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分析外科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2023-03-02龚二秀

吉林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负面肺癌学科

龚二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福建 龙岩 364000)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可居我国首位,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沉重负担,同时也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但主流的方法还是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80%以上,但肺癌术后多数患者都会由于卧床、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足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感染等,这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因此,如何有效消除患者术后所产生的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之一[2]。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临床常规护理手段并不能满足肺癌术后患者护理的需求,故如何为肺癌患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3]。外科康复护理(SRN)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可通过在手术前、中 、后的各个阶段应用各种已经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加速患者恢复、改善预后、促进健康的目的[4]。多学科协助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治疗模式,其由多位专家针对一个临床疾病重点,讨论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然后经过优化整合来产生协同作用效果,最终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和实施[5]。因此,本文就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分析SRN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20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的肺癌术后患者中选取106例,按照不同医疗组将其分常规护理(CO)组和多学科协助模式下SRN组,每组各53例。CO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3~65 岁;SRN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5~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标准。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53,n)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且为首次患病;符合肺癌手术指征并在本院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18~70岁并有平稳生命体征的患者;签署同意书的患者。②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有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癌细胞向其他部位发生转移的患者;伴随肺部及血液系统感染的患者。

1.3治疗方法:CO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坡卧位,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并协助咳嗽、咯痰,健康及疾病宣传教育、并发症护理、出院用药指导及护理指导等。

SRN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外科康复护理,其方法如下。

1.3.1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组成人员主要为主管医疗组、麻醉科医师、肿瘤科医师、护士长、临床护士、手术室护士、营养师等,进行加速康复培训,使其完全掌握加速康复内容,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1.3.2在术前、术后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及疾病的宣传教育并观看围术期宣教视频:让其扫描宣教视频二维码并保存到手机上,方便随时观看,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由责任护士进行指导并跟踪患者是否掌握呼吸功能、踝泵运动的锻炼方法等,并详细讲解围术期护理流程。

1.3.3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手术前8 h禁食,2 h禁饮,且手术前2 h口服5%葡萄糖200 ml或者素乾功能饮料。手术结束全身麻醉清醒3 h后,口服50~100 ml温开水,4 h后进米汤100~200 ml。之后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

1.3.4手术中:选择对患者应激小且镇痛效果好的麻醉方式,术中注意保暖。

1.3.5进行预防性联合疼痛管理:手术前医护联合进行疼痛知识宣教,让患者掌握疼痛相关知识,改变疼痛管理的观念,提高疼痛治疗的依从性,使用表情图进行评分。术中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实时监测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保证患者疼痛的有效管理。全身麻醉清醒后4 h遵医嘱予个性化止痛。患者活动前给予镇痛处理,保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护士每班进行NRS疼痛评估,疼痛分值>4分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减少疼痛并给予针对性止痛措施。

1.3.6手术后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训练器,医护联合指导并落实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情况。

1.3.7术前穿弹力袜:在返回病房全麻清醒后即进行四肢肢体功能锻炼、踝泵运动,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评估病情,手术当日指导患者半卧位,术后24 h内,协助患者早期下床站立或行走,活动循序渐进,下床活动2~3次/d,每次15~20 min。

1.3.8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做到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及家属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并树立信心,同时引导患者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

1.3.9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认识到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责任护士,并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1.3.10出院后,交代患者换药时间以及复诊时间,并且邀请患者加入心胸外科快速康复指导群:延续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各类问题,1 w后由医护人员以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及时回复和解决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合理指导。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显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改善,负面情绪显著减少;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负面情绪较少;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负面情绪尤为强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生活质量评定标准:根据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其中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每个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1.4.3负面情绪评定标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对患者负性心里进行评定,采用4级评分法,无症状为0~7分,轻度焦虑/抑郁为8~10分,11~1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重度焦虑/抑郁为15分以上,总分21分。

1.4.4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感染、出血、肺炎、肺不张、静脉血栓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两组疗效结果比较:与CO组比较,SRN组总有效率(75.47%)明显高于CO组(3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n=53]

2.2两组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与CO组比较,SRN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n=53)

2.3两组HAMA/HAMD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前,CO组与SRN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SRN组比CO组HAMA/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分,n=53)

2.4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与CO组对比,SRN组感染、出血、肺炎、肺不张、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人数明显降低,总发生率SRN组(11.32%)明显低于CO组(3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n(%),n=5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分子靶向、放化疗、免疫治疗等,目前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肺癌患者术后通常需进行一段为期不短的康复过程,而近年来随着各种护理手段及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已经成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关注重点及康复的必要手段[6-8]。

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通过外科手术和术后护理的有机结合,使护理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并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护理理念,综合了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乳腺外科、结直肠外科、 骨科、妇科、麻醉等多种领域[9-10]。

本研究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作为一种伤害性应激源给肺癌患者带来了身体及心理的双重伤害,而研究发现好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痛苦,并加速患者康复,因此如何切实做到“服务患者,改善预后,促进快速康复”一直以来都是外科护理研究的热点,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具有重要及深远的意义。而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的方案,以循证医学作为铺垫,根据患者的需求,围绕治疗各个阶段,采用优化护理措施的手段,在沟通、饮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最终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身体、心理上的应激反应,达到康复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11]。李瑾[12]发现,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SRN,可显著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其肺功能,这与本文结果类似。

本文结果显示,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手术治疗虽然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出现,导致患者必不可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或心理,因此术后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可通过护士及各学科专家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和家属一起用安慰、鼓励的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帮助其树立信心,改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消除思想顾虑,进而到达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是恐惧等情绪的目的。崔立敏等[13]研究表明,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这与本文结果类似。

本文结果显示,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肺癌术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极易出现并发症,但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使其得到恢复,因此,更加有效的护理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14]。而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的SRN,其核心理念就是减少创伤与应激,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障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其主要通过团队的协作,及时迎合患者术后多种需求,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生活环境及文化程度等情况,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性、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进而实现对患者个体化、精细化的管理,最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徐丽红[15]研究发现,加速SRN可显著降低肺癌术后患者应激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与本文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基于多学科协助模式下SRN对肺癌术后患者,比常规护理效果更佳,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仍需扩大研究范围,深入探讨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肺癌术后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负面肺癌学科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学科新书导览】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