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合并乳头状癌1 例及文献复习

2023-04-12谯捷曾泥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右叶峡部滤泡

谯捷 曾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2160

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primary follicular lymphoma,PFL)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在我国约占NHL 的8.1%~23.5%,其治疗方案及预后与肿瘤分级有关,部分甲状腺PFL 可能会向侵袭性淋巴瘤转换[1]。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诊断及治疗方案已非常成熟。笔者报道了1 例罕见的甲状腺PFL 合并PTC 的病例,现将该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1 患者资料

患者女性,54 岁,于2020 年5 月意外扪及颈前区一个小结节,无明显疼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不适。未进行任何处理,病程中自觉结节逐渐增大。患者于2020年9 月前往重庆永川中医院,进行了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结果为淋巴瘤。随后患者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进行检查,颈部超声显示:甲状腺右叶中份低回声结节,与被膜分界欠清晰,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CTIRADS)诊断结果为 4C 类;甲状腺左叶峡部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探及稍丰富血流信号,C-TIRADS 诊断结果为4A 类。为了进一步评估甲状腺结节功能,行99TcmO4-SPECT/CT 检查,显示甲状腺右叶(图1A~C)为“凉结节”,峡部偏左(图1E~G)为“冷结节”,均被认为是恶性病变。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水平为9.96 ng/ml(参考范围5~55 ng/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水平为367 IU /ml(参考范围<95 IU/ml)、TSH 水平为<0.01 μIU/ml(参考范围0.3~4.5 μIU/ml),甲状腺其他实验室项目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图1 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女性,54 岁)的99TcmO4- SPECT/CT 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图(苏木精-伊红染色,×200)A~C 依次为甲状右叶中上份结节的CT、SPECT 及SPECT/CT 融合显像图,显示甲状腺右叶中上份结节(箭头所示)突出包膜向外生长,其内可见颗粒状钙化灶,有少量的99TcmO4-摄取,最大横截面约为0.7 cm×0.4 cm(箭头所示)。D 为甲状腺右叶结节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图,镜下可见分支状乳头,其内可见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稍大,细胞核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核稍不规则,部分重叠,部分核呈磨玻璃样,可见核沟。E~G 依次为甲状腺峡部偏左结节的CT、SPECT 及SPECT/CT 融合显像图,显示甲状腺峡部偏左结节(箭头所示)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但无99TcmO4-摄取,最大横截面约为2.5 cm×1.1 cm(箭头所示)。H 为甲状腺峡部偏左结节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图,镜下可见淋巴组织增生,以滤泡增生为主,中心母细胞超过15 个/高倍镜视野。99TcmO4-为高锝酸盐;SPECT 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为计算机体层摄影术Figure 1 SPECT/CT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 ×200)images of the patient(female, 54 years old)with thyroid primary follicular lymphoma and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患者于2020 年10 月进行了甲状腺全切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右叶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了右侧喉返神经,峡部偏左结节无包膜外侵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右叶结节为PTC(图1D),峡部偏左结节为甲状腺PFL(图1H),甲状腺双侧均有桥本甲状腺炎,无淋巴结转移。峡部结节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CD3、CD5、CD10、CD20、CD21、CD38、CD43 均为阳性,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为40%,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和细胞角蛋白(CK)阴性染色,其淋巴组织增生,以滤泡增生为主,中心母细胞超过15 个/高倍镜视野(HPF),支持甲状腺PFL 的诊断。术后进行的头部MRI、颈胸腹骨盆增强CT 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等部位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骨髓穿刺活检示:骨髓增生活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组织印片示:造血功能良好。外周血疑难血细胞分析:有核细胞无明显增减,粒细胞占56%,形态、比例无明显异常,淋巴细胞占38%,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6%,均为成熟单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无明显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清乳酸脱氢酶等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术后检查结果,初步评估患者全身其他部位无甲状腺PFL 及PTC 侵犯,该患者的甲状腺PFL分级为3A 级,分期为ⅠE 期,PTC 的分期为T4aN0M0,Ⅰ期,属于高危型。

患者术后进行了颈部区域放疗(每次放疗剂量2 Gy,总共照射13 次,累积照射剂量为26 Gy)及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放疗结束后3 个月,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Tg 水平为5.63 ng/ml、TgAb 水平为30.9 IU/ml、TSH 水平为3.14 μIU/ml。放疗结束后6 个月,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Tg 水平为<0.1 ng/ml、TgAb 水平为20.1 IU/ml、TSH 水平为0.43 μIU/ml,血常规及颈部彩超未见异常。放疗结束后12 个月,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Tg 水平为<0.1 ng/ml、TgAb 水平为7.82 IU/ml、TSH 水平为0.13 μIU/ml,血常规及颈部彩超未见异常。患者病情稳定。

2 讨论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 PTL)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结外淋巴瘤的3%,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有关[2-3]。该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甲状腺双叶均有桥本甲状腺炎。PTL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滤泡性淋巴瘤较少见,约占淋巴瘤的3%~5%[4]。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仍有争议,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和分期。甲状腺PFL 属于惰性淋巴瘤,3A 级及ⅠE 期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局部放疗,这样的治疗方案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2,5]。Graff-Baker 等[6]对1 408 例原发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了32 年的随访,结果表明,甲状腺PFL患者的5 年无病生存率约为82%,提示预后很好。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已上升至第4 位[7]。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但是经过规范治疗,患者能有较好的生活质量且5 年生存率可达84.3%[8]。PTC 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总体预后好,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放疗暴露或基因突变有关[9-1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131I 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本例患者术前FNAB 结果提示淋巴瘤,而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PFL 合并PTC。有文献报道,在过去的30 年时间里,甲状腺PFL 合并PTC的病例很少,其治疗方法可能因肿瘤的分期而有所不同,而且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1]。由于缺乏经验及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该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许多学者报道,其他惰性PTL 与PTC 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3,12]。

本例患者术后进行了包括核医学科、血液科、肿瘤科的多学科会诊,根据该患者淋巴瘤分级及分期,治疗方案为颈部放疗,因术中见PTC 病灶突破包膜并侵犯邻近喉返神经,需要行131I 治疗。考虑到颈部放疗亦可清除残余的甲状腺,甲状腺PFL 相对PTC 侵袭性较强,且易向恶性淋巴瘤转变,因此先进行颈部区域放疗(26 Gy/13F),同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根据TSH 值进行了调整)。13 次颈部区域放疗结束后的第3、6 及12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结果示,Tg 水平由术前的9.96 ng/ml 逐渐降低至<0.1 ng/ml,TgAb 水平也由367 IU/ml 逐渐降低至7.82 IU/ml,颈部彩超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目前,经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无甲状腺PFL 及PTC 复发倾向。

甲状腺PFL 同时合并PTC 在临床较为罕见,目前的治疗方案和随访也不完善。笔者旨在通过该病例分享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有限经验。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谯捷负责医学随访、文献的收集、病例图片的整理与分析、论文的撰写与修订;曾泥负责随访工作的指导、论文的审阅与校对

猜你喜欢

右叶峡部滤泡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钆塞酸二钠对肝右叶局灶性病变及肝右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测量的影响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CT和MRI对肝右叶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探讨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Glisson蒂横断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肝右叶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腰椎峡部骨微细结构的Micro C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