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时代会重演吗?

2023-04-04苑天舒

环球人物 2023年7期
关键词:白起赵括长平

苑天舒

194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当年的《战国策》创刊号上,时任云南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林同济发表了《战国时代的重演》一文。文中指出:“历史自有历史的逻辑……历史上自成体系的文化,只须有机会充分发展,不至中途被外力摧残而夭折者,都要经过一个‘战国时期’。在我们中国,则上自吴越战争,下至秦始皇兼并六国,为期约二百五六十年,在希臘罗马史,则上自腓尼基战争,下至凯撒时代,为期约二百年。埃及印度各体系的文化,也都各有各的战国一段落。……目前以欧洲文化为基础的世界史,它此后的发展,是否可以独成例外呢?这只有让时间供答案。”他还特别指出:“战国时代的意义,是‘战’的一个字,加紧地、无情地、发泄其威力,扩大其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出现了不到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冷战以其中一方——苏联解体而结束。冷战结束后,冷战的另一方——北约军事集团依然存世,并且以更为积极甚至激进的方式发展、扩张,成为世界动荡不安的祸乱之源。世界级别的战争幽灵也似乎越来越让全世界感到不安,人类受到威胁,和平受到挑战。今后的世界,如果所谓的“历史逻辑”——大战国时代真的出现了,我们何以应对?

管子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往往是可以重演的,我们不妨从历史中观察所谓“历史逻辑”的展开过程与结局,从中得到启迪与智慧。

“战有两种:一曰取胜之战,一曰歼灭之战。前者结局,最多也不过是赔款割城。后者的结局,则非到敌国活力全部消灭不止。在我们国史上,春秋时代七大战都是属于前者。吴越战争,开始显露出歼灭的倾向。到了战国时代,便愈战愈显出歼灭的本色。齐桓公‘兴灭继绝’的半封建作风,晋文公‘退避三舍’的贵士豪慨,有如岳阳黄鹤一去不返了。”林同济在《战国时代的重演》中说。

确实如此。到了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渐渐呈现出歼灭敌国的形态,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国歼灭战”大幕即将拉开。孙武曾在《孙子兵法》的开篇中指出了当时战争的严重后果:“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是对那个时期国家之间军事斗争从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洞察。孙膑在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终结了魏国的战国首雄;齐宣王破燕,燕王死;白起在秦,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一蹶不振;乐毅在燕,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作为东方大国的齐国仅剩即墨、莒二城;白起破楚,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楚之先人,使楚都东迁陈地。战国之兵事,以秦灭六国吞天下为最甚。

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那时的秦国,“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在《史记·李斯传》中,李斯说:“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秦要打“歼灭战”之心久矣。战国末期,唯一还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战国七雄,五强凋零,强齐削弱,唯有赵国雄威尚在。《战国策·赵策三》有言:“今赵万乘之强国也。前彰、滏,右常山。左河间。北有代,带甲百万,尝抑强齐四十年,而秦不能得所欲。”秦昭王虽有伊阙之胜、破楚之功,但渑池不能屈赵王,阙与不能败马服(即赵奢),“反闭关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赵国成为秦国吞并天下的最后对手。

在天下“非秦即赵”的格局下,秦赵两强的决战是无可避免的。长平决战,关系到两国之兴亡。韩国的上党既向秦割城又暗许赵国,成为秦赵大决战的导火索与加速器。赵将军廉颇率45万大军进驻长平,秦王大怒,于是秦赵两军决战的大幕拉开。公元前262年,中国古代史上军事规模最为浩大、列国关系最为复杂、战争场景最为惨烈、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秦赵长平之战爆发了。《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赵世家》:“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

长平大战,经过了赵国贤将廉颇坚守避战,赵国谋和齐楚不救,秦国征调全国15岁以上男子集中于长平战场,赵国换将赵括替代廉颇,赵括战败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军,最终秦国胜出。之后,秦将白起直扑赵国都城邯郸,意图一举灭亡赵国。幸得赵平原君计谋合纵,门客毛遂自荐说得楚国出兵救赵,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赵国才得免于灭亡。

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就是建在当年长平之战古战场上的一座城市。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南的边缘,泽州盆地北端。东与陵川县接壤,西与沁水县为邻,南与泽川县毗连,北与长治市上党区、长子县相接,是晋城市的北大门。每次路过高平,内心都被深深触动。诚然,从历史叙事而言,战国时代的强秦与强赵之间浩大悲壮的历史冲撞,决定并加速了中华统一进程,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分分合合”,难道都注定要在战争毁灭与和平重建的轮回中进行吗?自成体系的文化以及每个要继续下去的文明,注定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战国时期”的历史考验吗?这真是一个“战国困境”!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礼遇贤者,文有荀子,武有庞煖。《荀子·议兵》是长平之战后荀子与赵孝成王、临武君(庞煖)三人之间的一次重要谈话。荀子认为:“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能让人民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仁义之兵行于天下”;“王者有诛而无战”(有征讨而无攻战),“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如果暂时找不到“战国困境”的根治之法,我们至少可以从历史文化的智慧中得到一些安身立命之道,以及一些国家与民族安邦图强之道。

猜你喜欢

白起赵括长平
白起抗命,英雄悲剧
长平选煤厂降低介耗的生产实践
赵括很忙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艺术百家:张长平
长平之战
谷口村 恨吃“白起”两千年
千古一役 长平之战 发生地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威震四邻亦震主的常胜将军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