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也要讲究“情理相融”

2023-04-05黄婧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中心小学

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情理数学知识情感

黄婧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中心小学

情理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标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学习中“情”与“理”的关系,创新教学策略方式,积极构建情理深度融合课堂,既能让学生掌握算理、原理、定理等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情趣、情志和情操,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又要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客观上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氛围单调、乏味而沉闷。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只重视知识讲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老师不能应用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只习惯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没有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致使多数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了畏惧心理,不喜欢数学,这严重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教学目标有偏差。数学知识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有着无穷的探究乐趣。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学生限制在某一个框架之内,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少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设置,大都是为了完成知识学习的认知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数学态度情感、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教学设计不够全面。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设计教学方案和程序,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课堂设置吸引力。但是,许多教师对此考虑得不够深入,缺乏思考价值,几乎没有把新旧知识有效串联起来,从而致使学生产生了矛盾心理,影响了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思维的培养。很多学生会依据教师的逻辑进行分析判断,并没有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情理相融”重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情理融合教育,主要是以教师的真情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真情,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算理、原理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智。一是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新的课标改革指出,要从注重传授数学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的情感、兴趣、动机,强调把培养有感情的人作为首要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将知识、技能与情感融为一体,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积极开展情理融合教学,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情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切实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数学课堂氛围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前提。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过于看重定理、原理等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想法和有效探究活动的设计应用,致使学生逐渐厌恶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情理融合教学,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努力打造构建高效和谐、愉悦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并且有效激活创新思维,提升数学修养。三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儿童是知情合一的统一体,他们渴望在认知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构建“情理相融”的数学课堂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强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把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出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与理性思维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培养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三、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的课堂策略

(一)强化趣味课堂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低年级的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尤其是当遇到难题时更感到无措、迷茫。此时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讲解数学理论知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积极构建趣味数学课堂,实施“情理融合”教学,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能力。趣味课堂要以学生心理情趣为主导,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情感情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情理相融”的人,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诚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感悟童心,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心理需求来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建立起双向的情感沟通渠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妙。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创造性的探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认识分数”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游戏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发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把正方形分为不同的格子并涂黑,引导学生说出黑格子占正方形的分数,进而引出分数的学习。此种趣味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强化教师语言运用,助力情理深度融合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表达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承载传递知识的重要工具。小学生性格特点大都活泼好动,形象思维突出,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用,科学合理地使用语言开展教学,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情理融合”,助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语言通常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是教学主导语言,能够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学习知识,在运用口头语言时,教师要准确掌握发音技巧,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独特的魅力,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书面语言包括定义、公式等,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情感表达,忽视了理性知识,致使情理失衡,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将书面语言适度穿插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身体语言就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是无形的力量,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有效配合,能够实现“情理相融”。比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原理,学生很难有效理解,而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教师一边讲述垂直与平行的相关知识要点,一边运用肢体语言作辅助(两手前举表示平行,双手前举交叉表示相交,再调整两个手臂交叉的角度变成十字形状就表示垂直)。通过生动形象的身体语言,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位置关系,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弥补了口头语言教学的不足。

(三)强化教学情境创设,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突出,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师生情感巧妙融入认知过程中,让学习环境更加宽松愉悦。学生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将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融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理解能力,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性,把数学知识和生动的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了解掌握数学学习真谛,对数学知识进行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千克、克、吨”这一数学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单一的口头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动物世界,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看一组情景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交流。“我知道蜂鸟刚孵出来的时候还不到1克”“世界上最小的狗重约1千克”“一只大象重约6 吨”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表扬,并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千克、克、吨这些重量单位,它们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通过解说让学生感到亲切,觉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四)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次研究的,非常精练,具有典型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和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材中融入了许多情感因素,也有一些情趣、情志内容,这都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合理运用。学生自从进入学校那天起,就开展了理智与情感的培养教育,既要学习好数学的算理、原理、推理等知识,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理的精神,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材中优美的图画、精细的图表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促使学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应用“情理融合”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情操、情志等因素,切实厘清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数学本质,助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比如,“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主要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大都是通过实验、操作获得的。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不是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借助割补法的方式得到的,这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各式各样丰富的图形包含了有趣素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增进自主探索意识,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准确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五)强化生活实际联系,解决具体数学问题

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内涵及定理知识本身就很难理解,假如教师讲解得太过枯燥单一,数学课堂沉闷无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进而有效理解数学理论,使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具体应用。教师还可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把握知识的本质,体悟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逻辑进行思考,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为使学生把教材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提前让学生从自己家中带一本日历。先让学生把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日圈出来,接着再举例说明:“如果张亮的生日是2 月29 日,今年能否过生日?假如不能,那么过几年才能过一次生日?”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再提出问题:“结合已学知识,不查日历的话,谁知道2023 年下半年共有多少天?”学生根据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不仅学习了知识,解决了问题,而且从感悟中得到了成长锻炼。

综上,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要正确看待,并采取有效方式解决,要积极运用情理融合教学法,明确“情理相融”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强化高效趣味课堂的构建,积极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发挥好语言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情志和情操,助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情理数学知识情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