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清利方治疗肾虚湿热型特发性膜性肾病30例*

2023-03-27袁晓玲张秀胜

光明中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肾虚蛋白尿尿蛋白

袁晓玲 张秀胜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肾小球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且最终可恶化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IMN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4]。笔者采用自拟益肾清利方在改善IMN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控制蛋白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肾病科门诊、住院明确诊断为IMN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0±10.69)岁;病程3~13个月,平均(7.23±2.39)个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7~63岁,平均(40.13±13.25)岁;病程2~12个月,平均(8.57±3.19)个月。2组一般情况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拟订标准及《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5]中IMN的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慢性肾炎肾虚湿热型标准拟定。主症:腰脊酸痛,疲倦乏力,皮肤疖肿、疮疡或咽喉肿痛,小溲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面目或肢体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符合IMN西医诊断标准;同时中医具备2项主症以上,且符合肾虚湿热证之舌苔、脉象。年龄在15~75周岁,性别不限。高血压病、高血脂能够有效控制。24 h尿蛋白定量>3.5 g;血SCr<177 μmol/L。

1.4 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各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等原发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对照组:基础治疗予RAS阻断剂,贝那普利10 mg,1次/d;泼尼松0.5 mg/(kg·d)、雷公藤多苷片10 mg,每日2次。治疗2个月。试验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清利方。组方:黄芪30 g,山萸肉10 g,制何首乌10 g,石韦10 g,蜀羊泉10 g,黄柏10 g,六月雪10 g,泽泻10 g,炙甘草6 g。中药汤剂250 ml,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2个月。

1.5.2 观察指标24 h UTP、ALB;血常规、肝功能(AL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观察1次,于第8周进行疗效判定。

1.5.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3年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提出的标准[7]。临床控制:尿蛋白持续<0.3 g/24 h,白蛋白≥35 g/L;显著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50%,血白蛋白≥30 g/L;有效:24 h尿蛋白降低≥25%,<50%;无效:24 h尿蛋白无增加或减少。

1.5.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TP及ALB比较治疗2个月,2组患者24 h UT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均较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TP及ALB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83.3%。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安全指标评价比较治疗8周,对照组出现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患者;试验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ALT)未见异常改变。说明益肾清利方安全、无毒副作用。

3 讨论

中医学并无IMN一名,根据患者乏力、浮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可属中医学“水肿”“虚劳”“慢肾风”等病证范畴。研究表明,30%~50%的IMN患者如果未经规范、有效治疗,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8]。陈嘉等[9]通过研究发现,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及控制高血压病,特别是舒张压,可能会改善IMN 患者肾脏预后。一般认为,此病是在先天肾虚、正气不足基础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不化,感受热毒,湿从热化,则生湿热。《医方考》记载:“下焦之病,责之湿热”。现代研究亦表明,湿热之邪是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炎细胞的渗出、炎症介质的释放等过程均与湿热相关[10],为此,清利湿热即可延缓IMN进展。笔者认为,此病以脾肾气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肾虚湿热”乃IMN的核心病机,以肾虚为本,治以补益肾气、清利湿热,自拟益肾清利方,方中重用黄芪益肾气、壮脾胃、升阳固表、利水消肿、大补肾脏之元气,是为君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1],生黄芪有效成分可有效抗炎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改善肾功能。山萸肉补益肾精、具有抗炎、保护内皮细胞及调节免疫等作用[12];制何首乌补益肝肾、养血固精,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蛋白尿等疗效[13],共为臣药。佐以石韦、蜀羊泉、黄柏、六月雪上清肺热,下利膀胱湿热,文献报道其保肾、利尿消肿、降压、控制蛋白尿的作用较好[14]。六月雪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其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促进纤维组织吸收,修复废用的肾小球而清除蛋白尿[15]。泽泻健脾利湿,杜绝水湿之源,改善水肿症状。少使炙甘草以调和诸药,同时避免滋腻助湿,加重水肿。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清热利湿之效,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补泻共施,标本兼顾。

现代西医研究发现[16],以PLA2R、THSD7A 为代表的靶抗原和易感基因的发现,在分子层面和基因层面揭示了IMN的病因。研究表明黄芪水提物、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肾脏单元、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等作用[17],从而降低尿蛋白,从根本上治疗膜性肾病。

本研究表明,在基础降压、抗炎、抑制免疫等治疗上辨证选用益肾清利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病情。经治疗,2组患者24 h UTP均较前下降,ALB均较前升高,试验组总有效率可达93.3%,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2组均可减少尿蛋白定量,升高血白蛋白,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常规、ALT未见明显异常,这表明益肾清利方安全、无毒副反应。杨永超等[18]亦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IMN同样可保护肾单元,降低蛋白尿。临证中,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饮食调摄尤其重要,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备急千金要方》云:“大凡水肿病难治,瘥后持续,须慎于口味”。梁小雨等[19]认为,生活中,患者应减少水、盐、脂肪的摄入,并根据肾功能肌酐高低,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和种类。这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稳定机体内环境、减轻肾脏负担、促进疾病缓解和减少疾病复发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

综上所述,肾虚湿热是IMN的重要病理环节,益肾清利法乃治疗大法,可贯穿始终。结合临床,精准辨证,方可提高疗效,更好服务于患者。但是本研究为小样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对于自拟益肾清利方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肾虚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