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体系研究

2023-03-27田钰琨

电脑迷 2023年24期
关键词:新医科专业建设中医学

田钰琨

【摘  要】 随着新医科时代的到来,中医药院校迫切需要建立起符合时代与科技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而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医学类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提高社会对中医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将中医学更好地推向国际社会。基于此,文章对我国中医学类的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中医学类一流专业的建设及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新医科;中医学;专业建设

随着全球工业革命4.0与生命科学3.0革命的兴起,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不断地渗透教育领域,影响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并提出“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其中重点强调了四个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以及新农科建设。新医科的“新”具体体现在医学教育理念的新,大数据时代背景的新以及工理文融合的共同打造的新专业。总之,新医科的提出为新时代我国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流专业是指建立在扎实知识体系基础之上,面向社会需求的知识分类体系,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下,加强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并探索其建设路径对培养高质量的中医学人才以及推动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医学类一流专业的建设,将集中力量提升中医学专业的教育水平,确保中医学教育与时俱进,使中医学教育更加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中医学类专业建设应引入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为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从而使中医学类教育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中医学类专业的建设具体还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资源配备、师资培训等方面,学校通过更新、优化现有的课程设计、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等方式来从各个方面提升中医学教育的质量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先进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二)提高中医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中医学类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完善与规范专业教育,来提高专业的权威性,这有利于提高中医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一方面,中医学类一流的专业建设可以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让包括患者在内的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学,也让中医学类专业被社会公众所熟知,并肯定其价值。另一方面,中医学一流专业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中医学专业,这将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文化,认识到中医学类专业的价值与优势,社会与企业也愿意为中医学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其积极就业。

(三)推动中医学的国际化发展

中医学类一流专业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医学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医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将得到相应提升。一方面,一流专业的建设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学人才,学生不仅熟悉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将中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一流专业的建设将推动中医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这将为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进而推动中医学走向世界舞台。

二、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教育资源缺乏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医学类专业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设备陈旧、实践教学基地短缺等原因,中医学类的专业建设面临着困境。首先,师资力量匮乏是中医学类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医学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主任醫师、研究员等。但是,由于中医学教育体系不完善,许多优秀的中医学人才未能被充分培养。同时,中医学教育领域的师资引进和培养机制也存在不足,导致中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其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设备较为陈旧。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器材来辅助教学。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教育理念落后,许多学校未能及时更新教育设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提高其实践技能。最后,实践教学基地缺乏也是中医学类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医学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习机会,以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然而,由于医院和诊所等实践教学基地不足,以及实践教学体系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学科交叉与融合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也对培养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我国中医学类一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学科交叉与融合却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生物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较少,这些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医学研究中,对这些学科的借鉴和应用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利用它们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优势来丰富和发展中医学,这不仅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也使得中医学在与现代医学的对话与交流中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中医学内部的各个学派和理论也缺乏融合。中医学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各个学派和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但是,在中医学的教育和实践中,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融合,这不仅导致中医学内部的分裂和纷争,也影响了中医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三)人文教育理念薄弱

中医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文化对学生具有价值引领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类教育要培养具备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的综合性医学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由于多数医学生高中阶段接受的教育以理科为主,缺乏对人文类知识的积累,且很多高校的人文教育理念较为薄弱,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比较缺失,例如一些学校中医学类专业的现有课程未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虽然加入了类似医学沟通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但是专门针对人文学科的课程依旧处于边缘位置,课时比例也较小。同时,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任务较为繁重,学生只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上,因此,教师与学生对人文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尚未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另外,现有的医学人文教育形式较为较单一,主要以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教学内容较为枯燥,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路径

(一)整合教育资源

在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的专业建设要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中心任务,通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学生理论、实践、素质的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符合时代和专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中医学专业的发展。为此,中医学院校必须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设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首先,学校要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就要制订明确的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并完善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以及教师教学考核等制度,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可以实施“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以促进其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便于教师通过参加竞赛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还能够激励其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而针对中医学教育所需的教学设备与实践基地的问题,学校除了需要强化校园的教学平台建设,也需要与省内外的知名中医院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拓展实践平台基地。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建设的手段搭建虚拟实践教学共享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促进中医学类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中医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包容的内涵。例如,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天文学、数学、地理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对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依旧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学校要建设一流的中医学类专业,就要充分发挥中医学类跨学科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推动中医学类学生专业课、综合课与选修课并行发展,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接触各方面知识的机会,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课程主要围绕医学展开,并将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作为辅助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思政、科研技能、论文写作等综合性课程,并通过不断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拓宽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帮助学生构建起跨学科思维体系,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课堂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科交叉论坛,或者邀请不同学科的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介绍其他学科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交叉学科成果与技术,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对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趣与研究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座谈会、学术交流会,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研究,推动学科交叉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培养综合型人才。

(三)加强人文教育建设

《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备希,莫贵于人”,彰显了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确保医学教育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中医学类一流专业建设应始终将人文教育置于首位,广泛开设人文课程,从历史、哲学、社会等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深深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具备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医学人才。要大力弘扬“大医精诚”“仁者仁术”等传统的人文医学精神,让学生深刻体会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视病人为亲人”的道德情怀,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提高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影片、短视频等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便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与负担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了解程度,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校举办人文论坛,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以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接受到人文教育。例如,长春中医药大学曾先后邀请仝小林院士、樊代明院士等国内知名学者为师生开展了多场次多维度的讲座及论坛,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当地有关部门联合举办“文化名家进校院”等人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目前我国中医学类专业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够深入、人文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扩充资源、提高专业师资水平、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实践基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注重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等措施。除此之外,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总之,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中医院校可以完善专业建设体系,构建新时代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孟,刘昱. 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4(01):9-12+21.

[2] 阿不都西库尔·扎依提,努尔古丽·苏里坦. 双一流专业建设与改革探讨:以新疆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245-246.

[3] 邵瑜. 高等中醫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 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4] 靳俊峰,郭瑞珍,欧小波,等. “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8):77+134.

猜你喜欢

新医科专业建设中医学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变革与探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面向新医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本科专业人才录取选拔模式探究
新工科新医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平台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