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几点思考

2023-04-09张斌

今日财富 2023年9期
关键词:工商户信贷业务商业银行

张斌

个体经营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疫情影响下,个体经营也受到了明显冲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个体经营户的商户量以及交易量呈现下降态势,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保障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稳定,各地政府已经出台了专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等方面为个体经营者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缓解个体经营困难的情况。然而与企业相比,个体经营者大多由于体量较小、资金储备数量较少以及资产不足等因素,在个人经营贷款申请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较多问题,即便获得了银行放款,放款额度也难以满足经营需求。很多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为企业提供贷款,个体经营者难以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也缺乏其他的贷款渠道,这就导致个体经营者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特别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部分个体经营者业务量的减少,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收入来维持运营,贷款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基于上述情况,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问题,为个体经营者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维持个体经营者的生活稳定,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问题的必要性

个体工商户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是保证社会经济活跃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疫情以及国际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下,个人经营贷款难度不断提升,为了保证个体经营者的经营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问题十分具有必要性。

通过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问题,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稳定性能够不断提升,更能够发挥个体经营价值,市场经济活力能够充分释放,提高市场经济活跃度,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发展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提高个体工商户发展稳定性,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更能够保证社会就业稳定,促进社会岗位数量的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

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除了能够充分释放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也有助于推动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提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个人经营贷款影响因素

个人经营贷款难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扶助政策,对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比如减税降费政策,针对个体工商户等推行了一定的税收费用优惠政策,部分营业收入较少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免征增值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个体经营者的日常经营,但是个人经营贷款影响因素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来看,个人经营贷款困难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抗风险能力差

个人经营贷款困难,主要是由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在目前经济形势波动更加频繁的情况下,出现市场变动例如房租上涨等,都会对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受到市场风险冲击,个体工商户等的经营稳定性难以保证,甚至存在倒闭风险。由于抗风险能力差,在个人经营贷款的申请过程中,一部分商业银行等机构为了避免业务管理风险,就会增加个人经营贷款的申请难度,设置较多的申请门槛,这进一步导致个人经营贷款的难度。

(二)银行流水等难以满足要求

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体工商户由于经营时间过短或者经营规模较小,因此银行流水相对较少,尤其很多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或者所在行业的限制,都是现金交易,而这部分资金难以算作银行流水。另外还有部分个体工商户为了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伪造银行流水,这种不诚信行为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顾虑,也对之后的个人经营贷款申请增加了难度。

(三)个人资产较少

在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情况下,银行等机构谨慎起见,选择放贷过程当中更加注重资金的可回收性,也因此更加看重申请人的个人资产等内容,但很多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个人资产,例如房产以及车产等,这就导致个体经营者难以筹集到贷款,或者贷款利息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还贷压力。

三、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问题的措施

(一)个体经营者注重选择合适的贷款渠道

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需要个体经营者拓展贷款渠道,在市场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个体经营者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渠道:

1.担保贷款

如果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时间较短或者本身的偿债能力相对较弱,在个人经营贷款的申请过程当中,可以选择正规担保公司,以此保证获得需要的资金,但是应用这种方式,借款人除了需要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之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担保费用,这对于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造成了较大压力。但如果预期经营形势良好,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对未来的经营收益较为看好,可以选择这一方式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问题。

2.抵押贷款

个体工商户如果能够有相应的抵押物或者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满足贷款的相关要求,就可以选择抵押贷款方式筹集资金。运用这一方式进行贷款,利息相对较低,能够减轻个体工商户偿债压力,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多的贷款额度,更好地满足经营需求。但是这一方式需要个体工商户具备较好的资质,无论是银行流水还是本身的经营效益,都需要有足够的稳定性,选择这一方式时,个人工商户需要衡量好自身的经营状态,在确保未来收益稳定的基础上再申请贷款。

3.信用贷款

随着目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用贷款也成了个人经营贷款的一个主流趋势,很多贷款机构有专门的信用贷款产品,可以为个体工商户等提供相应的贷款服务,但这要求个体工商户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而且其银行流水以及营业执照等方面的材料都要齐备,且申请人本身的征信记录以及经营时间都需要满足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申请贷款。这一贷款方式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下,能够解决以往个人经营贷款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商业银行等机构个人贷款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个人信贷业务安全性与稳定性,商业银行等机构需要了解个人经营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以及贷款记录等。商业银行等机构全面了解贷款人的各项信息,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有效缓解以往对贷款人信息了解不足而存在的放贷风险,这也是个人经营贷款的发展新方向。

(二)金融机构优化内外部管理工作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个体经营者放贷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有效评估个体经营者的贷款条件,同时规避自身的放贷风险,金融机构需要优化内外部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做好个人信贷业务工作的推进,提升对个体经营者的放贷质量以及效率:

1.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系统

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贷客户的了解并不全面,无法及时评估信贷客户的信用情况,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有着较多顾虑,无法评估贷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部分个体经营者在申请贷款的过程当中出具的信息也存在造假问题,因此为了强化对个人经营贷款申请的管理力度,提高放贷准确率,商业银行等机构可以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注重对征信系统以及税务、通信等信息系统当中的信息读取,从而全面审核个人贷款资料,保证对个人贷款业务申请人的信息做到全面了解,提升个人贷款业务管理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专门的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搭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平台。通过与信息技术公司的深度合作,研发自身的信贷体系审核平台,推进信贷体系审核平台与当地地税系统以及消费系统等的相互协作;通过与专业机构的相互合作,对个人经营贷款申请人的信息做好采集,以实现各项数据的统一管理,并以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合理评估个人经营贷款申请者的信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情况,保证放贷的安全性。

2.加强内外部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构建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之后,还应当注重在个人经营贷款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因为很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在工作流程当中审核力度不严,可能存在工作风险。比如个人经营贷款难度较高,因此部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完成自身的工作指标,并不会对借款人的信息真实性与否进行严格审查,在审查以及审批过程当中存在刻意遗漏的问题,或者由于内部审查人员专业素质欠缺,无法及时发现申请人资料存在的问题,在授信审批的过程当中没有及时发现放贷风险,从而导致后期出现拖延还贷的情况。

因此在个人信贷业务的管理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个人经营贷款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对个人经营贷款中的审查重点做好二次核对,实行双核查制工作方法,并重视提高审查人员的素质,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从而提升审批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放款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合同的规范性签署,由专人对个人经营贷款申请中的相关合同进行监督验证,只有在保证审批条件之后才可以开展后续放款工作。

在内外部风险控制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个人贷款业务做好风险分析,利用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了解异常数据情况,对异常数据做好提前预警和防范。

3.提升个人经营贷款便捷程度

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等机构在个人经营贷款方面具有较多的要求,通常个体经营户难以满足这些要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个人经营贷款手续流程过于琐碎,个体工商户需要往返于各个部门签署资料。商业银行等机构需要有专人负责接待贷款申请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负担,因此在个人经营贷款管理过程当中,应当注重提升个人经营贷款便捷度,降低申请者以及放款机构的负担。

在当前金融科技不断发展情况下,商业银行等机构应当注重个人经营贷款当中金融科技的应用,注重推出新的数字化金融产品,为个人经营贷款工作提供助力。比如商业银行等机构内部可以推进专门的个人信贷业务客户端建设,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以及风险防控标准,保证客户服务系统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首先,客户服务系统应当保证贷款服务能够实现全流程的网络化处理,通过网络化的渠道,个人经营贷款申请者能够将以往的线下工作方式转为线上处理,通过网上银行等方式实现一系列的电子申请办理,为个体工商户的贷款申请提供帮助,减少贷款申请等候时间。在后期的工作中,个体工商户等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实施自助还款或者提前还款等,大幅度提升还款便捷度。其次,应用个人信贷业务客户端的建设成果,商业银行也可以在线上对个人经营贷款申请者的征信等情况做好查询,加快信息验证效率,在线上运用成熟的区块链技术等,从不同机构了解到个人经营贷款申请者的资产状况以及信用状态,从而实现与金融机构以及担保公司等之间的信息交互,保证商业银行的信息对称。通过线上信息的共享,商业银行内部可以直接获取有效的信息,为个人放贷业务等提供更多的支持。通过获取关键性信息,了解个人业务放贷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即可规避后期可能出现的资金难以回收问题。

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等机构也可以借助掌握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对存在个人经营贷款需求的客户精准投放推广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实现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直接对接,借助这一方式拓展新的客户群体。

(三)强化个人经营贷款约束力度

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还需要注重对个人经营贷款工作约束力度的提升。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设置较高的门槛,主要是由于个人信贷业务逾期风险较大以及个人信贷市场发展缺乏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应当对个人贷款法律体系方面进行完善,防范个人信贷业务逾期风险,根据个人信贷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借款人以及商业银行的权利与义务做好规范,就逾期未还问题提供专门的体系保障,进一步降低个人信贷风险。

结语:

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是个体工商户长期以来需要面临的难题,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个人贷款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商业银行等在对个人信贷业务进行管理时也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解决个人经营贷款难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既要注重個人信贷业务流程的完善,也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创新个人信贷业务内容,拓展新型的个人信贷业务模式,结合新兴的信息技术等提升个人经营贷款申请的便捷度,以此切实促进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工商户信贷业务商业银行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个体工商户不能通过变更登记方式转为企业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基于做好对个体工商户帮扶视角的国外税务组织机构设置借鉴及建议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