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关于中国古今治理思想精要的史论研究力作
——评《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

2023-03-11李维昌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史论思想史学术

文 李维昌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一书,阅览古今治理事、纵论国家治理史、横贯国家治理领域,将过去现在未来联通,史论结合,以55 万字成书,是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的创新性研究,也是一部有厚重感的学术成果。研读《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梳其脉络、厘其经纬、撷其精要、悟其启思,给读者颇多收获,是以分享一二,以飨学界关注与交流。

有创作厚重感的力作

《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一书,是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组织院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编写完成的。编著以史实为基础,重点突出学术性,对中国国家治理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具有明显的领域拓展性、学术填补性、成果创新性,是一部有创作厚重感的高标准编著性成果。

有历史厚重感的力作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该书以历史观照现实,立足现实打通古今,以现实谋划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该书致力于梳理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国家治理思想体系的渊源、流变与旨归,勾画出十个不同治理领域的历史形态、演进状况及未来方向,梳理不同领域国家治理思想演进发展的轨迹、特点与规律,揭示中国国家治理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文化基因和演变机制,描绘出中国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谱系和演变路径,深化关于国家治理在不同领域呈现形式和内容体系的研究,为从不同领域探究国家治理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中国借鉴和中国方案,为从不同领域探究中国国家治理的问题提供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打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古代国家治理、近代国家治理、现当代国家治理之间的接续关系。按照策划构思和写作设想,该书在厘清“国家治理的那些事儿”的同时,重在厘定“国家治理思想的那些理儿”,史论结合、事理融通。以“天下治”引出“天下理”并以“天下理”谋划“天下治”的清醒而深揭细究历史规律,并把往事越千年的纵横开阖注到心头,试图打开跳出历史治乱兴衰周期率的中国国家治理密码,致力于为推进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提供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读之思之,掩卷沉思,深感《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是一部有历史厚重感的高水平编著性成果。

有思想厚重感的力作

研究中国国家治理,离不开对中国国家治理历史、文化与思想的考察和把握。正如这一编著指出的那样,中国国家治理思想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那么研究今天中国的国家治理,既要借鉴外来,又要面向未来,更不能忘记本来。研究今天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也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并对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历史智慧进行积极探索和总结。《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以思想史的视角和理论形态,围绕“国家治理是什么,中国国家治理怎么样,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怎么办”的问题主线,以对中国国家治理思想的梳理与论说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回答了中国国家治理思想“为何产生”“如何演进”“怎样运行”“有何实践”“未来怎样”等基本问题,对阐述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样本、中国成就、中国贡献、中国自信,提供了学理示范、作出了思想贡献。通读作品,可以在领略中国国家治理思想的深厚养分和博大精深中,帮助后来者厘清和把握国家治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办到什么程度”的治国之道、治国之理、治国之要。可以说,《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是一部有思想厚重感的高质量编著性成果。

有文化厚重感的力作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治理不是自在既成的历史形态,而每一国家的治理思想都形塑着其现实的形态,那么遵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思想,选择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方式,就需要深入到文化形态中来加以把握。该书指出,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是历代先贤圣哲和国家治理者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理论思考记录和实践经验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显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成为中国绵延历史中的永恒存在,历史与文化的交相辉映,塑造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性,锻造了中国国家治理思想的文化品格和国家性格,影响至今仍然深远。如同《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启示。秉持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理念,该书注重挖掘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站稳文化自信立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把中国国家传统治理思想之精华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探究了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蕴含的文化逻辑、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可以说,该书是一部有文化厚重感的力作。

有学术厚重感的力作

中国国家治理思想有哪些、在哪里?这是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的前提性问题;《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是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的基础性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一书意在从国家总体治理视角,按照领导权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治、选贤任能、强军固防、对外交往等专题,对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既涵盖以往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文化思想史、法治思想史等专门思想史著作的主要内容,又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和角度,对传统思想史作出新的综合把握和科学阐述。按照这样的构思谋篇布局,该书主体内容由领导权威论、政治治理论、经济治理论、社会治理论、文化治理论、生态治理论、依法治国论、选贤任能论、强军固防论、对外交往论十章构成。按照“论从史出”的治学传统,《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一书,把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形态分“先秦、秦汉—明清、近代、现当代”四个时期来把握,聚焦研究主题、紧扣研究主线,只对这些时期的中国国家治理思想进行梳理和论述。而每一个历史时期只讨论主要的思想家及其观点,只梳理中国国家治理思想中与现实关联性最强的十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并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精良钻探,在中国历史变迁中开凿挖掘出让旁人艳羡的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研究富矿。这样取得的探究成果,实现了在研究视角、结构体例、内容选择、思想阐释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的预期。作为一项学术成果,《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开阔了研究国家治理问题的学术视野,创新了系统求解国家治理领域问题的学术思路,取得了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研究的丰硕学术成果,尤其是开辟了研究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学术路径。该书创新用历史观照现实的研究取向,凸显了对用学术讲政治这一研究阐述机理的娴熟掌握。显然,作为一项学术成果,《中国国家治理思想史论》是一部有学术厚重感的力作。

猜你喜欢

史论思想史学术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