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维修与针对性管理

2023-03-22黄伟龙

医疗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型臂球管锥形

黄伟龙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目前,锥形束CT 机属于口腔科较为先进的检查设备,本身具有购置成本低、使用辐射低、分辨力高、可用于信息化管理等优势,得到临床广泛应用[1]。21世纪,我国医疗行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显著进步,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也提升至新的高度;加之传统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口腔美学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基于当前现状,口腔科锥形束CT 机的整体使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2]。随着医疗设备使用频率与时长的提高,其使用寿命也会相应缩短。目前业界已达成共识,为医疗设备建立专门的维修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使用质量,避免出现突发问题[3]。本研究以Planmeca 锥形束CT 机为例,探讨该设备的维修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希望能为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维修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锥形束CT 机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1.1 为患者打造良好就医体验

重视锥形束CT 机设备的维修管理,能够有效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稳定运行,并能够较大程度避免锥形束CT 机的突发故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提升就医满意度,维护医疗机构声誉,进而提升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医疗机构未来更好地运营。

1.2 节约医疗机构运营成本

重视锥形束CT 机设备的维修管理,一方面能够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恶性加剧,进而有助于医疗机构节约运营成本,避免设备过早淘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及时维修锥形束CT 机,解决故障问题,能够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行,减少医疗机构不必要的医疗设备购置支出,进而减轻医院的经济运营压力,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好地响应新医改政策,为患者合理地控费[4]。

2 Planmeca 锥形束CT 机常见故障维修

2.1 C 型臂故障

C 型臂故障可分为人为因素故障和非人为因素故障。人为因素故障主要因患者摆位不当而接触了工作状态的C 型臂,导致Planmeca 锥形束CT 机无法正常拍摄,或患者摄片质量模糊。出现非人为因素故障时,Planmeca 锥形束CT 机通常显示“旋转马达总成旋转超时”等报错信息。

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C 型臂故障,需要检查设备故障前是否已完成摄片工作,以及后台电脑控制端能否正常保存拍摄的图片,若已完成摄片,且摄片质量满意,则由维修人员关闭CT 检查室,进行后续检查;若拍摄未成功,则需要告知患者,约定下次就诊或安排转诊等事宜后进行维修;无论何种情况,当患者离开CT 检查室时,维修人员都需要了解患者检查时的体位情况,以判断是否因患者摆位不当而接触了工作状态的C 型臂,进而引发了C 型臂故障,这种情况一般关机重启后即可恢复。

对于非人为因素导致的C 型臂故障,例如,针对Planmeca 锥形束CT 机显示“旋转马达总成旋转超时”报错信息,维修时首先推测马达供电出现问题,此时需要拆开外附件,暴露并检查设备马达情况,并检测马达驱动板电压情况,若为正常的直流稳压24 V,则基本可排除马达供电问题。若非马达供电问题,则进一步检测轨道阻力是否正常,可使用乙醇清洁布,仔细、小心地擦拭旋转轨道,并判断乙醇清洁布的污渍情况,若有大量铁屑,判定为轨道阻力异常导致的设备报错,可清洁轨道,测试阻力异常是否消失;若仅有十分稀少的铁屑残留于乙醇清洁布,则可排除该故障原因。若非轨道阻力问题,则进一步查看马达拉力弹簧测试装置,如该部件工作时出现明显的摩擦、卡顿现象,且弹簧收缩异常,反应不够灵敏,则怀疑该部分组件异常;基于经济性原则,一般先检查劳损件,若劳损件无问题,则考虑更换马达拉力弹簧测试装置,常见易出故障的马达拉力弹簧劳损件为螺钉垫片,该组件长期工作容易出现劳损变形的情况,可能导致旋转摩擦力提升,进而引发设备报错,若确定该劳损件异常,进行更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马达与固定螺栓间应存在一定的间隙,拆下劳损件必须替换新的螺钉垫片,若无现成的螺钉垫片,可用橡胶片等暂时替代,但需要及时更换原厂件或替换件。若非上述故障,可进一步检测是否为马达本身故障,在断电情况下佩戴绝缘工作手套,轻推设备C 型臂,观察是否出现不平顺的情况,若出现上述情况,可再次通电检查测试点电压,若为正常的直流稳压24 V,可将马达取下,使其脱离旋转部分,操作软件,控制设备空转(不发出X 线,仅做机械环绕运动);若此时马达仍旧卡顿,甚至出现异响,则应将设备断电,彻底取下马达,并手动旋转马达轴承,若阻力较大,且通电后马达难以转动并伴有较强的抖动,则可确定为马达故障,需要整机更换。

2.2 球管与高压部分故障

球管与高压部分故障主要表现为CT 机工作过程中偶尔出现无法曝光的情况,或曝光异常中断、清晰度不足、图片噪点大,影响成片质量。

针对偶发故障,首先应测量设备电源电压是否达到说明书的要求,以排除电源电压波动因素;因Planmeca 锥形束CT 机使用的是组合球管机头,未单独装配高压发生器,因此锥形束CT 机的高压产生部分主要集成在电源输入PSU 电路板上,排除电源电压不稳定因素;接下来进行球管校准训练,即将球管电压由低电压、低电流校准至最大值,并对比与正常值是否存在偏差,通过校准降低偏差;随后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与球管间的通路情况,再测量曝光状态下驱动反馈信号电路板电压,若仍旧正常且指示灯指示正常,则进一步更换示波器,检查锥形束CT 机曝光工作状态下的波形反馈情况,若检测到不正常波形,则怀疑球管出现打火,仔细观察球管内部遮挡束光筒等组件,如存在裂纹,则密封性可能被破坏而出现打火现象,导致无法正常曝光,可根据具体情况更换相应组件。

2.3 软件连接故障

软件连接故障主要表现为控制端显示器显示无法连接设备。维修时,首先怀疑紧急开关是否关闭,确定紧急开关处于连通状态后,等待5 min 至设备充分放电后重启,若故障仍旧存在,则怀疑为内部故障;进一步检查设备电源指示灯,若为正常状态,则怀疑电路存在问题,导致控制箱无法传输电信号至操作台PC;首先检查所有连接线材是否存在外部损毁,若连接线材无损毁,可手柄控制扫描架动作,若仅下颌托架可运动,则怀疑控制箱电路故障;打开控制箱,检查指示灯,并重点检查异常灯显的电路,使用万用表对故障电路的输入电压进行检测;若非控制箱电路故障,则怀疑保险丝熔断问题,若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应及时进行更换,同时重启设备,判断故障是否消除,若开机后发现保险丝继续熔断,则推测电路板可能存在短路,此时不宜再更换保险丝,而需要直接更换电路板;此外,换板前需检查后续电路是否存在短路,如存在短路,应一并解决;最后进行常规调试。

3 针对性设备管理

3.1 构建安全培训机制

构建规范的维修体系,尤其要加强维修基础指导,做好安全培训工作,避免维修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科室内部培训、第三方机构进修、专家定期交流讲座等途径,提升医疗机构CT 设备维修员的安全意识。例如在维修Planmeca 锥形束CT 机时,要做到全程关闭电源;在开启外附件时,注意断开以太网与曝光控制器部分;球管等高压部位具有高压电路,维修该部位时要注意风险,保护自身安全等。成立以科主任为领导的监督管理小组,不定期巡视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作业行为,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6]。

3.2 构建三级维护机制

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管理不应只局限于设备的及时维修,构建科学、系统的维护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锥形束CT 机的使用寿命,保障口腔科医疗服务的连贯性。考虑到现有医疗机构的内部资源,本研究建议针对Planmeca 锥形束CT 机构建三级维护机制。一级维护主要由口腔科医护人员承担,负责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如除尘、线路连接检查、规范开关机、规范使用设备、规范申请二级维护等工作。这类工作只要经过简单培训,理论上口腔科医务人员皆可胜任。二级维护由医疗机构内部维修部门担任,负责对Planmeca 锥形束CT 机常见故障问题进行定期排查,如C 型臂问题、软件连接驱动故障等。另外,二级维护还承担一级维护申报的设备故障维修任务。二级维护的培训主要交由维修部门负责人组织,同时医疗机构应在设备采购时向设备生产厂家提出要求,请厂家工程师定期赴院或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医疗机构内部维修部门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升维修人员的综合业务素养。二级维护无法处理的重要设备故障,应申请三级维护,即厂家工程师售后维修[7]。

3.3 打造理想工作环境

Planmeca 锥形束CT 机属于高精尖设备,一般存放于专门的检查室内,这有助于保障设备在理想的温湿度环境下工作与存放。建议CT 检查室安装对开大门,便于医疗机构从容应对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拆机运输维修需求。还要保障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工作环境空间足够,建议室内空间的长与宽至少是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2倍及以上。另外,建议一机一室,CT 室的墙壁、屋顶、地板应尽可能光滑,以便消杀工作的开展[8]。

3.4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Planmeca 锥形束CT 机具有2D 与3D 牙齿成像功能,成像清晰;为了更好地编制患者口腔健康管理档案,需要将患者的口腔成片妥善保存。仅依靠设备连接的PC 机,其储存空间过小,因此要进一步开拓口腔成片的储存途径。本研究建议成立专门的影像学资料储存库,将资料储存路径设计为线下硬盘存储、线上云储存并存的模式,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意外,导致影像学资料丢失。另外,要打通设备连接障碍,利用无线图像传输的优势,保障科室内计算机皆可通过网络接收Planmeca 锥形束CT机检查的口腔成片,提高办公效率。

关于维修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建议构建自动化台账,保障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维修与维护工作得到快速记录与妥善储存。台账的价值在于记载所属设备的维修与维护记录,帮助设备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后续设备管理工作。为Planmeca 锥形束CT 机设定专属的设备二维码,每次进行维修与维护时,只需扫码并根据后台台账的提示进行信息填报。查看台账历史信息也可以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进行操作。如有可能,该台账可与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生产厂家工程师部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绑定,以便于三级维护工作的开展[9-10]。

3.5 完善制度与绩效管理

为全员一心、共同打造医疗设备维护工作的新局面,提升医疗设备维护工作水平,建议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好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所有业务科室均需承担相应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责任。同时将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成本与维修成本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自觉承担并配合维修部门设备维护工作的意识[11]。

4 小结

本研究主要探讨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的维修方法,以常见的C 型臂故障、球管与高压部分故障、软件连接故障为例,分享维修思路与经验,以期帮助维修人员找到Planmeca 锥形束CT 机维修思路。本研究还肯定了加强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如构建安全培训机制、构建三级维护机制、打造理想工作环境、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制度与绩效管理。并将上述措施结合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改善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型臂球管锥形
CT设备中球管维护及检测措施分析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C型臂X光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移动式C型臂故障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分析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
骨科手术中可移动式C型臂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初探
CT球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