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建设项目水资源节约、保护及管理措施

2023-03-08周月玲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7期
关键词:节水型建设项目节水

周月玲

(夏邑县水利局,河南 夏邑 476400)

0 引言

某建设项目以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为原则,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对取水水源和区域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建设项目取(退)水对水资源、水生态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开展论证工作,并提出相关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促进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以满足项目建设的合理用水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支撑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取水许可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 节约措施

该供水项目节水设施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且保持稳定后处于运行状态。严格按计划用水,认真接受有关部门的年审,在接受审查时,应积极提供用水、排水、耗水、水质档案资料。用水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的耗水指标控制用水量,针对各用水环节制定相应的用水计划和管理办法。监测取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并建立资料档案。根据水量测验、水质化验报告,适时调整取用水方案。严格按照批准的取水指标取水,加强取水、供水管网的安全供水管理,密切注意管网渗漏损失,制定管网渗漏检查、维护制度。

2 保护措施

2.1 工程措施

2.1.1 加强建设项目节水及环保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是国家政策,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该项目对供水系统及技术改造污水处理厂正在论证立项,改造后杜绝用水系统的溢流、滴漏跑冒现象,严防不达标废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河道,要坚持达标排放,力争达标水全部回用,实现废污水零排放。

2.1.2 建立双重控制制度

建立地下水取用水总量与水位双重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2.1.3 加强建设项目用水管理

在建设项目生产及运行管理中,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素质和水务管理水平。对每一个用水环节和用水子系统,要进行用水监测,做好用水记录,并对企业内部的供水量、消耗量和排污量进行测算及水平衡分析,评价各设备的用水、排污、耗水指标。建立完善的用水考核制度,实行用水奖惩制度,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管理。

2.2 其他非工程措施

水资源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工作,不但要运用工程措施,还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且唐河流域涉及多个区县,有关水利主管部门应做好多方协调,不但要运用工程措施,还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等措施,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2.2.1 加强法律宣传,依法利用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水资源保护措施的落实。目前,河南省人大、省政府、市政府已就水资源保护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建设项目区域地下水和倪河水库为生产重要的供水水源,目标管理任务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执法检查,落实目标管理任务,依法保护水资源。

2.2.2 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

在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质监测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各级水功能区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段的水环境容量与水质标准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并考虑丰枯水的影响,对现有的入河排污量进行消减和重新分配,从而限制入河排污量,减轻河湖污染负荷。在治理现有污染源的同时,制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水、污染重的企业,扶持节水型企业的发展。

2.2.3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河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水资源论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水功能区管理规定和第三方用水权益保障要求的建设项目,要通过水资源论证进行否决,限制新上高耗水工业项目。

2.2.4 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和监控

根据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对取水水源地建立完善的水量、水质监测系统,以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础,对区域水量进行科学分配和优化调度,提高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布设河湖水质监测断面、入河排污口监测点,及时掌握监测区域内地表水的水质变化情况,作为对水资源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和保护的依据。根据相关的水量水质数据预测水质发展演变趋势,确定不同水质级别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合理地进行供用水调度,为科学地利用水资源服务。

2.2.5 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

要按照当地政府的职能分工,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管理职责,由主管部门对流域水量水质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水量在各行业和部门得到合理分配,保障取水户的合法权益。针对区域水资源量的状况及各行业对水的需求量,编制中长期供水计划,合理制订不同行业的用水定额,推行节约用水措施。足额计收水费、水资源费,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征收,以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用水需求。

2.2.6 开展水库优化调度,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

根据目前该区域供用水量增加的需要,对水库可采用先进的气象预报、雨水情测报及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等科技手段,通过水库的优化调度和水库风险调度,科学合理地确定汛限水位,缩短汛限水位时段,汛前晚弃水汛后提前抬高蓄水位,提高水库供水保证率,增加水库可供水量,从而增加水库蓄水量,提高供水能力。

3 节水与管理措施

3.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继续加强以节水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型的工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节水型的产业和企业是减少用水量增长,增加单位水量产出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工业布局是区域节水的宏观管理措施。

3.2 执行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

新建项目严格执行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节水“三同时”即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管水制度到位、节水措施到位。

3.3 加强供水调度,降低供水工程内部水耗和供水管网漏水

加快老化供水管网改造步伐;优化管网供水压力,降低管网爆管事故率;积极研究开发检漏、补漏、堵漏新技术,加强管网的维修管理和漏水监测。

3.4 加强节水管理和节水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

加强节水管理和节水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继续加强按规范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加强水务管理和节水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

3.5 开展计划用水、定额管理

取水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的取水量和取水用途取用水。管理部门足额计收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征收,以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保障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用水需求。

3.6 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扩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利用再生水资源,进一步缩减水资源开采使用量。扩大雨水的间接利用,即通过城市绿地、城市水系、交通道路网的透水路面、道路两侧专门用于集雨的透水排水沟、生活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公共建筑集水入渗系统等入渗补充地下水。在小区或广场等建设雨水蓄存及处理设施,将处理后的雨水就近用于景观水体、绿化、道路浇洒、洗车等生产辅助用水。

猜你喜欢

节水型建设项目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节水型抽水马桶
节水妙想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