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肺部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03-23车明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6期
关键词:分值支气管哮喘

车明珠

(丹东市中医院,辽宁丹东 118000)

在肺部疾病中最多见的是支气管哮喘病例,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1]。有文献报道,支气管哮喘和药物以及过敏等因素相关,会引发患者出现气道神经失调、气道慢性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性[2-4]。喘息和反复咳嗽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面对这类人群应给予早期干预和护理优质服务,这将改善其生活质量,维护其生命安全[5]。由于该疾病十分特殊,无法彻底根治,因此患者内心方面会出现抑郁或者是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同时肺功能还会受到严重影响,对后期疗效造成影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6-8]。由此可见,在予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消除内心不安情绪,拓展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面。本研究探讨经优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产生的影响,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选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待病例资料收集完整后进行讨论分析。按照随机双盲进行护理措施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5,优质护理),对照组(n=35,基础护理),对两组不同病例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前后,患者的理论掌握情况、身体恢复状况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对照组:男/女病例12/23例,年龄(40.25±3.13)岁;试验组:男/女病例15/20例,年龄(41.02±3.52)岁。两组患者比较,显示无差异(P>0.05)。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以上70例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9];不存在精神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心脏病病史等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签署告知书。排除条件: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或者是手术史者;存在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以及入院护理等。

1.2.2 试验组 给予患者优质护理。

1.2.2.1 心理疏导 该疾病较为特殊,患者会受到长时间喘息或咳嗽影响,尤其是夜间症状十分严重,患者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患者心理方面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对短期疗效造成影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性格特点,观察患者精神变化,尽最大努力使患者满意,进行耐心讲解,心理工作的疏导,使患者有坚强的理念治疗。

1.2.2.2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发病因素、治疗效果与方式、相关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存在错误认知加以纠正,拓展患者认知面,在日常尽可能减少或规避致病因素,予以患者积极治疗干预和预防干预。

1.2.2.3 饮食干预 结合患者日常饮食喜好和身体情况为其创建单独饮食计划,以富含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类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和油腻类食物,戒烟酒,增强患者食物;尽可能少食或者是不食蛋类、鱼虾类食物,预防病情复发;日常多饮水,确保呼吸道湿润度,改善病情状况。

1.2.2.4 优化护理 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予以患者舒适且温馨治疗环境,保持室内每日整洁度与清洁度,做好室内通风工作,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指导并鼓励患者坚持户外运动,不可过度劳累。一对一指导患者完全掌握日常自我护理方式以及呼吸机放松练习,使其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1.3 观察项目 ①对于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前后,理论掌握情况进行对比。根据自拟问卷调查表,一对一指导患者进行填写,总分值为100分,患者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对应相应的分值,掌握好分值高,掌握差分值低。②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前后身体恢复情况带来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相应做出评分:角色受限、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总体健康、活动能力,每项都为100分,患者分值高个人生活质量高,分值低个人生活质量差对应形成正比关系。③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对肺功能改善情况,依次从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三方面评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理论掌握程度 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前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对比(P>0.05);实施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理论掌握程度,掌握越好评分偏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理论掌握程度(分,)

2.2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干预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每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分,)

2.3 试验组和对照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前FEV1、FVC、FEV1/FVC对比结果为均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FEV1、FVC、FEV1/FVC显著偏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3 讨论

呼气性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同时部分患者还会存在抑郁或者是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0]。该疾病主要特点包括久治不愈以及反复发作,在整个呼吸道系统疾病中治疗难度较大[11]。该疾病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一些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病情。以前我们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实施药物治疗,随后再结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然而经过干预后,患者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同时部分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甚至加重,影响预后和治疗效果[12-14]。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从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着手,以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创建良好的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亲切感,责任感,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可予以患者高效且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最佳心理状态[15]。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点,实施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舒心以及安心。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理论掌握程度评分偏高,每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高(P<0.05)。这是因为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进行院内宣传护理管理对健康的重要性,来改善患者本人对疾病的认知,纠正错误思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拓展患者认知面。与此同时,通过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掌握患者内心出现负面情绪原因,随后进行有效干预,使其内心负面情绪彻底消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心态[16]。在饮食方面,为患者制订针对性饮食方案,提升患者免疫力,督促患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加快肺功能康复。

总之,针对临床收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在开展有效治疗方式同时配合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使其患者本人肺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拓展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面,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分值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