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苏区实践经验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3-04-11苏春生杨敏廖九平

世纪风采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农兵工农苏维埃

苏春生 杨敏 廖九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些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它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特点和优势在于全过程。这一民主模式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反映人民的愿望。这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模式,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领导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了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探索以制度法理推进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让苏区民众真正当家做主人,享有“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为新中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初始样本”,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初始经验”。追根溯源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深刻总结中央苏区开创发展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在这里确立

“一苏大会”召开前,毛泽东强调:“要严格按照党组织事先讨论通过的方案,确定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内容和议程。”“二苏大会”上,毛泽东指出:“苏维埃取得的胜利,依靠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正确。”这些重要论述,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在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生动实践。

党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领导,体现在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把舵定向上。1930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讨论了准备提交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和法律草案,确立苏维埃政权的国体性质、政体制度及法制建设等。5月,中共中央主持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组织法》确定苏维埃代表必须由生产者直接选举的原则;具体规定了乡、区、县各级苏维埃代表中工农成分的配比,以及实行最简便最直接的选举方法;指出这样的苏维埃才真正是群众自己直接选举的政权,完全代表群众的利益,只有工农兵苏维埃才是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政权。

1930年9月,由中共中央提出,中国工农兵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明确规定根本法的7项基本原则。193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确立了《宪法大纲》17条原则要点,电告中共苏区中央局,同时强调:“望提此原则要点在苏大会通过。”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一苏大会”胜利召开,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完整准确地贯彻了中共中央的精神和要求。

党对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有效领导,还体现在保证工农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上,“党对于苏维埃委员选举可以拟定名单,但不能直接向群众提出,只有在群众中宣传,使群众自己接受这种意见,选举出来”。中共中央特别强调:“苏维埃是直接民众政权,苏维埃的组织必须经过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绝对禁止由党部指派式之组织。”

“当家作主”的政治参与在这里预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伟大预演,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尝试,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萌芽。

一是探索民主选举“全覆盖”。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公民在16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中央苏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运动。通过依法对选民的資格、选举的程序、不同阶级成分的划分和代表比例等方面作出的详细规定,真正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选民的意愿,选出了自己可以信赖的代表参加国家政权管理,尤其是“大批工农先进分子被选举到了苏维埃,建筑了苏维埃大厦的强固的基础”。

二是探索民主决策“全程序”。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民主决策,主要体现在各项法律、法规、条令,由代表大会根据工农利益制定和颁布,一切重大问题根据民意讨论决定。例如,在制定法律时,让建议、起草、审议、通过、颁布五个程序衔接有序;在进行修改法律的决策时,能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尊重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于合理部分能充分吸纳到法律条文中,对于不合理的意见,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作出解释说明;对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广泛征求全体选民的意见。

三是探索民主管理“全链条”。毛泽东指出:“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是群众管理自己生活的工具。”“政府工作人员由选举而任职,不胜任的由公意而撤换,一切问题的讨论解决根据于民意。”苏维埃的政权机关,由工农群众所选举的代表组成,并直接对选举人负责,要定期向选举人报告工作。上至中央政府,下至乡区苏维埃一概不能例外。这种在民主选举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会议制度,保证了工农群众能选出自己所信任并能代表自己意志和利益的代表参加政权的管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四是探索民主监督“全方位”。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工农群众不仅有权选派自己的代表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而且有权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直接监督。党和苏维埃政府根据苏维埃宪法大纲的规定,创造各种条件倡导苏维埃公民对苏区党政工作人员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为让工农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利,苏维埃政府在工农检察部设立控告局,建立工农通讯员队伍,经常组织突击队和轻骑队进行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以充分发挥群众民主监督作用。苏维埃的民主监督,还体现在广大选民对自己选出的代表具有充分的监督权。

“一府两院”的基本雏形在这里孕育

苏维埃政权创立了“一府两院”的国家基本形态雏形,它们由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负责、受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监督,是新中国“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制度雏形,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源泉。

探索建立权力架构。宪法大纲规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全苏大会”闭会期间,由其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在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

探索建立行政架构。“一苏大会”时,中央人民委员会设有九部一局,即外交、军事、劳动、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等人民委员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二苏大会”后,人民委员会共设十一部一局,增设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将原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改为工农检查委员会。

探索建立司法架构。从中央到地方设立最高法院和省、县、区三级裁判部的四级司法组织系统。其中,最高法院隶属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受其领导,“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国家审判程序上的最后判决机关,经其判决的案件为终审判决”。最高法院对地方各级裁判部则实行垂直领导,同时受同级苏维埃执委会指导,行使司法权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探索建立五级组成架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乡(市)、区、县、省和全国五级代表大会制。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符合条件的选民按一定比例直接选举产生.其所选出的代表组成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乡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区、县、省工农兵代表大会,均由下一级代表大会按一定比例所选举的代表组成之,并选举产生区、县、省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中华工农兵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由各省工农兵代表大会所选举的代表组成,并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组成人员。

“执政为民”的初心在这里实践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政体,始终坚持为民执政、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以彻底的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为目的”。毛泽东强调:“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首先,立法坚持以工农群众为中心。以合法性制度设计保证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使广大工农参与政治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颁布土地法,实现耕者有其田;颁布劳动法,提高工人政治地位,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其次,建设坚持以工农群众为中心。在拓宽工农群众参与政治渠道基础上,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让工农群众有组织地加入地方苏维埃政权和各种群众性组织,进行苏维埃各种事业建设。最后,让工农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法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不断推进工农群众自身的政治解放。所以说“苏维埃实现了世界上最完满的民主制度,他是为广大民众直接参加的,他给予广大民众以一切民主的权利”。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党的領导”根本原则,进行了“当家作主”伟大预演,创建了“一府两院”基本雏形,开展了“执政为民”伟大实践,进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尝试,这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与根源,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初创与发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毛泽东指出:“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实在是历史上任何政治制度所不曾有的。而苏维埃依靠这一制度,同广大民众结合起来,他就使苏维埃成为最能发扬民众创造力的机关,使苏维埃成为最能动员民众以适应国内战争,适应革命建设的机关,这也是历史上无论什么政府都做不到的。”

(责任编辑:贾茹)

猜你喜欢

工农兵工农苏维埃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工农兵大学毕业的不好分配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