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挝媒体报道中老铁路的特征与启示

2023-03-11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瞻风智库工作室

社会主义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老挝铁路

文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瞻风智库工作室

2021 年12 月,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通车运营一周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 万人次,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千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量超190 万吨,货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25 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运输货物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 多种。中老铁路已成为“中国建造”又一张“中国名片”。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见证着两国关系发展的蓬勃生机,也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经济体合作的生动缩影。中老铁路成为推进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大道”,是一条新时代的和平与发展之路。

此外,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围绕中老铁路的媒体报道,为我们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素材、鲜活的案例。分析研究一年来老挝主流媒体在开展中老铁路宣传报道,以及中老两国主流媒体在这一过程中联动合作的经验,也为今后深化中老两国主流媒体互动合作,共同更好开展中老铁路国际传播舆论引导产生积极的影响。

老挝主流媒体英文国际传播报道概况

通过人工和系统梳理分析,删除不同媒体对同一内容的重复报道,统计显示,2021 年12 月3日到2022 年11 月9 日,老挝主流媒体《万象时报》《老挝时报》、老挝通讯社、《老挝论坛报》等开展国际传播的媒体平台刊发涉中老铁路的英文报道181 篇,其中正面报道151 篇,中性报道18 篇,负面报道12 篇。

从报道内容来看,中老铁路开通后的运输成效(对中老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71 篇(占比39.23%),铁路运营及管理54 篇(占比29.83%),中老铁路路线延伸及带给周边国家的红利32 篇(占比17.68%),中老铁路开通12 篇(占比6.63%),中老铁路与云南5 篇(占比2.76%),债务危机2 篇(占比1.1%),“一带一路”2 篇(占比1.1%),中老关系1 篇(占比0.6%),其他报道有2 篇(占比1.1%)。

在这些老挝主流媒体的英语报道中,除了重点聚焦中老铁路开通后对中老两国经贸、物流、旅游、交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外,也积极宣传给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红利,关注建立老挝—中国和老挝—泰国铁路计划的官方机制、关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正就增设铁路过境点进行积极沟通,关注泰国、马来西亚计划用铁路网连接东盟四国和中国等国际、区域合作计划。另外,新闻报道也注意到中老铁路贯通运营后存在的一些不完善问题,刊发了《老挝的铁路和物流面临的挑战》《政府提出措施缓解磨丁过境点的瓶颈》等监督性报道。

老挝语主流媒体传播概况

共收集到老挝语主流媒体对中老铁路的重点报道67 篇。老挝《人民报》、老挝《万象时报》、老挝新闻社、老挝《经济日报》、老挝《经济社会报》和《老挝邮报》等充当了主流舆论信息源的角色。一年来,中老铁路已成为老挝媒体一个重要选题内容,并显示出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

在舆论立场观点方面,老挝主流媒体认为中老铁路提升并巩固中老传统友谊,给老挝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正向变化,大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小到普通人民的生活方面,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是高度宣扬中老铁路项目巩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如老挝《人民报》2022 年4 月25 日发表评论《中老铁路项目巩固友好合作关系》,提及中老两国守望相助,中老铁路深化了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内容;2022 年7 月13 日,老挝《人民报》报道《中老铁路使老挝发展更快》。

二是高度认同中老铁路使老挝从“陆锁国”转变成“陆联国”这一重要观点。《人民报》《万象时报》以及老挝新闻社在相关重要报道中不断强调“陆联国”和中老命运共同体概念。

三是持续针对中老铁路促进老挝经济发展、旅游业高速发展及贸易成倍增加等领域进行报道,强调中老铁路连接东盟区域经济的重要价值。如老挝新闻社于2021 年12 月24 日刊发《赠予老挝可以带来巨大利益的无价礼物——中老铁路》、老挝新闻社2022 年3 月15 日报道《中老铁路连接区域经济》、老挝《经济日报》发表以《中老铁路中老谋利及沿线东盟国家》为题的文章认为中老铁路不仅使中老两国获益,还为沿线的一些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增加了动力,是一条为各国铺垫经贸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老挝主流媒体报道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较为落后,内容更新滞缓。例如老挝交通运输部网站首页的老挝语界面,打开时还是2020 年的新闻;英语界面会显现有2022 年最近报道,但相关中老铁路的英文报道很少。目前,老挝语媒体中还没有中老铁路的专门报道平台与信息源,包括《人民报》和《万象时报》等主流媒体在相关中老铁路的报道方面,也存在篇幅较小,就事论事,时事新闻较多,分析类智库类的报道较少的问题,缺少从中老两个国家的高度与视角来观察中老铁路发展前景和机遇的重量级深度报道。

老挝社交媒体、自媒体传播概况

老挝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中,油管、脸书对中老铁路的传播信息源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报道内容重点关注了中老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占比19%)、中老铁路建成对老挝的重大意义及未来预期(占比49%)、中老铁路目前存在的问题(占比21%)以及对东盟或相关国家带来的机遇(占比10%)等内容。报道时段主要集中在铁路开通、半年节点及各个季度的统计报告发布时段,有一定的连续性。

老挝主流媒体在网络、新媒体传播中主要开展报道,及时转发编译一批中国主流媒体播发的重要报道和新闻,中老媒体互动性在加强。以老挝《人民报》为例,该报多次报道了中老铁路的成就,并且在一些重要的节点转载了新华社的相关报道。国内地方媒体及平台,比如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云桥网及老挝语杂志、昆明经开区相应的老挝语网站都在年内进一步向国际读者传递了中老铁路相关重要信息,取得了一定效果。

从老挝社交媒体与自媒体的评论和反馈来看,网友的积极评论占大多数。主要内容是祝福自己国家繁荣,感谢中国帮助,希望中老关系越来越好等内容。如在2021 年12 月由索赛索啊母怒阿衣演唱的《中老友谊之路》的视频下,网友留下很多“非常动听悦耳!祝老中兄弟姐妹的友谊万古长青!源远流长!”“感谢中国的帮助,我不后悔是一个老挝人,希望老中都不断繁荣,共产制度终将繁荣”的评论。在老挝与中国网民自媒体视频作品互动中,老挝网民的评论也总体较为积极,如在自媒体博主@馒头妈妈发布的视频“老中铁路通车半年,万象站怎么样了?能乘坐老中火车回国吗?”下发表英语评论:“随着老挝的高铁穿过柬埔寨和泰国,老挝最终将能够在几个小时内通过这些国家的海港出口她的货物/ 产品。老挝还可以与泰国和柬埔寨合作,扩大其旅游热点,从而促进这三个国家的贸易、旅游和文化完整性。”

但也发现,由于老挝传媒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全媒体融媒体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普及等因素,造成现在老挝进行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平台比较少,传播手段不够多样。

中老两国主流媒体联动产生积极影响

近一年来,中老两国主流媒体围绕中老铁路展开舆论宣传进行了许多合作联动,通过政府主推、媒体互动,形成信息交流互动的规模效应,对中南半岛区域内的舆论态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主流媒体对中老铁路建设和运营等重大成就主动发声,老挝媒体积极转载使新闻直接落地目标国,增强了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如2022 年6月29 日,《万象时报》转发《中国日报》文章《时隔六个月,中老铁路大放异彩》;2022 年10 月4 日,《万象时报》转发来自新华社的报道“中泰铁路让泰国人梦想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等。老挝媒体的报道中还经常引用中国媒体的信息内容,出现诸如“据新华社报道”此类字眼。而中国主流媒体也经常在报道中使用老挝国家领导人对中老铁路的评价,采访各级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反映主流民声民意。云南省出台了《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后,云桥网“中老情·幸福路”网络国际传播采访报道活动、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中老短视频征集活动先后启动,形成中老两国从政府到媒体到民众多层面的宣介互动,推动中老铁路互联互通作用的发挥。

老挝周边媒体智库报道概况

随着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老挝周边国家媒体、智库等开始着眼于未来发出理智的声音——盘谷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伯林·阿杜瓦塔纳(Burin Adulwattana)表示,老中铁路项目有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曼谷邮报》发表题为《呼吁泰国尽快连接老中铁路》的文章称,老中铁路的开通将对双边贸易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呼吁泰国政府加快建设连接老中铁路的铁路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老中铁路的建设开通,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为老挝的经济振兴带来希望。

仅仅贯通运营一年,中老铁路已经用事实成效显现出价值潜力和地位,并逐渐开始对中南半岛地区产生影响。2022 年8 月23 日,以“复苏与发展”为主题的第42 届东盟铁路CEO 大会在越南岘港开幕,东盟铁路公司概述了一项跨国铁路连接计划,这一计划迅速得到各国的官方响应。越南已经表示发展铁路货运服务是越南铁路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将优先建设连接国际门户港口的新铁路线,特别是在北部沿海城市海防和东南部省份,以及老挝和柬埔寨的铁路线。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交通部长在会谈中达成共同意向,两国交通部将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连接泰马两国的高速铁路规划,将中老泰马四国铁路网络联为一体。泰国政府相关部门派出代表团访问万象,进一步商讨将中老铁路延伸至泰国的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提及“双方致力于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实现中老铁路与泰国铁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经贸投资物流网络连接,提升次区域发展水平。双方重视促进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协同发展,重点推动电动汽车等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合作。”

启示与思考

通过分析一年来老挝媒体报道中老铁路的概况,可以看出,一方面,相关报道比较客观,老挝是报道中老铁路不可忽略的力量,报道主体内容积极正面,与我国倡导的“中老命运共同体”理念同频共振。另一方面,由于老挝媒体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相关报道更新比较滞后,老挝进行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平台比较少,传播手段不够多样,民间舆论存在不同杂音。因此,中老媒体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讲好“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加强与老挝主流媒体的合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新闻信息通过老挝媒体转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同时,相较于境外媒体,当地民众对本地媒体的亲近感更强。因此,中国中央和省级媒体加强与老挝媒体的合作,通过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进行传播,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当地民众对中老铁路、对华全面客观的认知。

利用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交媒体平台,关于中老铁路的信息更新比较滞后。因此,利用社交平台、网站等多渠道传播中国信息、中老铁路的信息,可以拉近老挝网民与中国网民的互动,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舆论。

加强智库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析,老挝周边的智库、媒体已关注到中老铁路的影响,智库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加强智库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彼此的了解,有利于展示客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猜你喜欢

老挝铁路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基于AutoLISP的铁路信号电缆统计软件设计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国优秀电影走进老挝”巡映活动落幕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