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03-08周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障碍康复

周忠霞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康复期后并发症,脑卒中大脑、神经功能损伤所致头面部肌肉功能异常为主要病因[1,2]。吞咽功能障碍发生后可直接影响患者日常饮食、口腔功能,增加康复期内误吸、呛咳风险,是诱发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主要风险因素,故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吞咽功能纠正治疗,对其预后安全性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3,4]。但单一临床理疗干预措施的实施,应在积极康复性治疗措施配合下进行巩固治疗,缓解患者吞咽功能障碍[5]。因此,本研究将本院就诊的102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规范治疗、康复吞咽训练联合治疗,分析康复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3 月在本院就诊的102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2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5,年龄最大81 岁、最小49 岁,平均年龄(65.12±3.95)岁,平均脑卒中病程(4.58±0.75)个月,平均吞咽障碍病程(5.24±1.26)d;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最大82 岁、最小48 岁,平均年龄(65.19±3.97)岁,平均脑卒中病程(4.61±0.78)个月,平均吞咽障碍病程(5.29±1.3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脑卒中康复期患者;②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初诊者;③自愿加入研究,思维健全。排除标准:①并发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或精神疾病者;②配合度极差者;③脑卒中进展期患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规范化治疗,即予以患者低频电刺激,针灸治疗及神经营养治疗,具体治疗频率及治疗周期依据患者实际行个体化调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吞咽训练联合治疗,依据患者就诊时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结果,制定个体化吞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以患者面部肌肉及口腔肌肉功能康复锻炼为主,以实施咬合、呼吸训练为基础,逐步加入吞咽康复训练措施,时间为30 min,1~2 次/d。

治疗实施期间患者均配合如下措施:治疗期间,引导其餐前、餐后漱口,早晚用生理盐水刷牙,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并于其唇部定时取湿棉签浸润,涂抹石蜡或凡士林避免唇裂、唇炎的发生;对于吞咽功能障碍严重需接受鼻饲者,需在鼻饲期间合理选取肠内营养供给量,避免食物反流误吸的发生;可接受经口喂养患者,则需配合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合理调整单次喂养量,引导患者安全进食。治疗期间如发现患者发生呛咳,需立即辅助患者弯曲上身及颈部,排除呼吸道误吸食物残渣,缓解呛咳。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吞咽障碍评分采用VGF 量表评估,依据患者进食过程中口腔期、咽喉期吞咽情况及误咽程度予以综合评估,量表总分为0~10 分,得分越高则吞咽功能水平越高。患者生活质量选择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家庭角色(3 项,总分为3~15 分)、语言功能(5 项,总分为5~25 分)、自理能力(5 项,总分为5~25 分)、社会角色(5 项,总分为5~25 分)共四个维度测评,各维度得分越高则表明该维度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吞咽功能障碍缓解效果评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评分≥7 分;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为4~6 分;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评分≤3 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个月,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6.12±0.41)、(7.25±0.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6±0.39)、(6.28±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家庭角色、语言功能、自理能力、社会角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家庭角色、语言功能、自理能力、社会角色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家庭角色评分(11.45±1.84)分、语言功能评分(20.25±2.19)分、自理能力评分(19.12±2.15)分、社会角色评分(19.85±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2±1.87)、(18.26±2.17)、(16.04±2.06)、(15.96±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缓解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实施中,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以各类理疗措施为主要康复方案[6-8]。逐渐恢复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而规范性治疗联合康复吞咽训练的实施,则可在理疗基础上提升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改善效果,从而使患者康复期间各项生活质量及生理功能的尽快恢复,临床价值显著[9-11]。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2 个月,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6.12±0.41)、(7.25±0.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6±0.39)、(6.28±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家庭角色、语言功能、自理能力、社会角色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家庭角色评分(11.45±1.84)分、语言功能评分(20.25±2.19)分、自理能力评分(19.12±2.15)分、社会角色评分(19.85±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2±1.87)、(18.26±2.17)、(16.04±2.06)、(15.96±2.13) 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缓解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症状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可积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障碍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