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3-04-11张海珍

时代商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

张海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一点点缩小。因此,企业的工作重心也不再单纯是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注重研发,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自身的管理,节约开支,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制造企业的存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资金占用大。本文就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为起点,分析了企业存在的预算不合理,资金占用大;供应商管理不善,导致采购供应与生产协同度低;存货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完善供应商管理;健全监督执行存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提升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对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随着制造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近乎白热化。如何提高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成本管理,企业的库存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库存管理不仅是适应市场需求,更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面镜子。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制造企业高利润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薄利多销成为很多企业认可的模式。企业要想在微薄的利润中求取稳步发展,重点就要企业的资产周转起来,从采购-生产-销售-回款,企业围绕这一经营循环,快速收回资金盈利,再投产盈利,哪个企业的资金循环快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强,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正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库存变现时间越短,库存积压就越少,资金占用量也就越少,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资金断链企业运营就举步维艰了。所以说企业的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理想化库存是零库存,但这会使企业有生产中断的风险,为了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而留有一定数量的存货是必须的。但是,持有存货就会占用资金,形成企业的成本。持有多少存货,既能保证生产所需,又不会占用太多资金,浪费企业成本?围绕这一课题,本文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对策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一、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业库存管理現状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企业库存管理也有一些制度和经验可循,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相比之下,我国制造业的存货周转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同行业水平。存货管理意识薄弱;存货管理实际操作中制度和操作两张皮,没有切实贯彻执行;某些中小企业仍然是手工记账,管理模式较为滞后;没有清晰的岗位分工,管理权责模糊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水平,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制造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采购预算不合理,存货金额较大,资金占用较高

制造业企业比较注重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对材料的预算采购注重度不够,没有专职的计划预测部门,企业以销定产模式,认为销售人员离市场最近,根据销售人员判断预测近期产品需求或者只是粗略的以往年的销售数据判断未来的销售量,具有主观臆断性。而且销售人员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提升业绩,也会夸大客户需求,造成原材料大量提前采购,生产出来的半成品、产成品大量库存,存货余额较大。另一方面,销售人员即便有做好需求预测的信心,但毕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销售人员工作优势在于强大的社交能力,数据分析、判断、预测能力稍弱,不能针对产品和渠道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建立预测模型,预测质量往往不高。

2.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不善,导致采购供应与生产协同度低

制造企业原材料品种多,规格不一,采购业务繁琐复杂。企业对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重点大多数是成本的考量,这使得采购人员选择供应商时过分关注价格成本,忽略了供应商的资质,材料的质量、交货期以及物流运输问题,这就会不时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或者质量存在问题,导致企业生产中断。短期来看,单个订单的采购成本降低,重新采购加大了企业的缺货成本,增加了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3.存货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执行力度低

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加工件,低值易耗品等库存种类多,企业也制定了各种存货管理制度,但都泛泛的流于形式,未予以认真执行。

(1)采购验收制度不完善

企业采购验收制度不完善,没有细化岗位职责,做到定人定岗,责任到人。没有建立跟踪反馈、追责规章制度。企业没有指定的入库质量验收人。材料入库时只是库管员凭经验判断材料的合格程度,或者求助技术人员大概看一下材料的合格程度便完成验收入库。没有责任到人的管理意识,更没有追责制度,导致购入材料在使用时才发现不合格,相关人员互相推诿,没有具体承担者,也不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震慑与警戒,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和卖方重新协商退回后重新发货或者干脆闲置重购,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加大了产品成本。

(2)没有严格执行的仓储和保管制度

制造企业材料品种多,没有细分各类物料的分类存储管理,只是设置货架分门别类放置,没有采取特殊控制措施,建立健全防火、防潮、防盗、防霉变、防毁坏等问题,导致材料毁损丢失。出库把控不严,造成成本浪费。

(3)没有认真执行清查盘点制度,财务数据脱节

有的企业也认识到存货盘点、清查的重要性,由于制造企业物料多,清查盘点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所以也就没有认真执行,或者费时费力清点完成,盘点人员或者管理者只是关注账实是否相符,不去判断识别库存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无用的材料还是闲置在库房,占用着人力物力继续管理,盘点人员对以后盘点存在抵触心理,不积极配合,应付了事,造成盘点数据不准确。前期采购只管买,生产只管领料生产,销售只管卖产品,财务只负责拿凭证核算,库房只管登记出入库。表面上各司其职,一团生机勃勃,毁损丢失材料没有监督,过期呆滞材料不处理,报废待处置库存不审批,财务上反映的存货早已不是账面的价值,财务数据脱节,最终恶性循环,企业的库房成为最大的累赘。

4.供应链管理协调不够,信息化水平低

企业的库存管理不应只是库房管理,它管贯穿企业的整体运营,对内包括预算、采购、库存、生产、销售、核算等内容,对外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企业供应链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各部门的数据都只是为自己使用,甚至纯手工操作,各部门数据没有形成共享,阻碍了部门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数据不能及时监测。占用很多的人力、时间去统计取数据,不仅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统计数据容易失误,导致了购货出错,存货积压或短缺,影响生产效率与成本核算。

二、完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一)完善采购计划预算流程,确定合理库存,降低存货资金占用成本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采购预算不只是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各个部门的合作参与,特别是销售部门和计划部门的协调一致,才能制定出准确度高的采购计划。首先应该改变由销售预测的做法,由专业的计划部门根据历史数据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法等定量预测方法做出基准预测数据,制定合理的市场销售目标,然后反馈给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用户需求进行科学研判,提出修改意见。具体,企业应从采购、库房、生产、销售,财务,计划等部门选出相关管理人员,定期招开计划采购研讨会,大家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制定准确的采购、生产计划,还需要对已制定计划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滚动预测,及时修改。这种根据市场做出的滚动预测既可以很好的控制企业的库存水平,又能留有一定量的安全库存,达到顺利生产、及时供货、完成销售任务的效果。特别注意的是,预算的制定,一定要抛开业绩、指标压力,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出科学的采

购预算。

(二)改善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加强采购供应与生产协同度

企业采购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改变单一的“价格”衡量标准,把供应商的资质、材料价格、材料质量、供货期、材料采购的配合度、新材料采购的技术支持以及处理供货异常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等等因素,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考评系统。企业再通过网络询价、比价,进行采购测试等等,逐步建立起优质供应商档案。企业在长期的采购业务中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熟悉的供应商也了解企业的经营策略和采购习惯,当供应商产能有限,供应紧张时会优先满足本企业的采购需求,形成良好的配合。长期的合作,供应商也会尽量给予企业一定的价格折让,无形之中降低了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长期的合作也会助长采购人员的惰性,认为已经有了稳定的合作供应商,不会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了,于是高枕无忧,不再后续跟踪优化供应商了。岂不知市场供给瞬息万变,优质供给随时在变化,今天的优质合作伙伴不代表明天也是,还需要采购人员及时了解供给信息,合理调整优化供应商。

企业与供应商更有效的合作模式是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模式,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企业不保留库存,由卖方把货物放在企业附近的仓库,库存数量控制和货物的管理由賣方负担,企业消耗后结账,这种采购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资金占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运营能力。

(三)健全存货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执行力

1.严格执行采购验收制度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细化工作岗位、做到定人定岗,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才能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自我约束,拥有工作的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拒绝超越自己权限的业务,避免在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

具体来说,企业应该把库管员和验收员的岗位分离,设立专门的验收人员岗位,明确其责任,与其经济效益挂钩,严格把关入库材料质量,杜绝残次品。库管员负责入库材料的数量、完整性的清点以及库存保管业务,不允许交叉职责范围。这样分工虽然增加了人工成本,但是相较于由于入库没有质量监督,导致生产中断的时间成本和供货延迟的信用成本以及重置货物成本等等,这样增加的人工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2.严格执行仓储和保管制度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加强仓储保管,依据物料价值、重要性程度,货物存储要求等对存货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材料仓储的要求,配置不同的仓储配套设备,分别放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货柜进行管理。避免不考虑物料的差异性无规则放入库房,导致材料因温度、湿度不适宜而造成毁损。同时,对精密度高的材料入库分别放置,标注时间,最好采用先进先出法,避免放置时间久,技术参数不符合使用要求而闲置,增加了管理成本。库房也要严格做好平时的防火、防

盗工作。

另外,库管人员应严格执行库存管理制度,收发材料认真清点数量,严格按照审批后的领料单办理出库,拒绝人情出库,杜绝资产流失。

3.认真执行清查盘点制度,保证财务数据有账可依,有实可查

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集中人手进行库存盘点,及时掌握库存数据,如有盘盈、盘亏和丢失毁损的存货,及时登记,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保证库存数据与财务数据一致。

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要查证核实形成原因,报告有关部门审批后及时冲减管理费用或者责任人赔偿;企业应该在库存盘点中,组织库房部门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对长期积压库存的有用性进行鉴别,对于毁损存货应该比较修复成本与重置成本,如果修复成本小于重置成本,则尽量修复,节约成本。对于长期积压又无用处的库存,闲置于库房不仅占用库存空间,增加库存成本,而且处于不断地贬值中,已经与财务报表数据严重不符,应该积极走审批处置流程,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折价变卖,获取残

余价值。

企业的库存盘点一方面要做好盘点人员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杜绝走过场,保证清点工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审批处理,杜绝没有结果的盘点,耗时耗力却没有解决库存的实际问题,也没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

(四)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低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和外部供应链管理,它涵盖企业创造价值的全过程。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一定是各个环节相互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要改变传统库存管理的理解,建立大供应链的思维。寻找优秀企业,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制定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库存管理制度,大力推进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在本单位落地运用;另一方面,企业不只要招聘具有库存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信息化操作经验的复合型的新员工,还要加强在岗职工信息化培训,通过技能竞赛、薪酬激励,鼓励在职人员不断学习,鼓励各部门积极配合,熟练掌握信息化操作流程,将贯穿库存管理的供应链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目前集采购、销售、管理的进销存软件已趋于成熟,但是前期数据录入工作量大,尤其是库存的进出数据采集难度大,许多人存在抵触心理,不愿积极配合。企业一定要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完成数据的录入工作。共享后的数据不仅能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为财务报表做有力的支撑,而且各个流程的数据一目了然,为各个部门及时有效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经济飞速发展,材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以期帮助制造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升竞争力,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恩华.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 (21):133-134.

[2]薛德才.企业加强库存管理的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14):49-50.

[3]张绍英.强化库存物资管理 降低企业库存成本[J].财会学习,2021 (01):143-144.

[4]李玉康.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 (15):26-27.

猜你喜欢

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 打造企业软实力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浅谈铁路站段的存货管理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公司存货管理循环内部控制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