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例题教学,深化思维过程

2023-04-14钟淑民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维过程例题教学举一反三

[摘  要]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例题教学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题教学不能停留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一道题的解决推广到一类题的解决,使学生真正收获数学思维和思想.

[关键词] 例题教学;思维过程;举一反三

作者简介:钟淑民(1967—),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常常会用到“举例说明”的方法,即教师以例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一种解题方法或者某一知识点,因此这一教学方法的第一要务是提升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学习运用新知的技能,但是“举例说明”的方法如果止步于此,是远远不行的,这只是例题教学的初级阶段.

数学学习还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通过教师的例题教学“举一”,运用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实现“反三”. 因此教师挑选例题时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和较大扩展空间的习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举一反三”. 下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更好地进行例题教学,与各位同行交流.

优化例题教学过程,提升思维能力

在一次复习课中,笔者提出了一道非常典型的试题,现在将教学过程实录如下:

例1  直线a的一侧有两个定点A和B,如何在直线a上确定一点P,使得PA+PB最小?

(这个问题使学生纷纷陷入了思考)

生1:我想起来了,老师讲过这种题. 只要作直线a的垂线AM,垂足为M,再将AM延长到A′,使得AM与MA′相等,将A′B连接起来,那么线段A′B和直线a的交点就是我们要求的点P!(生1一边说一边演示,如图1所示)

这时其他学生慢慢想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哎呀,老师讲过,我怎么忘了呢!”

(此时笔者继续追问)

师:为什么这样做能使PA+PB最小呢?

生(异口同声):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为什么A′B的长最短,PA+PB就最小呢?

(学生开始窃窃私语,然后提到:根据证明可以得到PA与PA′相等,所以PA与PB的和等于A′B,如果A′B的长最短,那么PA+PB就最小)

师:那我们再思考一下,点P是唯一的吗?怎么才能证明直线a上的其他点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呢?

(这时学生面露难色,他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本题虽然难度不高,但是设计精巧,内涵丰富,它具有在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的参考价值,同时含有对称变换思想方法的应用,还蕴含着几何中对“最值”问题的逻辑论证思路……这些内容是这道例题值得渲染的亮点,也是选择和讲解这道例题的内在价值.

因此,在本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解法外,还要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将这一解法在其他试题中进行推广,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才是解决这道例题的深层次的目的[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法的探究讨论,实现认识的升华.

优化教学过程:

师:这道题的目标是解决线段“最短”,那么在你学过的哪些几何知识中,见过“最短”的结论?又是怎样论述的呢?

生2:我们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结论,还有一个结论是“直线外的点与这条直线上所有点之间的线段,垂线段最短”.

师:很好,这道题研究的也是“最短”,那么与你提到的这两个定理有什么区别?

生2:题目中的“最短”是两条线段的和,即一条折线段的最短,这是不一样的.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点A与点B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但是这与直线a上的点P是无关的,让我们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我们能否将问题分解一下,来推动问题解决呢?

生3:假设将点A移动到直线a的另外一边,那么线段AB与直线a就有了交点,这样是不是就有点P了……

师:很好!但是要怎样移动点A?要移动到直线a另外一边的哪里呢?

(学生开展集体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4:作线段AA′与直线a垂直,垂足為M,并且使AM与MA′相等,通过证明△AMP与△A′MP全等,得到线段AP与A′P相等.

师:讲得太好了,这样就知道AP与PB的和等于A′P与PB的和,问题就转化成了A′P+PB何时是最小的.

生5:我们连接点B和点A′,与直线a的交点就是问题所求的点P!

师:这样我们似乎找到了正确的解法,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点P是唯一的吗?怎样才能证明直线a上的其他点不能满足A′P+PB最小?

生6:如图2所示,假设直线a上有点P和点P,我们可以用一样的方法证明AP与A′P相等,AP与A′P相等. 通过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可以证明AP+BP,AP+BP都大于AP+PB.

师:看来我们只需要证明直线a上不是点P的任意一点相应的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AP与PB的和,就能够说明只有唯一的点P可以使AP+PB最小.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学会并理解了本题的解法,而且通过亲身体验探究,以及参与寻找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了解题分析和思考的方法,初步认识了推理“最值”的逻辑方法,这些都为实现“举一反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强化例题解法理解,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决几何问题时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变换图形后再解决. 添加辅助线可使图形的位置移动,而图形的角、线段等大小不变或者按比例发生变化,它能促进问题得以解决,这样能使学生对辅助线的认识更加清晰,提高其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认识到通过作线段AA′与直线a垂直(垂足为M),使得线段AM与MA′相等,这一辅助线构造了全等三角形,实际上是为了找到点A的对称点A′. 要探究“最小”的问题,当点A移动的同时,点P也会在直线上移动,需要保持AP与A′P相等. 因此,通过作辅助线进行图形变换,从更高层次的思维上来说是构造全等的或者成比例的线段.

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作辅助线变换图形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辅助线和图形的敏感度,增强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类辅助线的意义,以及图形变换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以多种角度运用知识,进一步夯实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 例如,笔者通过上述例题讲解示范后,列举习题进行检测,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2  桌球在桌面上滚动时,碰到台边会改变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沿着直线继续运动,由此可以知道它的变化规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如图3所示)

(1)如图4所示,桌球台内有一个位于点N处的白球和一个位于点M处的红球,请问将白球往桌球台边哪点撞击,可以通过反弹击中红球?

(2)如图5所示,桌球台内有一个位于点P处的红球和一个位于点Q处的白球,请问将白球向桌球台边哪点撞击,通过两次反弹可以击中红球?

列举例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例1中的思想方法的运用,体验图形转换对解决问题的关键作用,使学生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重要思想策略.

例2与例1具有相同的性质和解决思路,学生能够仿照例1很快获得解决例2的路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笔者发挥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探究和辨析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原理,从第(1)问联想到轴对称变换,从第(2)问提升思维深度产生更加灵活的变化,学生在这一问中找到了解题方法,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3].

为了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加入了变式练习,让学生运用例1的解法去解决与例1的表象相距较远的问题.

例3  ∠AOB的边OB上有一个定点P,请在∠AOB的边OA上求一点Q和边OB上求一点R,使得PQ+QR最小.

(1)如图6所示,根据定理“直线外的定点与直线上所有点连接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得点P到OA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PQ的长,同理点Q到OB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QR的长,此时PQ+QR最小. 以上说法正确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师:我们学过有关距离“最短”的定理,但是没有定理能够保证最小值的和一定也是最小值,因此上面的说法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根据解答例1的经验,研究折线段的长最短的问题,需要我们将折线段向直线段靠拢,再进行比较. 因此,我们作以OA为轴的轴对称变换,得到射线OG′和点R的对称点R′,可知QR与QR′相等,这样PQ+QR等于PQ+QR′(如图6所示).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7:我发现,连接PR′,它与OA相交于点K,可以得到PK与KR的和等于PK与KR′的和(PR′),因为PR′小于PQ与QR′的和即PQ与QR的和,所以PQ+QR不是最小的.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这样我们就证明了“最小值的和等于和的最小值”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数学猜想需要通过证明才能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2)请你正确解答例3,并验证你的答案.

生8:在研究第(1)问的基础上,我们知道了经过对称变换后,原来的折线转化为了点P与射线OA、射线OG′上的点连起来的折线,如图8中的折线PEF′,PCD′,它们的长大于PF′,PD′的长,并且大于垂線段PR′的长. 设PR′与OA相交于点Q,点R与点R′关于OA对称,此时R使得PQ+QR最小,是我们要求的目标.

探究例3,是对例1的解法的深层次扩展,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奠定了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使用这一思想方法的基础.

下面笔者继续安排例题发展这种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对移动图形的规划能力和变化方式的选择能力,以及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例4  如图8所示,从观测站A观测到北偏东方向有采油竖井M,距离为3.6千米,在采油竖井M的南面山丘后有一油罐车转运站N,它与观测站A的距离为1.2千米. 现要从转运站N处修一条输油管道到采油竖井M,但由于中间隔着山丘而无法直接测量距离和方向,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确定输油管道的长和方向.

例5  如图9所示,有一张三角形纸ABC,角C已经被撕掉了,怎样才能作出角C的平分线呢?请你想一想有哪些作法,并进行证明.

上述例4和例5属于同一类问题,解答目标较为隐蔽,通过图形变换使隐性的问题转变为显性的问题是解题的必然路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用轴对称方法外,还要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中心旋转和大小放缩等方法进行图形变换.

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能够实现从例1到例5的解题经验和知识的迁移,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利用图形变换解决更多问题.

教学反思

例题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一道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解题背后的思想方法和策略背景,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甚至一类题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精髓. 要提高例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精选例题. 例题教学的关键是挑选典型和内涵丰富的习题作为例题,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中经典的思想方法,对于知识的迁移具有较大的空间.

(2)精选系列例题. 例题教学并不是以解决一道题作为终点,而是要精心准备系列例题与典型例题相互呼应,巩固和拓展知识,为学生的知识运用打下基础.

(3)体验探究过程.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探索例题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4)注重解题层次. 在例题研究时教师要层层递进、循序渐进,从与典型例题“形似”的例题开始拓展,到“神似”例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夯实知识基础.

(5)课后巩固. 教师还要准备相应的课后巩固训练,以实现训练的闭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总之,例题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例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实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候学萍,朱亚丽.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9(18):29-32.

[2]宋子红.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刘岳,康翠. 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15(25):41-44.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例题教学举一反三
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
素描写生的思维解析过程
例谈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地理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