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的PTSD 发生率探讨

2023-03-08蔡洪涌杨盛红彭昌健谢秀秀周姣姣安瑞瑞何淳肖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对象新冠肺炎

蔡洪涌 杨盛红 彭昌健 谢秀秀 周姣姣 安瑞瑞 何淳 肖雪

从2019 年12 月开始,湖北省以武汉市为主多个地州县先后相继出现新冠肺炎,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以意大利、韩国、伊朗、日本为主等100 多个国家也出现确诊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 年1 月30 日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同时将新冠肺炎暂命名为2019-nCoV,2 月11 日正式将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到2 月13 日WHO 总干事谭德声称“目前有来自123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32000 例新冠病例被报告给了WHO,5000 例患者已经失去了生命”。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国政府及医疗机构通过一系列预防和医疗措施,特别是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方舱医院隔离、居家隔离等治疗,我国疫情得到明显控制。但部分康复患者出院后出现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发展成为PTSD。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公布数据,36.7%~81.3%的人在生命中至少会经历1 次的意外创伤事件。大部分患者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的不良心理精神问题会随时间延长逐步渐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在遭受短期或长期的精神创伤刺激后,表现为应激相关障碍,对个人和社会均带来经济和社会影响。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反应(ASD)、PTSD 和适应障碍等多个类型,其中PTSD 最为严重。临床大量研究已证实,>1/3 的PTSD 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治疗或接受治疗后仍然终身无法治愈,最终丧失劳动能力;>1/2 的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存在药物滥用史;PTSD 患者自杀倾向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6 倍以上。所以该病被列为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精神疾病之一,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冠肺炎引起PTSD 关联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4 月的141 例研究对象,包括贵州定点医院确诊新冠肺炎患者48 例、同期就诊的非新冠的肺炎患者43 例及同期居家隔离的健康者50 例。

1.2 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象的PTSD 发生情况,PTSD 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健康者、非新冠的肺炎患者及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 发生情况。统计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学历情况及年龄分布情况。采用PTSD 诊断标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DSM-5)对入组对象1 年后进行问卷调查。PTSD 诊断标准(DSM-5)见表1。

表1 PTSD 诊断标准(DSM-5)

续表1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PTSD 发生情况分析 141 例研究对象从性别(男/女)、职业状况(医务人员/教师/公务员/服务行业/退休/务农)、婚姻状况(已婚/单身)、学历情况(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及各个年龄段人口进行PTSD 发生情况分析,见表2。

表2 研究对象的PTSD 发生情况分析[n(%)]

2.2 79 例PTSD 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分析 79 例PTSD 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包括B2~5、C1~2、D1~7、E1~6,其中E3 过度警觉占比最高,为21.5%;第二位是D5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20.3%,16/79),第三位是E6 睡眠障碍(17.7%,14/79),最后一位是D1 无法记住新冠肺炎的某个重要方面(1.3%,1/79)。见表3,图1。

图1 79 例PTSD 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

表3 79 例PTSD 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分析(n,%)

2.3 健康者、非新冠的肺炎患者及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 发生情况分析 健康者的PTSD 发生率76.0%高于新冠肺炎患者的56.3%和非新冠的肺炎患者的32.6%,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 发生率高于非新冠的肺炎患者。见表4。

表4 健康者、非新冠的肺炎患者及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PTSD 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回闪、回避、警觉性增高以及负性情绪和认知等临床症候群。这种临床症候群可能发生于负性事件发生后1~2 年,并且持续数年、数十年甚至终身,远期影响十分明显。

国内学者对PTSD 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止约20 余年,以区域性的调查研究为主,其中以交通事故、矿难、地震等创伤事件为主,2002 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发生后,这类医疗公共卫生事件,也被作为导致PTSD 诱因之一引起国内学者关注。姜忆南等[1]对SARS 康复患者中PTSD 的1H-MRS 随访研究中发现,相对于SARS,PTSD 对颅内代谢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持久,并且随着患者PTSD 时间的延长,颅内代谢的损害进行性加重。因此。自然灾害、突发创伤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PTSD 值得我国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选取141 例研究对象,包括贵州定点医院确诊新冠肺炎患者48 例、同期就诊的非新冠的肺炎患者43 例及同期居家隔离的健康者50 例。经分析,141 例研究对象中女69 例(48.9%)、男72 例(51.1%),女性PTSD 发生率为66.7%(46/69),高于男性的45.8%(33/72);这与陈蕾等[2]调查结果相符合。这可能跟男性比较理性,而女性比较感性有关。同时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在女性生理期的某些阶段可以增强情感刺激的敏感性有关[3]。职业状况:141 例研究对象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务农(66 例,46.8%)、服务行业(31 例,22.0%)、教师(21 例,14.9%)、退休(10 例,7.1%)、公务员(8 例,5.7%)、医务人员(5 例,3.5%),PTSD 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务员(7 例,87.5%)、医务人员(4 例,80.0%)、服务行业(23 例,74.2%)、教师(15 例,71.4%)、退休(6 例,60.0%)、务农(24 例,36.4%);这个结果高于国外调查医务人员(6.6%~24.2%)[4-6]。为什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人群,可能与疫情到来后防控责任加大,白加黑工作增加了这类人员思想负担,特别是小区封控基层压力更大,公务员都成了“保安”,医务人员都成了“战士”。婚姻状况:141 例研究对象中已婚97 例(68.8%),多于单身的44 例(31.2%);已婚的PTSD 发生率70.1%(68/97)明显高于单身的25.0%(11/44);特别说明单身包含未婚、离异或者丧偶。这结果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同。这可能与已婚人员面对各种家庭生活压力,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很多公司停工停产,甚至倒闭。而已婚人员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车贷、房贷等各种压力导致思想负担过重有关。学历情况:141 例研究对象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小学(47 例,33.3%)、大学(43 例,30.5%)、初中(35 例,24.8%)、高中(16 例,11.3%),PTSD 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初中(32 例,91.4%)、高中(11 例,68.8%)、小学(20 例,42.6%)、大学(16 例,37.2%)。这与 Boyraz 等[7]认为社会不平等导致新冠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同。有钱、文化层次高人比穷人、文化层次低人更容易实行社交距离等措施,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有可能有较高的新冠危险因素暴露和大流行相关的心理压力。同时学历越高可能更容易了解和鉴别疾病严重性。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减少了对疾病恐惧感。年龄分布:141 例研究对象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20~29 岁(39 例,27.7%)、50~59 岁(28 例,19.9%)、40~49 岁(27 例,19.1%)、30~39 岁(23 例,16.3%)、60~69 岁(13 例,9.2%)、70~79 岁(11 例,7.8%),PTSD 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50~59 岁(23 例,82.1%)、40~49 岁(20 例,74.1%)、30~39 岁(13 例,56.5%)、20~29 岁(18 例,46.2%)、70~79 岁(3 例,27.3%)、60~69 岁(2 例,15.4%)。这结果与王卫东等[8]的结果相同,但与Qiu 等[9]和 González-Sanguino 等[10]的报道的结果有些不同,这可能与抽样不同有关。国外都是网络调查,而网络抽样调查更倾向年轻人,而现场调查更实事求是。结果分析可知,79 例PTSD 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中过度警觉排第一位,占比为21.5%(17/79)。这与孔嘉文等[11]研究结果相同,只是其研究结果的发病率更高,为26.74%。第二位是D5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20.3%,16/79),第三位是E6 睡眠障碍(17.7%,14/79),最后一位是D1 无法记住新冠肺炎的某个重要方面(1.3%,1/79)。结果数据提示,健康者的PTSD 发生率76.0%高于新冠肺炎患者的56.3%和非新冠的肺炎患者的32.6%,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 发生率高于非新冠的肺炎患者。其中本次新冠肺炎患者的PTSD 发生率明显高于张耀之等[12]报道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第5 版(PCL-5)测量疫情暴发初期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PTSD 发生率(14%)。这结果可能与本次调查样本量低有关。同时为什么正常人发病率高于患者,可能是由于网络发达,信息量多,信息真伪不明,同时新冠肺炎疾病未知,早期病因不明,恐惧担心程度过大,而且都经历居家封控等诸多因素有关。反之患病人员由于住院治疗,信息相对少,并且有医务人员跟进治疗及解释疾病等原因,PTSD 发病率反而低[13-18]。

综上所述,经历新冠疫情后PTSD 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公务员、服务行业、医务工作者普遍高于赋闲在家人员,以已婚、中年人群为主。临床症状以过度警觉为主要表现。所以更应该重视管理人员及精神类医务工作者这类人群。提前干预,减少发病,从而减少医疗资源投入,发挥政治经济效益。本次调查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部分结论还是与国外有出入。近几年,PTSD 在国内外的研究均较为活跃,主要涉及流行病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多个领域,但现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仍然未能得到明确阐述,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仍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有限。因此,仍然需国内外学者对PTSD 进一步展开深入的研究来获得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对象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