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余姚,三色密码

2023-04-12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余姚

刘佳璇

茶农在余姚市兰江街道沈湾村茶厂采茶(方文/ 摄)

创新百强县(市)排名跃居全国第三,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进入前十、十三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余姚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四大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等重大机遇,一手抓制造业“大优强、绿新高”的高质量发展,一手推动城市“升能级、拓空间”的高水平提档。同时,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深掘文化动能,赋能城市有机更新与品质提升。

连绵四明山,壮阔杭州湾。

造化的倾情眷顾,给余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禀赋,余姚人民赤诚地爱着这片土地,用心呵护好山好水。近年来,余姚通过发展特色產业,回报自然的馈赠。

余姚是闻名全国的名品之乡。

余姚杨梅甲天下。杨梅成熟的时候,是一个余姚人民专属的欢乐节日,满山闪紫烁红的杨梅咬上一口,满口生津,唇齿留香。“红红瓶,绿绿盖,千人走过万人爱”,这是令人陶醉的四明山区秋色图,澄黄殷红的吊红柿在蓝天的映衬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余姚还是全国闻名的榨菜之乡、茶文化之乡、蜜梨之乡、甲鱼之乡、茭白之乡……

余姚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余姚樱桃”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引种红美人、由良蜜橘、葡萄柚等40多个新品种,通过红锋服务社、“初新绿品”等平台,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通过加快产业、能源、运输领域转型升级,余姚加强能源“双控”和碳强度管控,实施“低散乱污”、零散企业入园等专项整治,推动高碳行业有序达峰转型,从根源上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2022年,余姚建成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乡镇(街道)6个,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Ⅱ级标准,获评省清新空气示范区、省首批低碳试点县。

近年来,余姚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挥生态优势,精心发展以四明山区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打造华东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提供驱动力。

余姚市已实施特色产业培优、强村富民增收等九大工程,打造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力争到2025年,四明山革命老区群众人均收入增加到5.52万元,和余姚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持平,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

2022年,余姚已建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1条、省级美丽城镇6个,泗门镇入选全国农业强镇创建名单,4个村纳入省“未来乡村”建设,农村“产权超市”交易额突破2亿元。

近年来,余姚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智能经济高歌猛进,推动企业提升发展层级,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一抹志愿红,爱心暖城乡。

在余姚,志愿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余姚坚持“全员参与、全民共享”,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创新打造“道德银行”,群众可用道德指数担保信贷,“好人好报、德者有得”蔚然成风。

2017年,余姚成为浙江首批、宁波首个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余姚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文明,擦亮了余姚的城市品牌,绘就了余姚人民幸福底色。

余姚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公共的事务共同管”,推行实施基层社会治理“阿拉一起来”,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工作,实现了平安市“十五连冠”,捧回了代表浙江平安建设至高荣誉的“平安金鼎”。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让群众体会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余姚地处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圈之内,既受益于“同城效应”,更要直面“虹吸效应”,在资源要素日益趋紧的大背景下,更需主动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力促余姚城市发展“一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同时擦亮“姚优”幸福民生品牌,服务“一老一小”、缩小“三大差距”,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法治余姚建设,加速资源力量下沉社区,让富美图景更加可感可及。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余姚市创新举措,将每月12日确定为公共文化日,以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图书驿站、“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等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促进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余姚坚持“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每年实施十方面民生实事工程。改造老旧小区,改善群众居住质量;教育扩容减负,让孩子们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一项项实事工程,正在不断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生活。

奋勇敢为先,开放天地宽。

创新进取的基因一直流淌在余姚人民血液中,为余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中,余姚一直位居前列,为幸福余姚奠定了稳固的硬核实力。

精彩的故事叙说着余姚的精彩。余姚不产一克塑料,但这里有一座中国塑料城,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为余姚及周边地区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塑料产业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余姚是中国机器人峰会的永久落户地。近年来,余姚机器人产业风生水起,智能经济高歌猛进,推动企业提升发展层级,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2014年10月,中意宁波生态园在余姚签约成立,园区立足意大利,面向全欧美,加快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顶级的国际合作生态园正在杭州湾畔崛起。

通过深入实施“凤凰计划”加快资本市场主体培育,目前余姚已涌现上市企业17家。余姚注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与资源要素深度融合,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当前,余姚正着力加快打造人才发展生态最优市,大力实施“姚江英才”计划、姚籍人才智力回归工程、“揭榜挂帅·全球引智”等人才招引行动,扎实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余姚正在成为五湖四湖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成就梦想的乐园。

“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8000年前,勇敢的井头山先人从余姚出发,奋楫前行、搏击风浪,驶向浩瀚的大海。7000年前,智慧的河姆渡先人在余姚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稻香,建设和美的家园。

今天,余姚人以勇挑大梁、勇扛使命、勇毅前行的担当,正在豪情满怀地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续写精彩的余姚篇章!

猜你喜欢

余姚
余姚幸福好味道
余姚新大利电器塑料有限公司
现在你踏实了吗
知行合一,寓教于石——“吾心光明”石说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奇石展在余姚举办
信息技术教学的习题整合策略
铁四院设计的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开通试运营
余姚社区自治1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
余姚用“五个有”监管好土地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
余姚男子私设作坊排污水污染环境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