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1196例问卷调查

2023-02-27吴秀颖王青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执业科室人文

张 玲,李 君,杨 名,张 琼,吴秀颖,王青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临床护理学教研室,2消化内镜室,湖南 长沙410008

医疗人文执业能力是将人文知识、理念、精神、技能应用服务于临床的实际工作能力。美国、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亚洲国家的医学教育部门已将医学人文学科纳入了医学教育的课程[1,2]。既往研究已经阐述了在某些既定条件下医疗人文执业能力的情况,如老年痴呆患者临终护理的人文执业能力研究[3]、新冠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人文执业能力挑战分析[4]及肿瘤科护理行为研究[5]等。2003年,中华医师协会已提出需提升医师人文执业能力并开展相关培训,国内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也由此发展而来;2008年我国颁布的《护士条例》也规定了人文执业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6];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护理美的精髓。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特别是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目前国内护理的大环境下,护理管理者大多更加重视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其人文执业能力,致使部分护理人员人文执业理念薄弱,从而增加了护患纠纷的隐患[8-10]。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教学医院,承担着护士生、进修护士等的教学任务,其人文执业能力也影响着各级各类的护理人员。重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对逐步推动整体护理队伍的人文执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国内外关于护理人员人文执业能力的整体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认知并不充分,仍待补充。本文通过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196位受试者相关信息,旨在了解湖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重点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1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科室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ICU及门诊。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实习护生和进修护士;调查期间未在岗,包括事、病假、出国及外出进修者;既往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的护士。1196名护士中,男性29 名,女性1167 名,年龄21~57(31.84±6.50)岁;科室:内科352 名(29.4%),外科469 名(39.2%),妇产科34名(2.8%),儿科121名(10.1%),急诊科26 名(2.2%),ICU 94 名(7.9%),门诊100 名(8.4%);职称:助理护士11 名(0.9%),护士111 名(9.3%),护师587名(49.1%),主管护师471名(39.4%),副/主任护师16名(1.3%);最高学历:大专及以下123名(10.3%),本科957 名(80.0%),硕士及以上116 名(9.7%);婚姻状况:未婚299 名(25.0%),已婚867 名(72.5%),离异/丧偶30名(2.5%);接受过人文相关培训818名(68.4%),未接受过378名(31.6%)(表1)。本研究已通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根据国家立法和机构要求,本研究无需书面知情同意。接受调查的参与者确保保密和匿名,且自愿参与调查。

表1 1196名护士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特征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196 nurses[n(%)]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士的一般资料和人文执业能力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1)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科室、工作年限、职称、职务、第一学历、最高学历、宗教信仰、家庭所在地、婚姻状况、子女数、每周工作时间、每天与患者接触的平均时间、每天照顾患者数、是否接受过人文相关培训等。(2)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采用由颜海萍[11]研制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包含了人文关怀实践能力(10个条目)、心理调适能力(4个条目)、人际沟通能力(6个条目)、自我管理能力(3个条目)、伦理和法律实践能力(3个条目)5个维度,共26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15~0.877;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08,各维度内容效度为0.84~1。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评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5分,分数越高,说明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越好。在正式调查之前,随机抽取该院60名护士进行预实验,了解其对量表内容是否理解、有无歧义及预测填写时间等。2周后对该60名护士进行重复调查,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重测信度为0.893。计算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后,按百分位数法计算得分分布情况,将P10、P30、P70、P90作为等级分界点,低于P10为差,P10~P30为较差,P30~P70为一般,P70~P90为良,P90以上为优,量表总分对应分值分别为<35.6分、35.6~56.8分、56.8~99.2分、99.2~120.40分及>120.40分。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经医院护理部同意后,采用问卷星将问卷生成链接,并发送至全院护士长微信工作群,再由护士长将链接转发到科室护士微信群。设置填完所有问卷星内容才能提交问卷,每部手机只能填写1次问卷,填写时间约10 min,所有调查对象采取匿名方式作答。本次调查共有1196人次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由问卷星软件导出到Excel表格,双人核对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或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Κruskal-WallisH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情况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均值为105.69±16.45,处于中上水平。各维度得分(表2)。

表2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Tab.2 Total score and dimension scores of the nurses'humanistic practice ability(n=1196)

2.2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科室、工作年限、职称、职务、第一学历、最高学历、家庭所在地、婚姻状况、照顾病人数量、子女数、是否接受人文相关培训、培训次数、家人及同事关心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民族、工作时间、接触患者时间、宗教信仰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特征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humanistic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nurs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n=1196,Mean±SD)

2.3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对总体得分有影响的变量为自变量,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模型中最终共纳入7个自变量,分别是年龄、职称、妇产科、急诊、人文培训、家人关心、同事关心,模型拟合有意义(F=45.639,P<0.001),调整后R2=0.207,模型共线性诊断显示自变量容忍度在0.553~0.995,方差膨胀因子在1.005~1.809,自变量容忍度均>0.1,方差膨胀因子<10.0,自变量间不具有多重共线的问题。结果显示年龄、职称、人文培训、家人关心、同事关心均能正向预测护士人文执业得分,而在妇产科和急诊能负向预测护士人文执业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Tab.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fo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nurses'humanistic practice ability

3 讨论

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和康复的重要因素,同时,人文关怀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和患者就医满意度,维护医患关系和谐,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认知度也至关重要[12]。目前国内对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现况研究规模较小,研究对象集中在一些特殊群体,如规培期护士、助产士等[13,14],缺乏更系统的评价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同期纳入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196名护士,收集相关特征因素,包括年龄、职称、职务、妇产科、急诊、人文培训、家人及同事关心等,从多个层次探索影响人文执业能力的因素。运用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找到独立影响及被纳入多元回归模型的因素。结果显示,湖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既往研究[15]结果类似。原因可能是医院深刻贯彻并落实国家卫健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的理念,目前临床已经较为重视护理人员人文执业能力的塑造和培养。据悉,医院在提升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方面已做出了不少努力,例如: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包括进行一系列人文护理培训、阅读一本人文护理好书、开展一次人文护理大讨论、举办一次“我和我的患者”优质服务案例演讲比赛等;举行不同岗位礼仪培训及服务效能培训;录制人文视频在医院在线学习平台上供护士学习等。医院和护理管理者重视医院文化和科室人文环境营造的同时,也逐步促进护理人员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护士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体验和领悟到其精神,逐渐内化为行动,从而具备较高的人文执业能力。

本研究显示,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这与既往研究[11]结果一致。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偏向于护理工作中的行动力,侧重于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接触行为,对护士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同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面对着病人多、患者病情更重的问题,日常工作繁忙。本研究66.7%的护士年龄在25~34岁之间,“工作”、“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让她们疏于对自身的行为、思想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本调查结果及既往相关研究,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提高护士自我管理能力,在要求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职业发展的要求:每位护士需明确自我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加强主动学习,从而在科室营造积极向上以及持续学习的氛围,形成护士不断成长的良性循环[16]。值得注意的是,在自我管理能力中得分最低的条目为“认同自己的职业,不受外界影响”,本调查中近90%的护士的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她们对自己的职业期待较高,而护士在临床中常处于从属地位,对职业的认同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管理者应注重增强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强她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加心理资本积累[17],将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潜移默化,铭刻其内心,不轻易被外界声音所动摇。

本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本文重点对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护士不同年龄组间人文执业能力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文执业能力水平越高,≥40岁年龄组人文执业能力水平最高,这在周莉莉等[18]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可能原因是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处事方法更加成熟稳重,其照护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领导力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年长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水平要高于年轻护士。另外,≤24岁和25~29岁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文执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个累积性和动态学习的过程,并非短时间内可习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需要持续地学习和自身感悟。以上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应考虑年龄结构与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相关性,将年轻护士(≤29岁)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增加正面案例宣传,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互相学习[19];培养过程中增加代际学习环节,通过“年青一代向年长一代学习,同时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学习”,做到经验和知识层面的传承和迎新[20],以提高科室整体人文执业能力,从而保证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发现,不同职称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存在差异。副/主任护师职称人文执业能力高于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组,主管护师人文执业能力高于护师、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组,而护师、护士和助理护士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上述年龄组的结果基本吻合。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不同职务试行条例》[2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职称的护士应达到的能力标准,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的能力水平是逐级增强。这提示医院应加强对低职称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培训,同时,应完善护士职称晋升制度,可考虑将人文执业能力纳入到职称晋升考核中,做到按职称上岗,从而保证整体护理队伍人文执业能力的提升。

不同科室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诊科和妇产科同时进入了回归方程,急诊科和妇产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低于其他科室。究其原因,急诊科的患者病情重且复杂、周转率快,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其护理强度和难度要高于普通科室的护士[22],对急诊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急诊科环境较为嘈杂,护士更加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从而忽略了人文方面的护理。这也加大了急诊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培养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开放,妇产科病房一直人满为患,妇产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较以往不断增加[23];且妇产科患者的照护需求期望较高[24],又增加了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难度;二胎护士孕产假增加导致人力紧缺,恶性循环导致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剧增。以上提示护理管理者应:(1)重视急诊科和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力;(2)基于Carolina照护模式,加强重点科室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构,进一步建构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25];(3)结合二者科室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文培训措施,必要时可考虑增加培训方式和地点多元化,如利用虚拟技术增加高仿真模拟训练[26],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科学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各护理单元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

本研究显示,是否接受过人文相关培训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4%接受过人文相关培训,其人文执业能力高于未接受过人文执业能力的护士。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培训次数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接受培训次数越多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越高,这说明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强化培训而获得提升的。一项针对脑卒中病房的人文执业实践研究中发现,当人文关怀的能力和意识提高时,可观察到中风患者病情改善[27],而这种人文关怀执业能力是可通过培训获得的。短期的培训能够改善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但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行为,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作为护理部门管理者,需重视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安排,强化各科室人文执业能力的获得和内化[28,29]。

家人和同事关心的不同程度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护士接受到家人或同事的关心越多,其人文执业能力越好。研究表明,关爱是能够相互传播的,家人和同事给予的关爱,使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比较愉快的心境,以及具备关爱他人的能力,形成了一种正向回馈的氛围[7,30]。这也提示医院和会管理者们应该建立良好的护士支持系统,创造和谐的医疗和护理环境。

综上所述,了解湖南省三级甲等院综合医院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助于管理者们针对其人文执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促进湖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护理整体服务质量。本研究仅针对单中心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从而深度挖掘医务人员人文执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及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有效促进医务人员能动性,提高职业荣誉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猜你喜欢

执业科室人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人文绍兴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