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散文导读教学的打开方式

2023-04-06

中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寓意散文文本

朱 强

初中语文教材有丰富散文资源,教师研究散文导读教学打开方式时,要注意提炼关键词、关注中心句、梳理线索图、抓住寓意点,这样才能形成导读启示,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在主动探索中进入阅读核心。

一、关键词引领,启动散文阅读思维

散文阅读程序设计时,教师需要渗透学法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示,引导学生自觉启动阅读思维,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阅读认知。散文题目、开头、结尾等地方,有诸多关键词的存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提炼和归结,能够快速找到一些关键词。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集中研讨,其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对启动学习散文有重要促进作用。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这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求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先提炼出关键词,说说文本主要写什么物象。经过一番阅读和思考,学生都能够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山”“水”,教师协助下再添加一个“温情”,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这几个关键展开阅读研讨:作者将济南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对济南的情感是真挚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这句话道出作者的真心感受,自然成为这篇文章的主线,运用了大量篇幅写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在具体描写中倾注了炽烈的情感,找出相关描写片段,展开鉴赏学习,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开始研究这些关键词关涉内容,鉴赏阅读程序顺利打开。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结提炼出关键词,为学生深度阅读学习提供便利。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大多是“就事论事”,教师要求学生延伸思考,对作者情感进行深度解析,以提升其阅读感知体验品质。

二、中心句导入,校准散文解读起点

散文选材、表达、结构等多方面都呈现一个“散”字,但其主旨是统一的,而且是贯穿全文的。教师指导学生寻找中心句时,要注意关注文本开头、段落开首、结尾等地方。确定中心句后,教师要对中心句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于中心句展开阅读思考,逐渐理清阅读方向,矫正情感目标,以顺利进入阅读核心。

教师导学设计时,要抓住学生关注点,这样才能达成一点即醒的效果。如《雨的四季》,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说说作者对雨的四季有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第一眼就可以有发现:开头一段,这里直接点出作者情感:“她给我的印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全文都是围绕这个情感主题展开描写的,这个句子应该是中心句。也有学生在结尾也看到类似的句子:“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这句话与开首点题对应,表达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教师提示,让学生对不同季节的雨的性格特点进行梳理,结合作者情感进行深入解读。散文主旨句被牢牢抓住,文本解读便顺理成章了,这说明教师导学设计是比较有成效的。

教师从中心句角度展开引领,学生阅读切入顺利,在研读学习中与作者达成共识。散文表达主旨是集中和清晰的,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神聚”角度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学生自然进入到文本核心。

三、线索图梳理,建立散文研读路线

散文写作线索分为明线和暗线,学生阅读散文往往能够抓住明线,但散文的暗线常常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做出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归结出写作线索,对散文展开深度研读。虽然散文选材比较灵活自由,但表达主题是集中的,写作线索也是统一的,教师鼓励学生从线索角度进行阅读讨论,能够快速矫正阅读思维,形成认知定位。散文导读关注写作线索,这是比较专业的设计和思考,教师及时进行技术支持,能够确保散文阅读顺利推开。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学程时,需要运用导读的形式,给学生以更多学习启动,确保学生文本阅读顺利展开。如教学《散步》这篇课文,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进行导学设计:这篇散文围绕什么来写的?有人说这篇散文采用“以小见大”手法展开设计的,什么是“小”,什么是“大”,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学生有文本阅读经历,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对应思考和归结,很快就有阅读感悟产生。文本题目是“散步”,其写作线索肯定也是“散步”,这一家人散步是最平常的生活琐事,为什么能够成为散文创作的素材呢?这里肯定蕴含丰富内涵。作者才能以小见大的写法进行设计,让读者在阅读之余展开主动思考,能够结合生活经历进行感知和体验。

教师围绕散文构建特点展开设计,要求学生搜集归结写作线索,成功调动学生阅读思维,并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建立阅读共识。“散步”题目是线索,写法也是线索,一个是关涉内容的,一个是关涉写法的,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互动,说明教师线索引导是比较成功的。线索不只是规划了文本设计路线,也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学习思考。

四、寓意点对接,促进散文赏读内化

散文都有丰富寓意需要深度发掘,教师围绕寓意进行导读设计,能够给学生一些提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深度发掘,建立诸多阅读新起点。散文寓意不等同于主旨,这些寓意内容是读者对接生活认知产生的阅读感悟,应该阅读认知内化的组成部分,教师针对性提示,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阅读核心,在广泛讨论和多点延伸对接中建立阅读体悟。散文寓意都比较深刻,学生一旦建立了共识,则表示阅读认知完成了内化。

散文寓意深远,特别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名作,其思想内涵更为丰富,是最为有价值的研学材料,教师需要有对接设计意识,为学生带来更多深度思考的机会。《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散文,这篇散文以凝重的笔触,展示了难忘的生活瞬间,诠释了母爱的内涵。阅读这篇散文,学生对母爱内涵主题比较有感,教师先利用示范诵读形式进行调度,将学生带到特殊的情绪之中。阅读文本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对作者情感展开深度分析,写出读后感,准备进行集体交流活动。学生进入文本解读环节,因为丰富的诵读经历,其情绪依然被调动起来,对文本深刻主旨进行发掘,其感觉是灵敏的,获得的学习体验是丰满的。读后感展示环节,教师挑选一些精彩片段,在班级集体展示出来,鼓励学生交互评价。

教师导学没有过多介绍,也没有媒体展示,而是利用情感诵读方式进行启动,对学生感官形成冲击。从学生回馈情况能够感受到,教师情绪感染了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体验的启示,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研读环节,为读后感操作做好铺垫。

散文教学没有统一模式,导学设计也没有规定格式,教师从学生阅读现实出发展开具体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思考的机会,势必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展开主动性研学行动。关键词、中心句、线索图、寓意点,都可以创造散文阅读切入点,教师根据散文文本特点进行提醒,鼓励学生展开创意思考,自然启动阅读思维,在主动探索中建立阅读共识。

猜你喜欢

寓意散文文本
美好寓意品芝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盛放的寓意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模仿老鹰的乌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