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米波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对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3-03-02任志雄时连存刘寰宇

吉林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补体关节血清

陈 璐,任志雄,刘 赛,时连存,刘寰宇

(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1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累及周围关节,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降低其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情绪[1-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表现为慢性关节滑膜炎,晚期会侵蚀关节软骨、骨组织结构,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3]。因此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减轻关节炎导致的肿胀,控制病情发展[4-5]。毫米波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通过电磁辐射引起的一系列非热生物效应,调节细胞的代谢与功能,加速损伤组织修复。本研究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对治疗效果、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航空总医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70例RA患者为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

入选标准:①患者意识清晰,知晓此次研究内容;②患者无神经性疾病;③临床资料齐全者;④所有患者近1个月未服用过相关抗风湿药物。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肺等脏器障碍者;②存在过敏体质者或药物过敏史者;③依从性较差者,存在沟通障碍。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给予甲氨蝶呤(上海信宜药厂,H31020644,规格2.5 mg)4片/次,7 d/次。联合羟氯喹(上海上药中西制药,H19990264)1片/次,2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KFA-100A型8 mm毫米波治疗仪(北京中成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助治疗,作用于肾上腺区,两侧先后照射1.5 A电流,输出功率120 mW,频率为36 GHz,波长8 mm,1次/d,各20 min。两组均治疗20 d,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可正常生活,临床相关症状有所改善;有效:部分患者可日常活动,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选取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补体(C3、C4)。③比较两组血清指标: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选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COX-2)、集落刺激因子(M-CSF)。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n=35]

2.2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

2.3两组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OX-2、M-CSF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RA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引起我国劳动力致残的主要原因[6]。研究显示,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迁移,患者逐渐出现疼痛、压痛、触痛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无法行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8]。且部分患者晨起活动时易出现关节僵硬,且受累关节表面温度相对较高,引起组织存在弥漫性肿胀,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9-10]。目前,临床多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以减轻其关节炎症状,抑制病情发展为主要手段,尽可能地保护关节与肌肉功能,最终缓解病情[11]。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嘌呤、DNA和RNA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该药是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胸前嘌呤的合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阻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改变临床症状[12-13]。羟氯喹是以奎宁为模型的化合物,具有调节免疫、代谢等作用,该药易通过细胞质膜,其在溶酶体中积累后,使pH值升高,抑制溶酶体酸性蛋白的活性,进而降低蛋白水解,且pH值升高可能减少蛋白的加重、糖基化和分泌,进而降低免疫细胞的趋化、吞噬和分泌[14]。近年来,随着对毫米波系统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该技术在多方面取得广泛应用。本研究认为这一治疗方法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指标。毫米波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可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用。该技术是将毫米波频段的电磁辐射作用于活的生命体而产生疗效的治疗方法,其特点如下:①无需将辐射探头等侵入到活的机体内;②可在离开辐射头100个波长以外的远距离,对治疗部位产生作用;③在治疗某一疾病的同时,可对其他疾患的治疗效果产生附带作用;④该技术既能适合很多特殊的治疗场合,也可协同其他多种医疗方法,安全有效的联合使用。调查显示,RA的发病与体液免疫失调关系密切相关,其中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表达与疾病关系密切相关,此类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补体C3、C4含量表达异常,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从病理机制来看,RA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免疫紊乱,大量免疫复合物生成导致体液免疫紊乱,不仅会丧失对B淋巴细胞的调节价值,导致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多,还可降低C3、C4补体,影响其表达。本研究认为这一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免疫指标。分析原因,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药理作用互相补充,能显著抑制滑膜细胞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联合毫米波辅助治疗可通过向血中释放糖皮质醇引起免疫抑制效应,而减轻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并在病理形态学上得到证实[15]。

综上所述,对RA患者采取毫米波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免疫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补体关节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