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思考

2023-04-09刘嘉莉

今日财富 2023年9期
关键词:业财国有企业财务

刘嘉莉

在激烈且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应当对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義,合理调整经营模式与组织结构,从而促使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笔者依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中石化销售方面的工作问题来探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以期能为相关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助力。

对于中石化销售工作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驱动了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转型升级,以此进一步提升营收创效能力,积极地适应市场变化,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可基于财务共享,结合业财融合来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对资源流向的有效引导,来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保障与支撑。

一、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的相关概念

(一)财务共享的相关概念

财务共享模式的开展是通过当前愈加成熟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以大数据等管理工具作为依托,将企业的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统一处理,将财务信息在业务单位间进行有效的流转。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繁冗且重复的基础工作。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工作业务的标准化以及统一化。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能够将国有企业中重复性高,单一性强,且具备逻辑性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归集,以标准化的流程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降低企业整体的基础业务量,同时能够有效处理不同机构之间信息滞后的问题,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在财务共享服务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简便化的流程来确保信息数据及时的反馈与传输,同时能够保障各项数据的高效性与准确性,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从而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业务开展效率与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二)业财融合的相关概念

在国有企业中,业财融合的开展是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核心,且通过信息化的支持,依托企业整体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与统一化,实现对内部信息的实时掌握,了解资金流转方向,明确前端业务开展状况,同时结合于其他各项数据资源,使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边界有效去除,使财务与业务之间能够实现有效协调与充分的配合,共同参与到企业各项经营决策以及不同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中。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由于决策失误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是确保企业价值增长的有效管理方式之一。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拉近,结合业财数据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确保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业财融合是财务管理思维的重大转变,其能够将财务的监督审核职能向着事前的预测及事中的管控职能进行转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业财融合能够加强财务人员对业务活动的支持,提升事中的风险管控。同时,将业财融合结合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向着更为深层次的方向渗透,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支持,完成对企业的价值创造。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重要作用

当前,国有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在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资源进行更为合理且有效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快速提升。如果仅依靠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是很难实现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其对于维系战略的实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财务共享模式作为支撑,实现业财一体化是势在必行的。首先,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能够实现对企业信息数据流的全面整合,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管理工具的支持,能够使财务管理人员从繁冗的基础核算及对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到税收筹划、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各项工作中去。其次,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以业财融合为核心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将企业的管理链条有效缩短,使管理成本实现降低,在财务共享体系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使财务运行成本得以降低,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最后则是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的支持,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能够更为有序地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企业中各项生产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管理会计报告以及考核评价等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的覆盖。同时结合大数据对企业的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再将各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与利用,促进前端业务与财务工作的高度融合,使国有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模式及管控服务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相关思考

(一)通过财务共享对财务组织进行优化与再造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将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以更为规范的机制实现业务的集中处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使各项信息更为透明,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不同部门信息数据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国有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需要将企业分布在不同业务单元的节点进行串联,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流程进行优化与规范,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快速处理。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不能仅沿用过往的财务组织,基础性财务工作交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之后,需要将大量的财务人员投身于管理工作中。要将财务人员分解到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中,使其能够参与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环节。同时,部分财务人员还能够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的支持,了解到企业业务与财务相关的各类数据,这部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需要对前端业务有所了解,结合于业财信息来为企业提供决策方面的支持与业务方面的服务指导。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组织要积极地深入到企业价值链中,使其能够形成涵盖业务与财务的管理框架,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渗透到企业销售、投资等各个经营环节中,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真正投身于企业的战略决策支持以及业务支持中。

(二)强化价值管理,积极发挥财务共享模式下业财融合的价值创造能力

当前,国有企业要结合于市场经济的结构化调整,以及外部各类变化因素,来对自身的经营战略方针进行合理的调整。要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财融合的价值创造能力,加强财务管理战略决策支持的重要职能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价值管理作为核心要素,强化业财融合对各项业务及整体战略的决策支持作用,进而实现从过往的监督控制向着决策支持的方向进行转变,并依托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使财务管控工作散布于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中,使其与业务进行充分的结合,两者形成齐头并进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夯实财务基础工作,与此同时,要将管理重点放在企业的资本运营、预算管理、决策支持、控制评价等工作内容中。要充分凸显出业财融合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要使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使其能够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依托业财融合为企业业务的开展提供切实的价值服务支持。其次,要构建并完善国有企业销售业务中价值贡献评价体系。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广泛收集各项业财数据,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全要素、多维度的销售业务价值贡献分析体系。在分析过程中,应当包含企业销售业务的不同区域,同时具体的内容应该细化到具体的客户以及销售品类。要通过大数据等管理工具,结合业财融合所汇总的各项信息来构建评价指标,同时要与其他业务进行联动分析,对中石化所销售的油品、非油品以及客户等各个细致的层面进行评价。在得出评价结果之后,要对企业各项重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指导资金、政策等向着更为高效的领域倾斜,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致力于高效品类的销售,明确企业的主要市场与重点服务环节。最后则是要充分挖掘能够实现效益创造的经营活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要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销售环节中,要重点关注内部销售数据、外部市场状况、客户资源的拓展,以及后续的经营预测分析等内容。要使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深刻的数据分析来找寻企业的价值增长点。

(三)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协同作用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业务与财务之间协同效应的发挥,是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财务人员真正深入到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中,依托于财务共享服务实现与业务人员的充分交流,进而摆脱财务管理较为单一的职能约束。首先,在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更为深入地实现价值链的业务支持。财务人员要通过前端业务部门所反馈的各项数据,充分地了解企业各个价值链的环节,并走到前端业务中去。以财务视角结合于业财数据分析,来对业务开展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参与到前端业务中去,了解业务开展的过程,找寻业务部门实质的需求,结合实时反馈数据,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动态的数据及预测信息,并对业务开展的实际状况进行财务评价,从而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另外一方面,要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类系统进行有效梳理。要打破业财部门之间所存在的交流壁垒,要将信息系统与数据口径进行统一,从而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归集,并能够及时转换为财务数据。此外在系统中还需要具备可追溯核实的功能,如此一来才能够真正实现业财数据的共享与流畅的转化,为企业价值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量化评估数据,并为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财融合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基于业财融合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其从过往简单的核算记录等角色中脱离出来,对自身的职能定位应当进行有效的转变。首先,部分财务人员应当转型为注重价值创造的管理者,要结合于各项业财信息,利于企业整体角度,结合于战略规划,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并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关的意见支持。但此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足够的发展眼光。同时在知识技能方面要具备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价值管理等多项相关的技能。而另外一部分财务人员应当充分地应用业财融合的各项数据,使自己投身到前端业务中去。通过财务管理知識及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汇总的各项业财数据,使自身职能价值真正融入到业务环节中,帮助业务找寻价值增长点,与前端业务进行积极的配合,使两者之间形成合力,通过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互补互助,来提出能够有效指导业务开展的相关意见,从而帮助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稳定进行,使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风险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为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信息数据的彼此共享,使得信息沟通渠道更为顺畅,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样也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及实际经营活动,对各个系统模块进行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包含预算管理系统、报销系统、财务审批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内容。要使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中,业财融合工作能够实现一套数据一次采集、系统集成、动态预警以及协同办公的顶层设计思路。对于部分财务工作要实现自动化管理,同时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汇总的各项业财数据,要利用大数据等信息管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筛选以及深度的分析挖掘,找寻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存的漏洞及价值增长点。此外,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当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地位,要对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与升级。要针对资金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等具体内容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与规范,使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中,同时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全面覆盖,实现对风险节点的全面监控。在管理过程中,要以制度作为约束,通过信息化的支持,加强各职能部门具体工作执行的监督,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要坚决守好财务底线,控制好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类经营风险点,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严厉杜绝系统性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

结语:

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工作开展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要积极找寻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问题,结合于企业发展所需,对管理流程进行持续性的优化,进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经营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无锡石油分公司)

猜你喜欢

业财国有企业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