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首个吃螃蟹者,她为乳腺癌术后女性打造温柔铠甲

2023-03-17王丽

妇女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米莉文胸内衣

王丽

了解到乳腺癌患者术后承受的双重痛苦,身为服装设计师的她坐不住了

1966年出生的于晓丹,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曾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担任《外国文学评论》编辑,并在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了英美文学硕士学位。其间,她出版过译著《洛丽塔》《菲雅尔塔的春天》等作品,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北京1980》。

30岁那年,于晓丹考入纽约时装学院学习服装设计,毕业后曾供职于纽约著名内衣公司科马尔,也为其他国际著名品牌提供过内衣设计。2015年,她回到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内衣品牌EMILY  YU。

2019年年底,北京某医院一位美国外科医生找到于晓丹,问她是否有兴趣为做过乳腺癌切除手术的女性设计一款文胸。这位女医生说,她看到很多乳腺癌患者术后没有合适的内衣穿,感到非常痛心,希望于晓丹能为这个人群设计一款专门的内衣,帮助她们渡过术后难关。

从女医生拿来的一组照片中于晓丹看到,患者乳房切除后的胸部不再有美好的曲线,取而代之的是难看的疤痕。女医生告诉她,只有极少数患者术后有钱做乳房重建或整形,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除了忍受伤口或疤痕带来的身体疼痛,还会因为体形改变而失去自信与快乐。

于晓丹查阅资料后得知,我国乳腺癌患者超过200万,不少患者在30岁到50岁时不得不切除单侧或双侧乳房。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特殊群体,她决定为这个群体做点儿什么。

哪怕最后只是為好朋友做几件舒适的内衣也值得

打定主意后,于晓丹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市面上没有专门的术后内衣销售呢?通过调研她才知道,不少乳腺癌患者术后会穿戴硅胶材质的义乳,即模仿乳房的形状做一个填充物,在现有的文胸里找一款有开口的放进去,以维持体形对称。但义乳穿戴不舒适、外形不美观,有时还会在内衣里移动甚至掉出来;一些切除单侧乳房的女性,术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体重会不断变化,而义乳的形状却是固定的,时间长了就会和另一侧的健康乳房大小不一致。但对商家来说,义乳的利润非常高,又可以进入医保系统,而术后内衣是小众需求,从盈利角度考虑,没有单独做一个产品设计的价值。就是说,在商家看来,这个小众市场有义乳就够了。

但于晓丹知道,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没有合适的内衣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心理健康。这个所谓的小众需求,不应该一直被忽视。

她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这个群体设计、生产专门的内衣。

2020年7月,于晓丹设计出了第一版术后文胸,带着样品去见供货商。在机场准备过安检时,她收到多年好友米莉(化名)发来的消息:“我中彩了,可以给你当模特了。”好朋友也得了乳腺癌!于晓丹难以接受,在机场便当众哭了一场,暗下决心,一定把这件事做好,哪怕只是为好朋友做几件舒适的内衣也值得!

米莉治疗期间,询问了身边病友对内衣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想法给了于晓丹很多建议,帮助她改进设计,还一直催她:“快点儿设计出好看的,我愿意穿。”

米莉的帮助打开了于晓丹的设计思路:一方面要透气性好,另一方面还要够充实。

按照这个思路,于晓丹做出了样品,在样品上使厚模杯代替了传统的义乳,然后组织志愿者试穿。有位志愿者试穿时,用手指戳了戳自己的患侧,来了句:“有点儿空啊。”于晓丹纳闷儿:“干吗戳一下呢?”那位志愿者说:“如果我去挤公交,这么柔软而且空心的模杯就会被压瘪,两边就不再对称了。所以,不但要考虑舒适度,还要考虑安全感。”于晓丹受到启发,立即改用脂肪棉做填充物,这种材质不但轻柔、透气,而且回弹性好,即便受到挤压也能迅速恢复原来的形状。

就这样,经过近8个月研发,于晓丹制作出10多个内衣样板。她的设计心得是:“合身内衣会给女性带来舒适感,因此要先考虑文胸,再考虑填充物,并将二者放在一起设计。有的患者乳房切除后,还会清扫腋下淋巴结,对内衣的材质、覆盖度、包裹度要求会更高。”因此,她选择了最柔软的高密度莫代尔棉做面料,并在无痕设计上下了大功夫,保证文胸贴肤的一面没有线头和拼缝,避免异物感;肩带上用以调节长短的滑环和后面的背扣,也都通过设计避免了与皮肤接触。

“失去乳房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每个女性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

2021年初春,经过不断调试后,专为乳腺癌术后女性设计的内衣面世,于晓丹为之命名为“姜好”—像生姜一样给女性带去温暖与保护。

米莉第一次穿上于晓丹设计的内衣时,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高兴地说:“很贴身,很舒服,有种被陪伴、被呵护的感觉。”说着,哼起小曲不停地扭动身体。于晓丹赶忙叫米莉的老公来欣赏。米莉的老公有些不好意思,站在门口远远地看着妻子,说了句让于晓丹至今难忘的话:“哎呀媳妇,你跟生病前一模一样!”那一刻,于晓丹认识到了这款内衣的价值:不仅能唤醒术后女性的自信,更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为进一步改良内衣,于晓丹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举办试衣会,请大家挑毛病。试穿者的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一位和坏死乳房共存了26年的女士对于晓丹说,她两三岁时乳房因为烫伤而坏死,至今没有合适的内衣穿,只能自己动手粗针大线地缝一些带形状的内衣。一次剧烈运动时,内衣里的填充棉掉了出来,被一个男同学捡到,场面十分尴尬。

一个沈阳女孩,坐火车来到于晓丹的工作室时,乳房下的静脉输液软管还未拔掉。她说:“我是专门过来的,不早点儿买一件我心里不踏实。”

于晓丹设计的术后内衣看似与普通内衣无异,前后开,肩带有8厘米调节余地,但实际上与市面上的内衣有明显不同,那就是模杯—患者试穿时,于晓丹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内衣尺寸,收缩肩带,用厚薄不同的模杯分别调整患侧与健侧,使双侧达到对称。

于晓丹做事非常认真,每次开展试衣活动都会让参与者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她会根据建议完善设计:提供各种厚度的薄片,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内衣厚度,保持双侧乳房对称;术后皮肤比较敏感,她就使用柔软布料,减少线头、拼缝带来的异物感;很多女性术后相关部位会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所以内衣在保证轻盈的同时,还要将覆盖度、包裹性、包容性做到最大化。

2021年下半年,于晓丹推出她设计的第一款产品试销,首月销量就高达十几万件,非常成功。

有位女士在试穿后一下子买了6件。于晓丹不解,问她为何买那么多。她说:“我怕你很快就不做了,我就再也买不到了。”原来,她也认为这是小众需求的产品,说不定哪天老板就不做了。

2022年春,于晓丹的“姜好”正式上线。客户咨询一时间让她应接不暇。在接受客户咨询的过程中她发现,这款文胸既能帮助乳腺癌术后女性更舒展自信地生活,又能让她们找到一种被理解、被疗愈的感觉。她常常安慰咨询者:“失去乳房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每个女性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

2022年岁末,有投资机构主动找到于晓丹,要与她合作投资她的品牌。

一位医学专家从网上了解到于晓丹设计术后内衣的经历后说,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而言,内衣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一件合适的内衣,能够帮助她们接纳自己、找回自信。也有网友评价,于晓丹做的事很伟大,她为我国200多万名乳腺癌术后女性打造了一件温柔铠甲。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米莉文胸内衣
2022 秋冬中国内衣色彩流行趋势
怎样选运动文胸
“霸王龙”米莉
女性文胸如何穿
我不想和你玩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文胸那些事
总爱四脚朝天的“米莉”
不同阶段佩戴不同类型文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