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神”薛仁贵

2023-04-06□皮

老年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薛仁贵唐高宗王宝钏

□皮 唐

近日,“王宝钏挖野菜”的梗刷爆全网,王宝钏更是被网友们戏称为恋爱脑“祖师奶”。其实,历史上并无薛平贵和王宝钏这两个人物,他们的原型是唐代历史上的传奇名将薛仁贵和其妻子柳氏(民间传说名柳银环)。

那么,真实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人呢?这要从一次未能完成的迁坟开始说起。

贞观十八年(644 年)十一月,绛州龙门县修村一位年轻农民正打算在村外迁葬自家祖坟。没等正式开工,妻子劝住了他,说当今皇帝正在募集勇士东征高丽,大丈夫应该以事业为重,等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再回来做这件事,岂不更加光宗耀祖?此人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主动来到龙门县衙,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了一名东征战士,这个人正是薛仁贵,那位深明大义的妻子,就是柳氏家族。作为唐代历史上的传奇名将,薛仁贵在民间故事和影视剧的出镜率很高。抛开“挖野菜梗”不谈,我们细究历史,不难窥见一代战将的传奇人生。

薛仁贵祖上是北朝的名将,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靠种地谋生。妻子柳氏据说出自河东柳氏,这是唐代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高宗王皇后的舅舅柳(shì)、中唐的大文豪柳宗元,都是这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薛仁贵参加东征后,在战场上显露出自己勇猛、张扬的一面。贞观十九年(645年)的驻跸山之战,唐太宗用天才般的军事部署,以三万人包围了高丽军十五万人。

战斗正酣的时候,天空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只见薛仁贵穿着白袍白甲闪亮登场。他胯下战马,手握长戟,两边挂着箭袋,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将敌军杀得人仰马翻。最终,将士们在他的鼓舞下,歼灭了这支五倍于己的敌军。

连唐太宗都注意到了这个勇猛的年轻人,后来班师回国的时候,特意把他叫来谈话,高兴地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要说薛仁贵和唐太宗的关系已经够密切了,但谁都不会想到,他和唐高宗的关系会更密切。

永徽五年(654年)初夏,唐高宗离开长安,来到附近麟游县的行宫度假。晚上一躺下,就沉沉地进入了梦乡。这天深夜,天上突然下起了特大暴雨,引发了山洪。洪水从山中奔泻而出,直奔山脚下而去,山洪停歇的终点,正是皇帝的行宫。

当时薛仁贵和一些侍卫都在行宫门口执勤,很多人见势不妙,立刻逃跑了。薛仁贵怒吼一声,你们都是执勤宿卫的士兵,天子有难,怎么可以擅离职守?说完连忙着水跑到宫内,爬到门梁上,向里面大声叫喊。

宫里的随从听见了薛仁贵的呼喊,急忙叫醒熟睡中的高宗。高宗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赶紧出来找了一个山坡避险。不多时,大水就在他眼前淹没了寝宫。高宗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专门送薛仁贵一匹御马当作礼物,并十分感激地说:“幸亏有你这个忠臣,不然我就被淹死了!”

咸亨元年(670年)八月,薛仁贵带领十万大军,踏上了茫茫雪域高原,前往讨伐吐蕃。自唐太宗去世以来,唐朝和吐蕃就从盟友成了竞争对手,围绕安西四镇展开了反复争夺。唐高宗也是一个有点雄心壮志的人,索性派薛仁贵深入高原,来个直捣腹部,把吐蕃一举打垮。按薛仁贵当时的军事部署来看,唐军取胜的几率是很大的,可没想到副将郭待封违抗军令,在他外出作战的时候,擅自带着辎重离开驻地,结果遭到了吐蕃名将论钦陵的伏击,全军覆没。

薛仁贵当时已经打了胜仗,却得知辎重丢了,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仅剩的兵力,到大非川和论钦陵决战,由于人家以逸待劳,兵力又有四十万之众,差点全军覆没。

班师回朝之后,高宗对这位救命恩人手下留情,并没有严厉处罚,只是削职为民而已。但薛仁贵的厄运还不止于此,过了几年,他又犯了罪,被流放象州,成了一名犯人。直到五六年以后,高宗才再次想起他来,重新起用,派他去讨伐东突厥的反叛势力。

当时的突厥人不知为什么,开战之前,忽然多嘴问了一句,你们的将领是谁?薛仁贵当场回答:俺薛仁贵在此!突厥人吓了一跳,在大唐周边的部族中,没有人不害怕这位战神,但他们都以为薛仁贵早已经在流放地死了。

这时,薛仁贵摘下了头盔。突厥人一下子傻眼了,也不知是过于崇拜,还是过于害怕,他们竟向薛仁贵行礼。

薛仁贵却没有给他们回礼,下令大军发起攻击,穷追猛打,彻底歼灭了这股敌人。凯旋班师的路上,他突发急病逝世,享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薛仁贵唐高宗王宝钏
一句话评价今年的双十一
秦腔《五典坡》中的王宝钏艺术形象探讨
論李勣與廢王立武
论京剧《武家坡》中的王宝钏人物形象
薛仁贵战场成名
薛仁贵战场成名
唐高宗对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构建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白袍小将薛仁贵
唐高宗不是傀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