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3-03-08田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丁苯脑组织疗程

田丽丽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如丁苯酞软胶囊、替罗非班等。丁苯酞软胶囊可减少脑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脑能量代谢及脑部供血,并可抑制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但即使足剂量、足疗程给药,治疗效果仍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2]。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表面蛋白受体GPⅡb/Ⅲa 特异性拮抗剂,临床广泛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组织微循环[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与单独使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 年12 月~2021 年11 月收治的160 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研究组,每组80 例。参比组男44 例,女36 例;年龄53~67 岁,平均年龄(61.28±2.43)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97±0.25)d;体质量指数(BMI)18~22 kg/m2,平均BMI(19.47±0.21)kg/m2。研究组男47 例,女33 例;年龄51~68 岁,平均年龄(61.33±2.27)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98±0.27)d;BMI 18~22 kg/m2,平均BMI(19.51±0.2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4]中关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③首次发病;④发病时间<3 d;⑤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脑出血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伴有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参比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50299,规格:0.1 g×24 粒),0.2 g/次,3 次/d。研究组在参比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517,规格:100 ml∶盐酸替罗非班(按C22H36N2O5S 计)5 mg 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250 ml/次,1 次/d。7 d 为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3 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5]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痊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90%,临床症状消失,经医学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阴影消失;显效:NIHSS 评分降低45%~89%,临床症状消失,经医学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阴影面积明显缩小;有效:NIHSS 评分降低18%~44%,临床症状好转,经医学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阴影面积缩小;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后,采用NIHSS[6]评估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包括意识(0~7 分)、视野(0~5 分)、上下肢运动(0~30 分)、感觉(0~4 分)、语言表达(0~12 分),总分58 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越严重。

1.4.3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后,采用MMSE[7]和MoCA[8]评估两组认知功能。MMSE 共12 项,总分30 分,评分越低,表示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其中评分<27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7~30 分为正常。MoCA 共11 项,总分30 分,评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评分≤26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6~30 分为正常。

1.4.4 比较两组生化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静置离心(3500 r/min,10 min)处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BDNF、bFGF、NSE、HO-1、NO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 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75%,高于参比组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意识、视野、上肢运动、感觉、语言表达及下肢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疗程后,两组意识、视野、上肢运动、感觉、语言表达及下肢运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意识、视野、上肢运动、感觉、语言表达及下肢运动评分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比组治疗3 个疗程后比较,bP<0.05

2.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MMSE、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疗程后,两组MMSE、MoCA 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MMSE、MoCA 评分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分)

表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比组治疗3 个疗程后比较,bP<0.05

2.4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bFGF、BDNF、VEGF、NSE、HO-1 及N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疗程后,两组血清bFGF、BDNF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血清VEGF、NSE、HO-1、NO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bFGF、BDNF 水平高于参比组,VEGF、NSE、HO-1、NO 水平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表4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比组治疗3 个疗程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占脑梗死总发病率的30%左右[9]。发病后,局部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呈阶梯式进展,可持续数天,如未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导致死亡。丁苯酞软胶囊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改善局限性脑缺血,促进毛细血管增生[10]。替罗非班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栓形成,恢复受损的脑组织功能,且起效快、代谢快[11]。本研究对比联合用药与丁苯酞单独治疗的疗效发现,治疗3 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75%,高于参比组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具有优势。

机体生化指标的改变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标志。bFGF 在整个神经系统内分布广泛,且在脑组织中存在大量bFGF 的靶细胞,不仅发挥着营养神经的作用,还可抗神经细胞凋亡,促进新血管形成,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BDNF 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抗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VEGF 广泛分布于心、脑、肝等组织、细胞中,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与血流供应,促进脑部血管生成[12,13]。NSE 是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特有的酸性蛋白酶,也是神经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当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时,患者因脑部缺血、缺氧,受损神经元会释放NSE,其水平随之升高。HO-1 是氧应激诱导型血红素加氧酶,可保护脑组织,在脑组织缺血时水平升高。NO 作为神经递质,可与血管内皮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护血管的收缩、舒张等神经功能及调节血压,但当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内皮会大量释放NO 加快脑组织坏死[14,15]。本研究发现,治疗3 个疗程后,两组意识、视野、上肢运动、感觉、语言表达及下肢运动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意识、视野、上肢运动、感觉、语言表达及下肢运动评分低于参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SE、MoCA 评分均高于参比组;研究组血清bFGF、BDNF 水平高于参比组,血清VEGF、NSE、HO-1、NO 水平均低于参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可调节生化指标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替罗非班可特异性拮抗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抑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交联,缓解血栓面积进一步扩大,改善血流灌注;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激活、降低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风险,避免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除此之外,替罗非班还可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与脑神经相关的功能,避免神经元细胞过度裂解导致的炎性因子富集,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丁苯酞软胶囊能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达到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自由基、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且丁苯酞还具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和减少脑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机制,重构微循环。替罗非班与丁苯酞软胶囊联用,可进一步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血管、促进微循环的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调节生化指标,缓解病情,疗效显著。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小,且未对患者进行年龄划分,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临床建议扩大样本量并将患者详细划分为青年、中年、老年进行详细研究。

猜你喜欢

丁苯脑组织疗程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丁苯胶乳水泥浆体系在塔河油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