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2023-03-03段炼赵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段炼 赵丹

【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输变电项目后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围绕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项目可持续性等4个方面对某22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展开评价,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建议。

【关键词】项目后評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406.7;TM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104-0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电网建设成效显著。电网建设全面满足了经济社会的可靠用电需求,较好地达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然而随着新一轮电改来临,电网投资面临更大压力,需要进一步注重投资效益、效率。为落实精准投资理念,提升精益管理水平,聚焦效率效益,指导科学决策,按照“必须必要、量入为出”原则,加强投资和成本边界管控,合理安排投资,坚持“提质增效”,需要开展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在中国,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尚未成熟,一是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完善,在评价中对输变电工程整体做出的分析评价不够,只注重评价单一的工程项目指标,评价结果过于片面;二是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方式方法较少,常用的评价法对于项目指标细节的把控力度不够且相对单一;三是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分析重点和分析深度有待加强,不光要评价项目的经验和成绩,更要加强对项目问题的分析,对后续项目有所反馈。

围绕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郑静[1]通过对输变电项目全过程的评价,找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客观规律,并加以改善;肖康等[2]完成了对“十三五”期间配电网建设改造的后评价,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李强[3]认为后评价是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工作、项目运行情况等方面,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韩威等[4]以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层次模糊评价法; Chatzimouratidis et al.[5]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主观标准加权的参考情景的9个末端节点标准对电厂进行技术、经济和可持续性评价;Li et al.[6]构建了跨国并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清洁电力并网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以某22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为例,结合文献研究和工程实际等,围绕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项目可持续性等4个方面构建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后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管理建议,为后续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2 理论基础

2.1 AHP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AHP法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多层影响因素,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最后用数学方法确定每层次因素的权值。

①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总目标逐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再将每个子目标划分成若干个要素。

②由专家构造判断矩阵A=(aij),根据专家的意见,构造每个子目标下每两个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1~9法确定aij,即ai对aj的重要性,由此得到每个子目标的判断矩阵。

③单准则排序。

④采用CI和RI两个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⑤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二级评价模型的步骤如下:

①分解因素集

设评价对象因素集为:U=(u1,u2,…,ui,…,un),根据U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把因素集按照某种属性分成s个子集,记为:U=(U1,U2,…,Ui,…,Us),设第i个子集Ui=(ui1,ui2,…,u),(i=1,2,…,s),并且满足条件:

②对每一个因素集分别进行一级综合评价

设评价集仍为:V=(v1,v2,…,vj,…,vp)(j=1,2,…,p),Ui中各个因素的模糊权向量Ai=(ai1,ai2,…,ait),aik=1。Ui的单因素评价结果为:Ri(t行,p列)。

则得到单阶评价模型,即Ui综合评价向量Bi为:

③二级综合评价

将每个Ui看成一个综合因素,将Bi作为它的单因素评价向量,就可得到隶属关系矩阵,即一个s×p阶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

设综合因素Ui的模糊权向量为A=(a1,a2,…,as),则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

那么,U的二级综合评价向量B为:B=A。R。

3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输变电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第二步,指标评分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参考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将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等的评价,根据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量化评分。对于定量指标,如下网电量、财务净现值、总投资收益率等,依据其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德尔菲法,汇总专家意见,得出指标最终得分。

第三步,對指标得分进行集结,得出成功度综合评价得分,以评价该项目的成功度。

4 案例分析

4.1 项目简介

本文以海北—拉布达林—根河22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为例展开研究,本项目2014年9月24日开工建设,2017年11月1日竣工投运。

工程项目建设范围包括变电工程、线路工程、系统通信工程,其中,变电工程的建设内容有拉布达林220 kV变电站新建工程、根河220 kV变电站新建工程、海北500 kV变电站220 kV间隔扩建工程,线路工程的建设内容有海北—拉布达林220 kV线路工程、拉布达林—根河220 kV线路工程,系统通信工程的建设内容有系统通信工程。

根据竣工报告,项目新增变电容量300 MVA,新增220 kV间隔数2个,新建线路长度454.8 km。总投资额46 164万元,变电投资额13 553万元,线路投资额31 341万元,系统通信投资额1 270万元。

4.2 项目成功度评价

本文根据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特点,选取关键性指标,涵盖了项目规划成效、前期成效、建设成效、招投标管理成效、运行管理、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整个工程的概况。

项目成功度评价说明:95分以上,项目成功;80~95分,项目基本成功;70~80分,项目部分成功;60~70分,项目不成功;60分以下,项目失败。

根据指标的数据并结合专家打分法计算可得后评价指标体系得分如表2所示,项目规划成效得分为100.00分,评价为非常优秀;前期成效得分为99.16分,评价为非常优秀;建设成效得分为95.79分,评价为非常优秀;招投标管理成效得分为100.00分,评价为非常优秀;运行管理成效得分为95.81分,评价为非常优秀;经济效益得分为61.83分,评价为合格;环境和社会效益得分为100.00分,评价为非常优秀;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得分为98.20分,评价为非常优秀。基于表中数据,计算得到该项目综合得分为92.79分,属于基本成功的项目。

4.3 项目管理建议

针对海北—拉布达林—根河22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本文分别从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效果和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项目可持续性等4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评价,进而计算项目成功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项目实施过程方面,针对规划成效,建议进一步重视项目规划与国家政策和呼伦贝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加强对当地负荷水平的预测和分析。针对前期成效,建议针对决算与概算存在较大差距的单项工程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深入单项工程,细化各项费用,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以指导下一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建议加强工程全过程策划管理,结合可研评审、初设评审、物资招标三大环节归口管理部门的计划安排,合理安排工作节点。针对建设成效,建议各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建设环境及条件,在准备会议中考虑到阻碍建设工作正常进度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前制定出解决方案。加大计划管理深度,合理分配资金来源,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更灵活的应对措施,减少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针对项目招投标管理成效,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检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合同执行。

项目效果和效益方面,针对项目运行管理,建议严格按照管理规程进行线路巡视、巡查及维护管理,以保证运行安全稳定。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负荷的发展情况,根据地区负荷发展情况重点做好后评价回头看工作。针对项目经济效益,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项目财务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值,该项目盈利能力较差,项目短期内难以偿还债务,偿债能力较差,建议提升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环境和社会效益方面,针对环境效益,本工程环保措施在设计阶段、建设期间得到有效落实,工程建设落实了环评报告书中的措施和目标要求,投运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均符合标准限制要求,且对附近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量、物种的多样性没有产生影响;针对社会效益,本工程的建设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议持续关注项目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以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根据评分准则,项目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指标未达到标准,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方式来提升项目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水平。建议加强对当地负荷水平的预测和分析,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管控,及时完成各环节的工作,进一步保障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静.浅谈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8(29):10-11.

【2】肖康,朱洁.配电网后评价助力配网建设精准投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554(05):58-59.

【3】李强.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J].低碳世界,2020(08):210-211.

【4】韩威,李佳桐.基于层次模糊评价的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77.

【5】Chatzimouratidis A I, Pilavachi P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power plant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Energy policy,2009,37(3):788-798.

【6】Li J, Wu F, Li J, et al. Research on risk evaluation of transnational power networking projects based on the matter-element extension theory and granular computing[J].Energies,2017,10(10):1523.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