水杯中食盐量的增加和融化,水的密度越来越大,鸡蛋就慢慢漂浮上来,这说明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由于该实验操作过程十分简单,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并把浮力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有利于他们高效学习.

2 自制生活化实验教具,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2.1 借助生活化实验教具,激起学生探究热情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只有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探索神奇的物理世界,这是促进初中物理学习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为借助生活化教学助力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可自制一些简单、实用的生活化实验教具,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材料激起探究物理的热情,同时打造良好的生活化课堂环境,使其切实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思维活跃状态下学习起来更为得心应手[2].

在这里,以《静电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生活化材料,包括塑料尺、梳子、丝绸、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等,课堂上,先演示有趣的小实验:利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后靠近碎纸屑,由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他们猜测到摩擦后的物体可能带电,使其产生探究摩擦起电的热情.接着,教师设疑:经过摩擦物体能够带电,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物体所带的电的性质相同?继续利用生活化材料演示实验:将两根用丝绸摩摩擦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带领他们分析原因所在,使其发现上述带电体所带电荷不一样,借机引出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概念,并指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为接下来基于原子视角解释摩擦起电做铺垫.

2.2 利用生活化教具演示,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演示是常用教学法,演示实验时往往需要用到相应的教具,利用简单的材料演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现象,他们往往产生验证实验结果的强烈愿望,使其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具演示实验,带给学生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定的熟悉感与亲近感,为物理教学提供助力,提高学习效率[3].

此时,在《光的折射》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利用生活化教具演示实验: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到一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学生能够清晰看到筷子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一样,借机引出导语:其实筷子没有折断,但是大家为什么会出现错觉?告知他们需用到光的折射知识解析这一现象,由此揭示新课主题.接着,教师继续演示实验:把一个白色的刻度盘固定在玻璃水槽中,使得水面刚好位于刻度盘刻度的中间位置,使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盘面中心处斜射到水面上,这时可以往水中滴适量的红墨水,目的是让刻度盘上面的刻度和光线看的更为清楚,设置疑问:进入水中的光线同入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吗?从哪里出现偏折?以此提升实验效果,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发现光的折射现象,使其结合生活化实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将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学生自制生活化教具,培养物理创新能力

初中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也参与到生活化实验教具的制作中,使其通过自制生活化实验教具探究物理原理与规律,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

在“重力”教学中,当讨论物体的稳定性时,教师先找出一些身边常见的物品,像台扇、碗、矿泉水等,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判断这些物体的稳定性如何,揭示探究主题:物体的稳定性同重心有关,是重心越低越稳定还是越高越稳定呢?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知识提出猜想——越低越稳定.接着,教师拿出提前制作好的不倒翁,简要讲述制作原理与过程,引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鼓励学生猜测原因,然后指导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不倒翁,具体步骤如下:把一枚鸡蛋的较小一头顶端钻一个小孔;从小孔中把鸡蛋内部的物质全部倒出来,且把蛋壳内部清洗干净;将大米装入到空蛋壳里面,且倒入胶水使之凝固15分钟左右;适当的美化不倒翁;摇晃不倒翁观察现象.如此,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完成一个不倒翁,使其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延伸生活化实验范围,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3.1 引入家庭生活化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刻意将物理实验同实际应用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生活化实验深度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使其体会到物理同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想借助生活化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要适当延伸生活化实验的教学范围,除在课内进行外,还要引入家庭生活化实验,让学生回到家中操作生活化实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4].

在开展《气体的压强》教学时,通过课内学习学生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能用相关知识解释有关生活现象.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家庭生活化实验,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自主设计水瓶喷泉的小实验,如:给一个塑料瓶中装满水,用尖锐的东西在塑料瓶上扎一排小孔;拧开瓶盖,水会从小孔中喷出来;拧紧瓶盖,水就不会再喷出来.并让学生解释原理:大气具有重量,会向周围施加压力,在实验中,当瓶盖拧紧时,瓶口没有和外界连通,因此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瓶外的空气会通过小孔把水往瓶里压,所以水就喷不出来;而打开瓶盖后,瓶口和外界空气连通,瓶内外气压相等,空气一面从底部小孔把水往里压,一面又从瓶口把水往外压,所以水就能靠自身重力喷出来.借此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2 开设社会生活化实验,增强学生物理认知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生活化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在生活化材料或者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既可以在课内教学环节演示大量的生活化实验,还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去操作实验,拓展他们的物理学习空间,使其探究范围变得更为开阔.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完成课内任务为前提,积极开设社会生活化实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社会与大自然之中,使其真正在生活中学习与研究物理,由此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物理认知[5].

例如,在实施《声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声音的传播与特性,使其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与操作实验,让他们提出各自的猜想且加以验证.如:有的学生会探索声音的特性,像敲击水杯时水杯会发出声音,不过他们在多次敲击水杯时发现,水杯中盛水量不一样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使其根据这一现象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声音的本质特性,且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如:将某一物体任意放在某处位置,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是很难自主发出声音的,但是如果有其它物体接触或者敲打该物体时将会产生一定的声音.在这一环节,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发现当给物体施加外力之后,物体就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其继续研究声现象,驱使他们深层次发掘声音的特征.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基于物理眼光切入,分析生活中的噪音现象,制定一些可以有效治理噪音的对策,增进理论和生活的关系,强化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大力倡导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环节,只有将生活化实验加以运用,将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具体与形象,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助力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的认知.

猜你喜欢

教具物体现象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