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2023-04-12本刊评论员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局面工作者建设

本刊评论员

在城市发展中抓好“ 五大统筹”,在城市治理中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 才能不断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于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每一位城市工作者都需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具体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成就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城市建设发展还面临诸如“城市病”等一些突出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只有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不断在发展进程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需要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需要统筹好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需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需要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提高各方推動城市发展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在城市发展中抓好“五大统筹”,在城市治理中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才能不断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精准思维。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从衣食住行、养老育幼、教育看病,到乡愁记忆、生态环境、发展机遇,人民群众的幸福期盼,无不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这就要求城市工作者坚持问题导向,“一针一线”地解决问题,摒弃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与此同时,精细化离不开智能化的赋能。城市工作者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也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更加美好。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一些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为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城市工作者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及相关方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所以盛民也。”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在新征程上,每一位城市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引领者的眼界、探路者的勇气、实干家的作风不懈奋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开拓人类城市文明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局面工作者建设
打好同心牌 共筑“根魂梦” 开创港澳侨和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四个结合”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