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策略

2023-04-09赵盼

今日财富 2023年9期
关键词:区块价值特征

赵盼

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是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带来技术上的新可能。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并结合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现实需要,提出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可行路径,并进一步分析增值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更好发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变革环境中,调动所有治理要素,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鍵。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指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2年7月23日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主要四个条件分别为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IIA在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再次强调,内部审计“旨在增加组织价值”。中央审计委员会2018年5月在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2018年《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推广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等先进审计技术方法,促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新技术环境下,“大智移云”“大智移云物区”等词组已是耳熟能详,区块链技术作为“大智移云物区”中的“区”,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新技术环境下,如何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主动发挥价值增值功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话题。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及技术特征

(一)概念

目前尚未形成关于区块链技术统一和权威的概念。学者们或重要组织往往以核心技术和技术特征来说明区块链技术。如中国信息通信院2018年在《区块链白皮书(2018)》对区块链进行了定义,所谓区块链技术是依托P2P(Peer-to-peer)网络技术、哈希函数、数据库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时间戳技术和密码学原理等技术或原理,由链上各个组织共同维护实现的数据存储、共享、防篡改的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区块链最初系比特币、以太坊、EoS等数字货币的底层支持技术,为它们构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先进支付系统。区块链技术随后在更多的行业里得到广泛运用,广泛运用的基础是对区块链技术特征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技术特征

1.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性是区块链技术的首要特征,该技术特征高度依赖于区块链的网状拓扑结构使用。相较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使用P2P网络传输手段,数据的验证、记录、存储、维护和传输等均是基于分布式结构,分布式节点之间形成平行的信任关系。若要篡改任一节点的数据,需要得到51%以上节点的同意,这样的逻辑要求,使得篡改极难实现。

2.安全性及可追溯性。区块链技术中使用的非对称加密技术保障了安全性的特征,而使用的时间戳技术则塑造了可追溯性的特征。基于哈希算法,非对称加密技术中的公/私密钥使用,一方面用公钥进行加密,必须用私钥才能解密;另一方面,公、私密钥之间无法互相推算,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而数据区块加盖的时间戳印增加了时间维度,包括了签名、签名时间等信息,从而可以很好地追溯数据区块历史信息。

3.可编程性及自动控制性。区块链技术该特征的技术基础是智能合约机制的运用。智能合约机制既能实现预先进行触动条件的设置和规则的设定,也能够让区块链按照设置好的条件进行自动运行。

4.可验证性及公开透明性。可验证性和公开透明性是另外一个特征,该特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中的共识机制的应用。按照区块链技术的逻辑,进入区块链的数据要经过所有节点的共识验证,形成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共识之后才能进行录入和传播。既然是共识验证,录入和传播的数据对所有节点都是公开透明的。

区块链技术上述四类特征为内部审计积极发挥价值增值功能提供了可能的基础和条件。

二、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的可行路径分析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审计类型,具有监督、鉴证、评价等基础性的功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基础功能已无法完全满足组织对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需求。IIA早在1999年就鲜明提出内部审计需要将增加组织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内部审计切实发挥价值增值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内部审计在新技术环境下,积极运用战略性新兴技术,有效发挥价值增值功能,既是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殷切期盼,同时也是内部审计的生存之道。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技术,其具有的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性、安全性及可追溯性、可编程性及自动控制性以及可验证性及公开透明性等核心特征,使其有望成为推动内部审计发挥价值增值功能的利器。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特征和价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内部审计利用区块链技术发挥价值增值功能的可行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一)实施敏捷审计

敏捷审计正是在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中诞生的。敏捷审计借用了系统开发中“敏捷开发”的概念,力图实现减少对业务的打扰、快速呈现结果、不断迭代优化的工作效果,从而提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以及应对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敏捷设计的特点在于“轻装上阵”和“直指核心”。所谓“轻装上阵”特点,是指敏捷审计会根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资源投入、最短的审计周期完成审计工作;而“直指核心”则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快速洞察审计问题,并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展示问题和原因分析。区块链技术为敏捷审计提供了可能。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使得内部审计部门更加容易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区块链的重要节点,并可以快速地了解数据和掌握信息;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可追溯性以及可验证性和公开透明性,使得内部审计可以快速度低成本地获得高质量数据和信息;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和自动控制性,使得内部审计开展敏捷审计,洞见审计问题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敏捷审计的实施,使得内部审计像一只“机动部队”,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和管理者的管理要求,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在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同时,也将更好推动企业增值。

(二)进行风险预警

审计往往被认为是事后检查监督,审计的价值从而被大打折扣,被人们所诟病,内部审计也不例外。从事后走到事前,进行风险预警,一直被认为是内部审计发挥价值增值功能非常重要的方式。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风险预警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大量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会时刻产生,都有成为企业管理区块链中传播数据的来源。各个业务和管理部门,均可以成为区块链拓扑网状结构的节点,这也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验证性特征,保证了进入区块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使得预警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区块链节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同步知晓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根据前期构建起来的预警模型对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运行,如遇预警情形出现,即进行预警提示。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特征,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中进行前置条件和合约规则的设置,若遇见明显异常的数据或信息,自动进行预警提示,甚至直接进行处理。

(三)开展持续性审计

时效性是内部审计能够发挥价值增值功能的内在要求。持续性审计也叫实时审计,是应对审计滞后性的又一法宝。所谓持续性审计,是指审计工作与被审计对象相伴相随,从被审计对象开始的那一刻起,审计就伴随左右,直至事项结束。内部审计作为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若将某一事项、某一机构,或者某一自然人作为审计对象,那么关于该事项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关于该机构审计期间全程进入区块链的信息,关于该自然人履职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产生的全过程,都会被内部审计实时跟踪。持续性审计的开展,以去中心化为前提,以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为基础,以可编程性和自动控制性为手段,以可验证性和公开透明性为保障。持续性审计将时刻为企业日常运转或特定对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风险应对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审计建议,及时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持续性审计还可以更加直接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在实时跟踪被审计对象的时,通过共识机制,在了解企业整体业务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数据和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被审计对象置于企业整体发展中进行判断分析,从而及时提出有针对性改善方案,实时推动价值增值。

三、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1.认知上的困境。首先,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到底是什么,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如何与业务和管理相结合,又是具体运用等基础问题,目前对多数企业而言,依然是一种困惑;其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但敏捷审计、风险预警、持续性审计等审计方法、审计思维、审计手段,对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依然比较陌生,再去考虑如何应用难免存在困难。

2.技术上的困境。区块链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具备各种技术基础条件,如企业需要自身已有大量的商业应用程序。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实施敏捷审计、进行风险预警,抑或是开展持续性审计,都需要内部审计具有相应的技术条件,如数据收集技术、数据库技术、审计平台搭建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等等。

3.资源上的困境。不得不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算力有极高的要求。区块链分布式结构决定了每次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的有效运行都需要遍历全网,这需要极高的算力和耗费巨大运行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中小企业,搭建这样一个需要庞大算力和相关电力资源的私有链是非常困难的。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在区块链技术服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审计、计算机、经营管理、区块链技术等综合知识。

(二)区块链技术服务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的应对策略

1.加强学习,积极引入。认知的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面对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带来的环境变革,企业唯有积极学习,主动适应,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内部审计人员更应该主动拥抱新兴技术,加强自我学习,积极推动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

2.不断完善,积极尝試。无论是企业运用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还是内部审计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基础性的技术支撑设施既是必要条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应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增长信息掌控能力,不断完善技术设施;内部审计部门积极跟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以“积少成多”的战略性思维不断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敢于尝试,不断积累。

3.突破限制,实现可能。算力的困境是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基于社会成本的最优化选择要求和企业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共享算力将成为多数企业突破算力限制的最佳选择策略,算力的共享将为企业运用新兴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策略可能性。内部审计则应有意识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选聘、培养、培训等环节进行战略性资源配置,不断丰富人员专业结构、技术结构和能力结构,为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应用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结语:

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商业环境。内部审计在变革中,唯有不断突破基础功能,积极发挥价值增值功能,才能找到新的存在感。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战略性新兴技术,需要主动去认识它,去应用它,让其为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发挥服务。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价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内部审计利用区块链技术发挥价值增值功能的可行路径主要包括实施敏捷审计、进行风险预警和开展持续性审计。在认知上、技术上和资源上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功能作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国睿微波器件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区块价值特征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抓住特征巧观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