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2023-02-25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站郭宝珍

区域治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区划土壤环境

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郭宝珍

一、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对水土保持各功能类型以及所涉及的因素分别确定其定性和相关的定量指标,进而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水土保持功能在实际的发展中对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预防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土保持功能是人们根据区域水土环境的实际情况在固定的位置设置的人工水土流失防治设施,对于实现水土环境的改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产生的作用进行一定的评价,及时判断水土保持效果,实现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功能评价还直接与区域内的水土资源保护、植被开发、水质情况、生态环境等有直接关系,通过进行全面的分析,实现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并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工作,以确保水土保持功能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实现三级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工作的开展,我国现阶段主体功能区域中的规划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更需要对水土保证区划中的具体发展体系进行确定,才能够实现对水土资源的真正保护。以三级区为基本单元,对相关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和获取,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实现对水土保护工作的细化,将每一项保护工作的开展制定量化指标,通过指标数值的确定,实现对水土保持价值的体现,并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发展依据。

其次,制定不同的指标权重体系,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开展实现分层次进行,实现工作内容的细化,根据不同的指标体系的确定计算相应的发展结果,实现区域内水土资源保护情况的全面展现,在实现真实情况反馈的同时,为今后生态环境的保护打下坚实基础。信息反馈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对现阶段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实时了解,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的质量。

最后,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工作的开展,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确定,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确定保证了水土保持区划中各功能的明确,实现了水土保持工作质量的提升,并通过指标体系的量化处理,对于工作进度、工作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充分实现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完善的考核体系的确立,不仅实现了水土保持质量的提升,还能够对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办法,实现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完全掌控。

三、水土保持区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的区划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水土保持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水土保持区划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整体的发展质量,其中,现有的区划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水土保持的需求。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对于国内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域和土壤的侵蚀类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区分规划,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但是区划工作的开展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关于土壤侵蚀类型的区划属于自然区划的范围之内,在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中,更多的是按照自然发展依据来进行,以自然因素为主,虽然这样的区划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区域内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由于各方工作没有实现有效的协调,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也无法实现对区域内水土资源环境进行量化的评价,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水土保持区划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从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做起,最后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才能够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各地政策针对辖区内的水土资源流失情况缺乏充分的把握,也无法实现在宏观调控体系下对全国范围内水土保持区划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指导,相关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直接影响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正常发展,影响水土资源保护的效果。

(二)缺乏对区划研究的深入了解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继续加大了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以及注重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实现水土保持区划研究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对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工作完成。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我国与国外相比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差距,进而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水土保持区划各项工作的开展质量。由于专业研究人员个人能力的原因,区划研究只是一项表象工作,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不能够实现对区划工作内容的有效分析,影响了工作质量,甚至导致研究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最后直接影响到水土资源保护的质量。

其次,区划研究工作的开展并没有以实际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并不高,甚至直接失去可操作性的意义。现阶段的区划研究工作的开展,过分关注自然区划,但是对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一研究策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很容易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由于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有限,在区划研究中,研究工作的开展不规范,常常集中于中小尺寸的研究,而缺乏对大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区划的研究,无法兼顾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区划研究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区划标准以及后期区划各项工作的开展无法得到有效统一,无法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作用。

四、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一)实现水资源的保持

首先能够实现水资源的保持。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体系的完善,在整个体系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水资源的充分了解,实现对资源的保持,实现水源涵养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体系的完善。水土保持功能中对于水资源的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水土资源保护的质量,同时对于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土保持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对于整个农业发展以及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农作物本身也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水源涵养的能力,因此其直接体现出来的截水量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从在我国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整个三级区一共有115个,按照具体统计学方法分类,与基础功能相关的三级区数量为61个,总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其中,风力和水力的侵蚀现象十分明显。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地区,除此之外,还包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另外,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和水源涵养三级区数量为22个,总面积达到了232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区域为长白山、北疆山地盆地等。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实现水资源的保持,为实现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今后的发展中,根据不同土地流失环境的区划,还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实现水土环境的优化建设。

(二)实现土壤的保持和改良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开展,实现了对土壤环境的保持和改良,这一作用的体现对于实现水土环境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对于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确定,通过进行有效的检测以及评估,能够实现对土壤环境的全方位了解。而经过对土壤环境的不断研究,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中对土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在今后的自然发展中出现土壤侵蚀问题。

在实现对土壤环境全面了解的同时,不仅实现了对潜在的土壤侵蚀问题的有效预防,还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根据出现的风险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对土壤环境的保持。土壤环境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以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为基础,按照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划开展保护工作,实现水土保持质量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为实现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价值的体现,还需要按照水土预防措施,实现对水土自身的有效拦截,通过对拦截量的分析,得到量化的价值分数,实现对水土保持效果的体现。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中,实现对土壤环境的保持具有非常直观的评价效果,其与实现水资源的保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两者在相互影响作用下能够进一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通过自身的价值体现,更好地发挥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作用,通过对实际效果的分析,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在实现对土壤保持的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完善各项工作,以水土保持功能提升为基础,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改良。土壤环境改良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各环保部门的相互配合,更需要以各区划实际水土保持能力为基础,实现整体工作质量的优化,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实现水土保持生态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部门应积极通过植树造林的形式实现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改良。关于植被的选择需要以各区域的实际生态环境为基础,全面分析植被的存活能力以及以生态价值为基础进行栽种,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改良,避免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三)充分发挥固碳释氧价值

在水土保持对固碳释氧价值研究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实验论证以及假设的方法对其进行证实。例如,在工作中可以以固碳释氧功能中的价值为T,而在实际的应用中,TO的定义是制氧量的代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代表为TC,在最终的功能价值表现上,结果来源为TO和TC的乘积。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到固碳释氧价值,在后续的评价工作中,可以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方式作为主要的参考,首先对不同区划中的固碳释氧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对于平原地区的固碳释氧价值计算工作,可以运用影子价格法,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以实现生态环境服务效益提升为前提,将前者服务价值进行有效的估算。在实现对整体的价值进行有效估算的同时,还需要利用成本估算法,对于各项功能产品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工作的开展更需要以区划特征为前提,在进行水土流失预防工作中,还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划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实现对各项工作办法的有效运用,更好地在工作中实现对生态系统中服务价值的有效估算,为今后环境治理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判断树木对于污染物的吸附,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分析土壤环境的变化,并对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知调查了解到,树木不仅发挥了固碳释氧的价值,还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实现了周围土壤环境的改善,实现了土壤质量的提升,避免了在后续的发展中由于特殊天气造成的水土资源流失问题的出现,进一步体现出了固碳释氧的价值。

(四)在空气净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水土保持过程中,除了对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研究,以及对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了解以外,最有效的工作还是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通过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能够发挥出树木自身优势,实现根部对土壤的保护,同时还能够锁住大量水分,使树叶发挥出空气净化的作用。从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中,大量的树木通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了大量氧气。如果将该项工作通过量化数据来进行分析,可以将空气净化的价值定义为E,单位立方米的空气用I来代替,有害气体的成本定义为B,树木对于有害气体的吸收数量可以用A来表示。为实现水土保持功能评价,量化数据可以将这些元素代表的具体数值进行相乘,得到的结果即为水土保持对空气净化方面的价值。在现实中可以用相应实例进行分析:在太行山东部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上,研究部门根据具体的功能比例,提出了8个一级区水土保持工作规划和方向,进而对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有效规划,这也是我国整体水土保持发展趋势,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分析,可判断出不同种类树木对于水土保持的价值体现,从而为今后的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同时设置明确的植树造林区域划分,保证实现区域内水土保持价值的最大化,还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特点,分析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长树木为主,通过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对重点区域进行弥补,实现区域内水土保持价值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对于水土保持区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对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水土保持区划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缺乏对水土保持区划的深入研究,不能够实现对水土功能的保护,因此在今后各项工作开展中,需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以及水土保持区划的重要作用,注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环境的维护,共同建立美好的家园。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区划土壤环境
黄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辽东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