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育人”: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体育课程个别化教学策略

2023-04-05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顾迎迎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特需体育课融合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 顾迎迎

融合教育是保障特需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主张让特需儿童与非障碍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特需儿童融入学校、融入课堂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高度重视不同程度、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评估、诊断并制订个别教育计划。而体育运动具有促进特需儿童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独特作用,如何根据特需儿童的特点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体育课堂中,需要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实践、总结,促进“普特融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一、我国融合教育实施现状

融合教育也称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1994年在“世界特殊教育大会”所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正式提出。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特殊儿童顺利进入普通班进行无差异学习。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各地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

目前,我国特殊学生的分类相对简单,主要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与智力残疾三大类。我国对残疾的定义较严格,如阅读障碍、情绪障碍以及阶段性可纠正的障碍并不定义为特殊学生,大批轻度障碍人群并不属于特殊人群,不能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这些学生大部分正常就近入学,被称为特需学生。特需学生是指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特别的关注、指导和帮助的学生,可能是轻度智力障碍、多动症、情绪障碍或弱视等学生。

融合教育通过让特需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适应教学常规、提升认知技能、增强社会互动等,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对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平等、尊重、接纳、包容的思想,同时培养他们善良、友爱、同理他人以及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也为他们成年后对多元化世界的理解包容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是让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成就的“双赢”教育模式。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学生的身心特点

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学校特需儿童大都属于多动症、孤独症、低智力、情绪障碍等。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融合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建立了南京市审批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初步发现、梳理和指导部分潜在的特需儿童。目的不是贴标签、下定义,而是发现这些儿童真正的内在需求,并进行系统性的支持帮扶。

科学研究显示,特需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感统、情绪、体能、技能、社交等综合能力。自2020年起,笔者在教学中逐渐开始关注体育课上的特需儿童。特需儿童在各年级均有分布,且身心特点各不相同,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并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其中,在笔者任教的六年级,就有一个特需儿童萌萌。经过特殊教育学校专家团队利用专业评估量表的评估,属于轻度智力障碍。在体育课上,萌萌主要表现为性格基本稳定,但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遇到同学嘲笑时,会生气轻微拍打同学。平时上课时,经常会声称自己不舒服,要休息。休息时,主要是闲逛或者坐着休息。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能较弱,只能初步做出所学动作,但不能达到合格水平。在教师的鼓励下,有时愿意参与体育活动。

三、特需儿童体育课程个别化教学策略

特需儿童进入普通班级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体育课一般是针对普通学生设置,并未对特需儿童进行个别化的调整设置。由于特需儿童的运动能力一般偏差,往往不能完全适应普通体育课,严重影响了特需儿童体育课的学习质量。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需要根据特需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帮助特需儿童和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在参与特需儿童的个别化教学集体研讨时,结合不同特需儿童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性格、语言、行为等相关发展水平,制订个别化教学策略,帮助特需儿童逐渐融入普通体育课程的学习。

(一)聚焦关注——团队精准引领

结合全校不同年级的特需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体育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结合课程本位评估理念,利用观察法、测验法和主观印象进行研究分析,分别制订了适切的教学策略。

教师对特需儿童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处理措施要进行专业、系统、全面的学习。如特需儿童发生问题行为,教师要适当应对,及时进行前期处理,避免问题升级,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根据特需儿童的实际情况,教师初步制订了体育课上将特需儿童的位置调整到第一排右侧。既让特需儿童尽量不影响周边学生,又方便教师随时观察特需儿童的表现,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利用语言、眼神和手势等,加强体育课对特需儿童的示范引导。同时,靠前的位置也方便特需儿童进行观察学习,有利于其掌握运动技能。

教学时,教师要不断评估学习成果,配合学生需求,改变教学策略,实现特殊教育目标。教师可利用巡视指导时间,重点对特需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实行因材施教,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以及体育学习的成就感。

(二)伙伴矩阵——构建学习共同体

特需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对班级同学缺乏相关了解,导致缺少同伴。有时,部分学生还会对特需儿童产生语言、行为的歧视,伤害了特需儿童的感情,导致其难以融入班集体。

为了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师在班级选择有爱心的2~4个学生,站在特需儿童的前后左右,建立伙伴矩阵,构建学伴支持共同体。当特需儿童遇到问题时,小伙伴们可以及时上前帮助指导,提供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互动等支持,体现班级伙伴的力量。

教师通过建立良性的体育课学习生态,让特需儿童在体育课中感受到伙伴的关爱,进而更加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助力特需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普通学生在关爱特需学生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身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行。

(三)家校联盟——校内外协同养成

教师根据特需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体育课、大课间等综合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家校联盟制度,共同助力特需儿童的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教师将特需儿童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及时与家长分享,肯定特需儿童的成长。

同时,教师争取家长的支持,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鼓励家长在家带领孩子进行科学性、针对性、补偿性的体育锻炼内容,帮助特需儿童进一步提升综合运动素养。在家校联盟和校内外协同养成体系的支持下,特需儿童得到体育学科系统的支持帮助,让特需儿童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爱与帮助,从而完善部分运动功能。

(四)沉浸体验——助力融入活动

以往,在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校运会、冬锻比赛、拔河比赛、团队比赛等活动时,特需儿童经常成为旁观者,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活动,缺乏活动的经验与体会。学校体育组根据特需儿童的身心特点,设置符合他们特点的比赛项目或者增加相关比赛环节,主动帮助特需儿童融入体育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在校运会开幕式方阵进场时,特需儿童要参与,并处于方阵之中,具有观察运动会的第一视角,帮助其了解运动会。在拔河比赛和团队接力赛时,特需儿童也要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的体验,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比赛的主观体验,激发运动兴趣,从而更加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

(五)荣誉激励——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教师要根据特需儿童的阶段性表现,进行系统评估分析,设置多种形式的荣誉激励机制,帮助特需儿童建立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群体的荣誉激励机制,特需儿童感受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伙伴的帮助与支持、教师的关爱与指导、家长的呵护和接纳。

体育教师可以不定期地进行语言鼓励、小奖励肯定等。教师要帮助特需学生自由参与活动,建立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实现自驱型成长,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以体育人——让阳光体育温暖每个学生

(一)运动改造大脑——助力体能技能同步提升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指出,运动可以明显增加大脑神经纤维、树突、突触的数量,促进大脑的发育;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加快反应时间,提高注意力,对抗情绪失调,提高心理素质,增加愉悦感等。科学研究初步揭示了体育运动能够作为改善特需儿童执行功能的有效手段。

特需儿童融入体育课堂后,运动参与时间明显增加,其运动技能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通过主动练习也能获得较大提升。根据特需学生的阶段表现,教师科学评估并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争取家长支持,布置个性化的体育家庭作业,形成家校合力。为特需儿童设计个别化课程,采用一对一的私人定制课程,系统全面地提升特需儿童的体育综合能力。如笔者任教班级的萌萌同学,跳绳数量比原来有了很大进步,其跑步耐力和速度也有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参与投掷、篮球等各类活动,体育锻炼的兴趣明显增强,体能和技能得到同步提升。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特需儿童健康成长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学生是“家校社”共育的主体和中心。学校只有加强与学生家庭、与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不断优化协作方式,才能使教育合力最大化,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近期,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21—2025年)》,推动“十四五”时期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积极构建教师、伙伴、家长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共同助力特需儿童融入体育课程,让特需儿童获得更好的体育课堂体验。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利用补偿性体育家庭作业促进特需儿童综合体育素养的养成。积极引导、鼓励家长与社区积极联系,打破传统思维,主动利用社区内的锻炼资源,更好地支持特需儿童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三)社会适应——让阳光体育温暖每个学生

特需儿童融入班集体,创建了良好的社交平台,不但构建了特需儿童的社交空间,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培养了普通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学校通过普特融合,让普通学生和特需学生共同学习,促进体育品德的培养和升华,充分发挥体育育体、育智、育心的综合育人功能,展现体育的人文关怀。学生们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同伴、教师的关爱,彼此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没有心理健康作为保障,“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就会彻底沦为空谈。体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变得更高、更快、更强,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需儿童融入普通班级的过程当中,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积极交流,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互相关爱,更加团结。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提升特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在活动中相互间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教师要彰显教学的艺术魅力,让特需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接纳。教师应塑造良好的班级体育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和同理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特需儿童融入体育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顶层在学校战略规划,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层在教师团队协作,开发适切的个别化课程体系;底层在家校社协同,共建尊重包容”的社会生态。只有全方位、立体式、个性化的精准帮扶,才能助力特需儿童无障碍融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和普通课程。体育教师要创新融合课堂教学管理,实施个别化教学策略,打造温暖课堂,发挥体育学科以体育人的功能,促进普通儿童和特需儿童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特需体育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课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