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克牌在耐久跑中的变式练习

2023-02-22王芳刘柱

体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破坏者边线呼啦圈

文/王芳 刘柱

本文介绍一组使用扑克牌等道具作为辅助器材,在篮球场地上开展的规则多变的多人组合定向“越野”练习方法。

一、扑克牌游戏

场地:篮球场。

器材:呼啦圈、标志盘、旧扑克、小贴画等。

基本练习名称:目标导向。

操作要点:单边线按顺序放牌,学生成组按序号递增跑动进圈。

学生每8人一组,在篮球场单侧均匀摆放呼啦圈,圈中顺次或交替放上扑克中的1~8,每圈一张。学生编号,选出组长。每人手背贴8个与他人不同的贴画,从篮球场另一端的起点处集体顺序跑出,至1号圈在扑克上每人贴上自己的一个贴画,集体折返跑回起点(图1)。继续折返跑向2号圈。直至所有扑克上都留下本组所有队员的号码。继续集体跑出,每次只能按序号带回一张扑克,待所有扑克全部带回结束。

图1 目标导向

练习要求:1.所有人要抵达呼啦圈后(每人均须单脚踩在呼啦圈里以示到达),组长才能发令,集体继续跑向下一个目标,计时竞赛以最后一名队员完成任务时停表。2.每张扑克到位后教师检查牌上的8个贴画,要求所有队员全部贴齐,所有扑克取回查验标记完整算作完赛(图2)。3.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力情况减少扑克的数量控制学生总跑动量,待学生熟悉规则和有一定的耐力基础后循序渐进增加总跑动量。4.没有贴画也可以采用指纹按印,每人起点上手指按上印泥或在起点补印,在扑克上留指印。

图2 到达标记

二、扑克牌的变式游戏

(一)变式1:跟踪追击

1.操作要点:起点随机转移。

在基本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待学生练习组从起点集体跑出以后,教师将代表起点位置的呼拉圈沿篮球场边线随机转移至其他位置(图3)。学生从对面返回时则要根据移动后的起点自主调整跑进方向。此练习通过跑动方向路线的随机变化增加耐久跑的趣味性。

图3 跟踪追击

2.练习要求:当第一名学生追上移动的起点时,持圈移动者要停止移动。

(二)变式2:道听途说

1.操作要点:跑动中教师随机报号,学生听报号变向跑进。

2.练习要求:此练习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学生集体跑进途中突然大声报出某张扑克上的数字,学生集体变换跑进方向,朝向该号扑克所在位置。此练习增加了跑动中的变向过程,学生在跑动中要听清信号,集体快速做出方向调整,通过反复不确定的变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图4)。

图4 道听途说

(三)变式3:双线作战

1.操作要点:双侧均需按标号往返。

2.练习要求:教师在篮球场中圈准备加印区,并将中圈作为加印点和耐久跑起(终)点,篮球场边线两端均匀布放呼啦圈与扑克作为折返点。教师选择红桃、黑桃两组扑克顺次放在呼啦圈中。学生从中圈集体跑进,顺次找到黑桃1,到操场另侧找到红桃1,标上到达印记,折返继续向中圈跑进,继续跑向黑桃2,直至集齐所有扑克上所有队员的标记,集体折返回终点,任务完成。

教师摆放扑克时,此练习可采取“S”形,增加学生单次跑动距离(图5);在场地中圈设置起点和加印区,让学生在单次练习中有一段加速变速过程,在耐力练习中增添节奏变化。

图5 双线作战

(四)变式4:翻箱倒柜

1.操作要点:双侧边线均需要随机翻牌后召集全员入圈。

2.练习要求:基本方法与变式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两侧的扑克不是按序号摆放,而是随机摆放;也不是间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的数字正面朝上,而是扑克背面朝上。学生在练习时往返跑动抵达边线后还需要不断翻找“试错”过程,增加跑动的不确定性(图6)。

图6 翻箱倒柜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团队分工协作,记住每次勘察试错的结果,再集体完成定向的折返跑动。如果学生体力允许,则要求集体翻找,所有人到位后由最后一人翻看扑克;如果学生体力不允许,教师可以调整规则——允许学生分散翻牌试错。学生分头翻牌,找到指定序号扑克后,大声召集所有人至所在圈,人到齐后组长发令集体折返。此练习通过增加随机性让学生感受规则变化后的新鲜与神秘。

跑动试错过程中容易出现运动总量的不可控,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状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也可以变换规则,采取限定跑动时间5分钟,以完成完整标记扑克的数量作为评定组间胜负的依据。

(五)变式5:翻来覆去

1.操作要点:设置“破坏者”,练习者每次折返都要随机翻找牌号。

2.练习要求:这是在变式4随机摆放扑克基础上的新变化。教师指定1~2名学生作为破坏者在边线上移动。破坏者可以是一人单侧(图7),也可以是双人双侧,各负责一条边线。当练习组找到牌1标记返回后,由担任破坏者角色的学生从边线一端跑出,快速将没有标记但曾被翻出已知位置的扑克牌次序再次随机调整并背面朝上。参与定向的学生团队折返跑回时,又将面临重新翻找寻觅扑克2的过程。教师可以同样采用要求学生集体翻找和分散翻找的方法实现对个体运动量的控制。

图7 翻来覆去

(六)变式6:翻山越岭

1.操作要点:增加跑进途中障碍。

2.练习要求:在篮球场中圈附近设置各种跨越、穿越的障碍,要求学生每次跑进中途都要集体穿越障碍。如铺设小垫子让学生跳过(图8),设置标志杆让学生绕过,立设呼啦圈让学生钻过,铺设绳梯让学生用规定的动作跑或跳过,通过加设跑动动作障碍,增加耐久跑运动负荷。教师还可以在场地中架设独木桥或者布放垫脚木块模拟过河,张挂绳网布置雷区模拟战地,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与角色,以此增加跑进过程中的难度与趣味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

图8 翻山越岭

(七)变式7:对号入座

1.操作要点:要求进圈人数与圈内扑克上的数字相同。

2.练习要求:8人形成一个练习组,其中1人担任组长,教师另指定一名学生担任破坏者。篮球场单侧边线均放8只呼拉圈,圈内随机摆放反面朝上放扑克牌1~8。集体合作跑进圈中翻牌,号码是几,本圈内就只能留下几人,其他队员则需要离开该圈另找“座位”,当所有成员都按照扑克上数字标注的数量进入指定圈中“对号坐定”要举手示意,组长看所有人均已到位方能发出集体跑回口令。场边担任破坏者的学生沿边线重新随机快速调整扑克次序,重点在使用过和被翻看过的数字要调整,当练习者返回时需要再次进行集体快速抉择。练习组顺利完成8轮次折返且用时少者获胜。

如小组第一次翻到扑克7,可留下7人,1人必须离开快速找到1,才能集体折返(图9)。如果第一次翻到5,8人练习组中有3人需要离开继续寻找,如果翻到3则本轮次成功;如果第二次翻到的是数字2,且又决定留下两人,则最后1人必须继续且只能找到1所在圈,否则本组本轮将无法完成组合。直至所有人都按照扑克上的数字数量入圈并举手示意,小组集体完成本轮次入座才可折返。

图9 对号入座

此练习不仅让学生跑动起来,还需要在翻开扑克以后快速讨论抉择,离开的队员还将面临下一步选择,每一次折返后是否分组以及怎样分组都存在不确定性,胜负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翻牌与决策中,在不知觉中完成了耐力素质的练习。

猜你喜欢

破坏者边线呼啦圈
海岸水边线提取方法在GF-2卫星影像中的适应性研究
让破坏者变成修复者——雄安检察机关办理首起刑事附带民事污染环境案
彩虹
山的呼啦圈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守护者还是破坏者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炸弹之母——狂暴的破坏者
认识足球(六)
突破矩形上边线买入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