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及会计处理探析

2023-03-03廖婉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处理

廖婉容

【摘  要】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能源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为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然而,在会计处理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可比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和投资者决策。基于此,论文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及会计处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406.7;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184-03

1 引言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政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在其会计处理过程中,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合理确认收入及费用。按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考虑到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动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负债对当期损益的稀释作用。同时,也要明确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信息披露要求,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演变历程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初期支持阶段,2009年至2011年。2009年,我国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首次出台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政府在购置税、车辆购置补贴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第二,大规模扶持阶段,2012年至2018年[1]。2012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包括更为具体的补贴政策。政府逐步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并且对企业进行了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三,逐步退坡调整阶段,2019年至2020年。2019年,我国开始逐步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取消了对部分符合条件的车型的补贴,逐步降低了补贴标准。这一举措旨在引导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手段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四,走向市场化阶段,2021年至今。自2021年起,我国逐步取消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直接补贴,转而实施了双积分政策,鼓励车企提升新能源汽车比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此外,政府还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推动汽车行业向低碳发展转型。

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经历了从初期支持到大规模扶持再到逐步退坡调整,最終走向市场化的演变过程。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旨在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3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会计处理办法

3.1 新能源汽车补贴计入科目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新能源汽车补贴通常被视为政府补助收入,应计入利润表的“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这是因为补贴属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从政府获得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关,因此补贴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但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言,政府补助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投资后才能形成。根据补贴政策的不同,新能源汽车补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补贴;另一类是研发补贴。针对销售补贴,企业可以将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中,作为产品销售收入的一部分。在具体的会计账务处理上,新收入准则要求将补贴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设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二级明细科目,以此来方便财报使用者了解收入的具体来源。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的补贴方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要合理估计补贴金额。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3号文件有关规定,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如,2022年7月1日,某新能源车企向消费者甲售出一台纯电车,汽车含税价格为27.6万元,存货成本为20万元,财政补贴5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因此,增值税税额=(27.6-5)/(1+13%)×13%=2.6万元。在发生销售业务时,根据收入确认准则,应当将不含税总价款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做如下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财政补贴                      5

应收账款——甲                                        22.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

主营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    5

——某电动汽车                 20

该公司也可将实收金额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计入其他收益,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财政补贴                      5

应收账款——甲                                        22.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

其他收益——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           5

主营业务收入——某电动汽车                 20

后续该企业实际收到补贴款项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5

对于研发补贴,企业应将其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中。在确认收入时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原则。根据该原则,企业应当在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收入:①相关经济利益极有可能流入企业;②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③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可以可靠地计量。因此,在销售新能源汽车并享受补贴时,企业应基于实际销售情况和政策规定,将补贴金额计入相应的销售收入科目中。针对研发补贴,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收入,并将其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因为研发补贴通常是为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企业在享受研发补贴时,需根据政策规定和相关协议,按照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和补贴金额进行确认和计入[2]。

例如,2022年7月1日,某新能源车企收到政府研发补贴1 000万元,则该车企应当在收到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000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补贴方面会计政策的前后变化,旧会计准则规定,价格补贴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而新准则下,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则是计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显然,二者的变化将会对利润表的报表项目带来影响,新准则下,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会相应地增加,而营业外收支则相应地减少。同时,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方式,由于日常经营的补助本质上与企业日常经营挂钩,将针对日常经营活动的补助放在“其他收益”项目单独列报,而不将其放在“营业外收入”来进行列报和披露,体现了会计上实质重于形式的信息质量要求。报表项目的改变进一步导致相关财务指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新准则下营业收入的提高,使得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增加,营业利润改善,反映出来的企业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都将提高,进而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提高根据相关财务指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企业在计算和确认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应及时将补贴金额纳入会计记录,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与补贴相关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另外,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会计核算上具有复杂性,存在较多的风险,包括财政补贴资金回收难度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方面,因此在确认和计量上还应特别关注这些风险。

3.2 应收补贴款计提坏账情况

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企业在销售新能源汽车后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补贴。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客户无法按时支付或无力支付补贴款的情况,这就需要企业进行应收补贴款计提坏账的处理。应收补贴款計提坏账是指企业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补贴款进行一定比例的准备金计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坏账。坏账是指企业因为客户无力支付或拖欠账款,导致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坏账应当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已发生的债务关系确实存在、企业已履行了相应的债权人责任、债务人已经无力偿还或者不再有偿还意愿、追讨债款的成本过高或者困难。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新能源企业一般根据以下依据进行应收补贴款的账务处理:第一,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对应收补贴款进行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一般根据历史坏账率、行业经验等因素确定,可以参考过往年度的坏账损失情况及其他相关数据。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应通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补贴款”科目来体现,并最终反映到会计报表中。第二,企业应当按照应收补贴款的预计用途,从“营业外支出——应收补贴款减值准备”科目中调减相关资产项目,从而减少“营业外支出——应收补贴款损失”科目的余额,达到减少坏账准备计提额的目的。第三,当确认客户无力偿还或不再有偿还意愿时,企业需要确认坏账损失。确认坏账损失的金额应通过借记“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来体现。同时,企业还需相应调整财务报表,如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总的来说,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企业在面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补贴款时,应进行应收补贴款计提坏账的处理。需要企业根据坏账的定义与确认条件,依据相关依据进行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坏账损失。同时,企业应采取适当的催收措施,努力追回逾期应收补贴款。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需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并保持合理性和准确性[3]。

4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后的会计处理

2020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包括:第一,取消了混合动力客车购置补助及续驶里程奖励两项政府性资金,代之以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两个新税种。第二,补贴标准也相应降低。具体来说,电动客车补贴标准从每辆10万元降至每辆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标准从每辆15万~22万元降至每辆3万~10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标准从每辆9万元降至每辆1.5万~5万元。第三,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满足一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才能参与竞价获得补贴。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需满足最高纯电续航里程不少于50 km,纯电动乘用车需满足最高续航里程不少于250 km等。

在该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和带来的影响。在成本核算方面,企业需重点考虑竞价所支付的费用,并将其计入成本之中。在过去的补贴政策下,企业可直接获得固定额度的补贴,因此竞价所支付的费用并不一定被纳入成本范畴。然而,随着新政策的实施,企业需要通过竞价争取补贴额度,这使得竞价费用成为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支出之一,因此必须纳入成本核算范畴。另外,考虑到补贴标准的下降,企业需更为谨慎地控制成本。在过去,高额的补贴标准可能部分掩盖了企业的成本问题,但随着补贴标准的下调,企业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效益。审慎管理各项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以确保在补贴减少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盈利能力。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寻求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升,以应对补贴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此外,企业需对补贴收入进行相应处理,以适应竞价获取补贴额度和补贴标准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企业需意识到竞价获得的补贴额度可以被视为一项资产,这些额度代表着未来可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将这些补贴额度纳入资产表中,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披露,从而使企业能够清晰了解企业未来获得补贴时的资金流向及来源。同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会计方法,并对相关指标进行适当的变动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对补贴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减值准备,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补贴收入所带来的影响[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贴可以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贴和与收入相关的补贴。与资产相关的补贴通常指购置或购建资产时所获得的补贴,而与收入相关的补贴则是指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补贴。在补贴政策变化之前,企业在确认政府补贴时,需要判断补贴的性质。如果补贴与资产相关,企业应将补贴作为递延收益,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如果补贴与收入相关,则在满足相关条件时确认为收入。如果新政策减少了补贴金额,企业需要对已经确认的补贴进行调整。这可能涉及减少递延收益余额,并相应减少当期或未来期间的收入。同时,在确认政府补贴之后,也需要确定补贴是否已计入损益及如何计算应提的所得税费用,从而正确地核算政府补贴产生的利润及税前扣除项目的会计处理方法。如若不考虑补贴因素,企业在计提折旧、提取研发经费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企业还需要关注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后所带来的税收负担问题。如果补贴政策发生较大改变,企业可能面临较多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充分了解政策变更原因及影响,做好应对策略。

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对补贴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政策变化的趋势、政策制定背景以及相关经济指标等,预测未来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例如,企业可以考虑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到企业的销售量、成本结构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确保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优化销售渠道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为实现会计利润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平衡,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对补贴政策做出适应性调整,并采取积极措施规避补贴政策变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晓丹,蒲光宇,王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设计、需求变动与产业技术升级[J].中国软科学,2023(10):109-118.

【2】张卓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及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市场,2022(32):36-38.

【3】侯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及会计处理探析[J].财会通讯,2020(19):101-104.

【4】崔東树.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本次调整有哪些具体变化?补贴规模如何?[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0(06):66-71.

猜你喜欢

会计处理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包含对赌协议的投资合同初始成本会计处理刍议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