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3-08马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罗非班短暂性脑缺血

马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突发性局部脑缺血病症,病程漫长,且患者的病情会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明显增大[1]。虽然短暂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对患者的损害较轻,但长期反复发作所引起的危害较大[2]。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防止短暂性脑缺血的再次发作,对于避免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重要意义[3]。抗血小板药物是当前临床首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药物,但临床研究发现,单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难以预防复发[4]。为了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5 月在本院治疗的92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21 例;年龄54~73 岁,平均年龄(62.21±2.73)岁;平均发作次数(4.65±0.54)次/d;平均持续时间(18.32±9.38)min/次。对照组男24 例、女22 例;年龄55~72 岁,平均年龄(63.36±2.53) 岁;平均发作次数(4.65±0.54)次/d;平均持续时间(18.32±9.38)min/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断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且经CT 检查得到证实;②患者均为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患者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凝药物;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⑤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较为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②合并高血压的患者;③合并活动性出血史、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的患者;④合并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病史的患者;⑤入组前1 个月内有严重躯体创伤或外科手术治疗史的患者;⑥无法配合临床研究开展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100 m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替罗非班100 ml,静脉推注12 ml,在3 min 内推注完毕,其余88 ml 以11 ml/h 的速度泵注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治疗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3 d 内,其短暂性脑缺血得到了控制,且4 周内无复发;有效: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治疗3~7 d 内得到了控制,且4 周内无复发;无效: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治疗10 d后仍未得到控制,4 周内复发[5]。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主要治疗指标: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LT、PT、FIB、APTT 等凝血指标及PECAM-1水平[6]。③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生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LT、PT、APTT、FIB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ECAM-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CAM-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治疗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治疗指标比较()

续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6.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目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首选治疗药物为抗血小板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浆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发挥抗血栓的作用[7]。使用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临床长期研究发现,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患者仍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这对于降低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是非常不利的[8]。因此,临床急需一种更加有效的,能够减少患者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案。

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常被作为血管再通替代药物进行应用[9]。替罗非班能够与纤维蛋白竞争,选择其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的特异性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0]。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是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血小板聚集可形成血栓的核心,同时还会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的进一步形成。而相比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它不仅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还有抗凝作用,对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更好的疗效[11]。因此,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强化血小板聚集效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解,这对于降低其反复发作,预防脑卒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从研究中可以看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CAM-1 水平为(77.45±9.2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66±8.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对PECAM-1 具有更加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短暂性脑缺血的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反复发作次数,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罗非班短暂性脑缺血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