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医药企业财务分析

2023-03-03方若玫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医药企业财务分析

方若玫

【摘  要】随着医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众多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优化经营方式变得尤为重要。论文以B医药为例,分析了公司的财务指标,对其资产运作进行了介绍,并对B医药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其他医药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药企业;哈佛分析框架;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194-03

1 引言

医药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健康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医药产业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医药企业起步较晚,具有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开发周期长的特點。探索并完善适合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模式,能够优化医药企业的经营情况,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提高其效益。本文以B医药2018-2022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采用哈佛分析框架评估B医药的运营现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和建议,同时,为医药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2 哈佛分析框架下B医药的财务分析

2.1 公司简介

B医药是一家竞争优势强、综合业绩稳步增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制药企业。B医药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于2022年实现了10.17亿元的营业收入。公司打通了“起始物料→高难度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依靠与国际接轨的cGMP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全球化的商业化能力取得了快速发展,成功入选2022年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被认定为第四批苏州市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获评苏州市优秀专利奖一等奖,拥有有效专利共200件,其中发明专利194件。

2.2 战略分析

2.2.1 优势(S)

B医药具有质量优势和产品优势。B医药的药品生产体系通过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官方GMP认证,公司产品覆盖领域广,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兽药等种类,同时,B医药正在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药物。例如,B医药于2023年拟新增3.5亿支/年BGM0504注射液产能,BGM0504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药物,具有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肝炎等功效。

2.2.2 劣势(W)

医药行业受国家政策监管影响较大,其项目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的特点。药品产业链长,新药研发呈现出研发时间长、研发费用高的特点,其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国家放宽准入标准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B医药在早期依靠仿制药盈利,主要通过价格优势占据市场。然而,B医药目前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经营模式逐渐滞后。公司2021年和2022年的净利润、营业总收入增额分别为-2 613.08万元、-3 507.71万元,降幅较为明显。

2.2.3 机会(O)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的医疗补助相当惠民,与此同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医疗方面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在政策保障方面,各省市针对医药企业相继出台政策扶持医药行业发展,包括专项资金、税收优惠和研发转化保障措施等,鼓励医药企业投入研发,提高自身竞争力,保障可持续发展。

2.2.4 威胁(T)

首先,国外医药企业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威胁。国外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强,资金比较雄厚,为其他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次,医药行业市场较为集中,在目前的仿制药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当高,市场上的可仿制药品数量减少,单一产品易于被竞品替代。想要在保持原来市场份额占比的情况下,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而增加的竞争优势相当有限,B医药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3 会计分析

B医药2018-2022年的经营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3.1 固定资产占比低,流动资产占比高

B医药的总资产随着公司发展快速增加,2021年B医药的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增长62.47%。尽管B医药的固定资产逐年增加,但相比于总资产,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并且都维持在25%以下,在2021年和2022年B医药的固定资产占比更是跌至10%以下。

B医药的流动资产占比在2022年达到41.58%,这表明公司降低了对非核心业务的投资,将重点放在了高附加值的领域,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以提高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和公司价值。在做好现金流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不仅能降低财务风险,为企业产生更高的利润,还能保障公司的发展,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能够更加灵活。

2.3.2 研发费用高

B医药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物研发,而且研发投入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呈增长趋势,从2018年的0.9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7亿元,占比从2018年的14.9%增长到2022年的20.35%,在这段时间,研发费用占比下降的原因是营业收入增加的幅度比研发费用的增幅更大。与此同时,B医药的研发人员也在逐年增加,到2022年研发人员增至290人。

2.3.3 销售费用高

B医药销售费用的增长带动了公司经营收益的提升。2018-2022年B医药的销售费用持续增加,2021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46.28%,2022年B医药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63.74%,达到7 009.37万元,这主要是由于制剂销售增加,推广费相应增加。2022年由于B医药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以及促进制剂产品的商业化,研发人员数量上升至290人,B医药不断改善自身销售体系,加速整合资源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促进公司整体发展。

2.4 财务分析

2.4.1 盈利能力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29 111.4亿元,同比增长-1.6%,累计利润总额4 288.7亿元,同比增长-31.8%。在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发展状况不佳的影响下,B医药2022年营业收入10.17亿元,同比下降3.33%。

B医药2018-2022年的总资产报酬率维持在11%左右,这表明公司的投入和产出水平均良好,资产经营效益比较稳定。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在2021年降为6.97%,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加了在建工程项目。2022年总资产报酬率受国内经济环境影响进一步下降,反映出公司的盈利水平还有待提高。

2.4.2 偿债能力分析

通常,企业资金流动性较强,经营风险较小。如果货币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日常活动的需要,企业就会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随时有中断业务的风险,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货币资金管理工作。B醫药的流动比率波动幅度较大,2022年达到2以上。2020-2022年公司的速动比率趋于平稳,2022年维持在2.04左右,这表明B医药拥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商品流动性较强。

一般而言,现金比率在20%以上时,企业偿还负债的能力较强。B医药的现金比率在2022年回升至145.45%,这表明该公司目前资金流动能力较强。2022年由于增加大量在建工程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1.91%。近年来,B医药为了快速扩张发展,采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因此降低了融资成本,但如果长期维持这一发展模式,企业很可能产生资不抵债的财务风险。

综合来看,B医药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资金流动性较强,经营风险较小。B医药应该通过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来防止高财务杠杆导致的高财务风险,优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来维持合理的偿债能力。另外,B医药可以扩大融资渠道,规划长期负债。

2.4.3 营运能力分析

B医药的库存流动性不强,原因是其经营发展要求公司为下一年度储备适当的存货。同时,发出商品数量的增长对存货周转率影响很大。因此,B医药的存货周转率近年持续小幅下滑,2022年B医药的存货周转率降低至1.44。

2022年B医药的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到0.52,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建项目中,闲置资产无法提高公司的运营生产效率,所以资金周转效率不高,资产的流动性有所降低。

医药企业的价值实现方式比较单一,提高库存变现能力有助于公司自身的价值提升。2018-2022年B医药的资产周转率位于同行业中下游,这说明公司的流动资金和经营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减少生产渠道中的资金浪费,科学管理存货,有效地从整体上提高营运能力。

2.4.4 成长能力分析

2022年,在经济环境影响下,医药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等指标均大幅下降。2018-2022年B医药的营业收入增长波动较大,2021年下降到34%,2022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则呈负数。2020年以来,B医药的净资产增长率急剧下降,于2022年降低至-11%。B医药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都出现了负数。综上,B医药的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5 前景分析

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改变及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增加,医药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B医药本身来看,公司坚持根据患者实际需求精准研发药物,重视创新能力及质量控制水平,整体发展状况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光明。

3 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1 存货周转能力不足

B医药的存货周转率逐年降低,自2019年以来一直位于行业中下游。存货流动性影响着企业对营运资金的控制,大量存货积压会导致原材料或成品减值、库存商品消耗增加、保管费增加等问题,进而占用营运资金,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盈利能力。此外,由于药物的不断更新迭代,库存积压也会对药品产生一定的影响,仓库的药品可能会被创新药物代替,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3.2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2022年B医药的研发支出为2.07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0.35%。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业务,创新药品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难、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我国医药行业起步相比发达国家较晚,目前仿制药在我国药品市场中占比很高,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创新药发展。如果企业的产品在技术上创新力度不足,无法保证核心竞争能力,就有可能无法通过相应的药物审批,这将影响药品的开发和登记,甚至会造成目前的产品被竞争者所取代的后果,从而为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3.3 销售费用控制不足

在制药领域,销售成本是人们关心的重要指标,财政部于2021年4月对77家制药公司进行的财务审计表明,药品生产企业有使用虚假发票、虚构业务事项、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等违法行为,以营销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受贿问题尤为突出。传统的销售费用管理难以实现对销售费用的全过程监督,B医药应警惕高昂的销售费用中的风险点,优化对销售费用的审核制度,促进审核制度向科学化、智能化转型。专业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销售体系不仅能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能提高资金回笼速度,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4 优化建议

4.1 集中资源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

创新药的定价弹性大、附加值高,企业从创新药中获取的利润也比较高。B医药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公司转变为研发导向型企业。B医药必须放弃已明显滞后的业务并优化企业经营结构。例如,企业可以在生产药品这类低附加值环节中,采用外包的形式生产药品,减少对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并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剥离部分非核心业务之后,B医药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销售创新药等核心业务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4.2 加快销售体制改革,转变市场营销战略

B医药要按照市场需要,对销售过程进行优化,并对营销方式进行适时更新,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通线上、线下的互动渠道,将新媒体与传统的营销优势结合起来,使营销手段更加丰富,从而扩大销售市场。公司需要建立和完善销售成本风险信息传输平台,健全差旅费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等,推动公司的销售管理无缝对接,实现全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另外,B医药要强化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评价和优化,针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公司的管理层和有关人员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要注意药品销售人员的权限设置、合规培训等。

4.3 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B医药应以人为本,积极推动创造性、国际性的人力资源配置,要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公司应为员工提供公平、广阔的成长空间,畅通员工的上升渠道,持续推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建设,着重选拔出更多销售和科研人才并为其制定各种长期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各类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5 結语

当前,改善运营模式对企业至关重要。B医药在医药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B医药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占据医药研发原始创新高地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与此同时,建议B医药通过优化内部成本风险信息传输平台等多项措施实现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动态监督,使企业财务状况透明化、可视化,为B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孔德宇.基于哈佛框架下的云南白药财务分析[J].现代商业,2022(21):78-80.

【2】张小云,钟泳琪.哈佛框架下医药公司财务分析研究——以同仁堂近五年的数据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7):191-193.

【3】刘恒硕,骆公志.后疫情背景下的复星医药财务分析及建议[J].中国物价,2022(10):118-120.

【4】王紫君.基于哈佛框架的YS制药业绩提升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2.

猜你喜欢

哈佛分析框架医药企业财务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哈佛分析框架下中石油的财务报表分析
GL电器财务报表分析:基于哈佛分析框架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哈佛框架下的百货业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