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教育的美育价值指向审视

2023-02-22陈茜程从柱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美育革命

■陈茜,程从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伟大事业中的生动体现,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能量和重要的教育价值。

美育视角下审视革命文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向往和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怀,涵育学生勇敢奋斗的情感精神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审美想象力。

马克思在谈及人的发展时提出了人自我确证的三种方式:思维、感觉、实践。作为类意识,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革命文化教育应以这三种方式为立足点,将红色文化浸透学生的生活世界,唤醒青年对于党和国家的深沉纯粹的爱,塑造中国人应有的和谐精神生活。

一、美育视域下的革命文化教育意蕴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在斗争、反抗与建设中孕育的独特文化形态。在美育视域下的革命文化教育呈现出唯中国独有的连绵生命力,具备坚定理想信念,促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自身丰盈生命创造力的教育意蕴。

(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

“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2]最早指的是君主制王朝的改朝换代,随后“革命”词义扩大,泛指重大革新。人类历史中不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形形色色的所谓“革命”,这些革命曾在当时社会引发重大影响,但也几乎都在岁月变迁中黯然失色。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能够做到历久弥新,以多种形式不断延伸,并在实践和进取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像一颗在亘古黑夜中闪耀不灭的启明星,始终为中国照亮着前行的方向。

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不仅仅局限于革命行为本身,其中蕴含着的是无数仁人志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创造美好家园的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了学生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美育是审美的教育,它的第一要义便是界定“何以为美”。正确的审美意向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理想信念认同,并由此规范自身行为达成审美自觉。

革命文化中承载着的正是同马克思主义相协调的积极人生追求、同全人类与共的高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3]。红色血脉流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体内,青少年要在革命文化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以促使文化自信为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

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各类文化的渗透按下了加速键。这种海量的文化碰撞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包含了好坏参半的隐忧。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强、对待事物热情度高,若没有正确的文化审美引导,很容易出现盲从西方文化、价值观缺失、自我信仰迷茫等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中华文化跨越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汇交融。其中革命文化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鲜明的红色底色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但文化自信绝不仅仅是对于我们所拥有的、接触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傲然之上的盲从与追捧,而是基于理性思考同深切了解后迸发的客观、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信念感。

这种对待中华文化深沉、坚定的信念感单单通过知识性的文化学习灌输较难获得,而基于情感唤醒的美育正体现出它的独特优势。激发国民对本民族革命文化的高度认同与内发的、主动的积极担当精神是学校美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美育着手,促使学生对革命文化产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感不仅是我国美育工作的总要求,更是从长远角度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做准备。美育同文化的相会相融将绽放出中国的独特美学意蕴。

(三)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的

革命文化教育的美学价值还体现为在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是历代人民群众不断追求的“桃花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意义彼岸。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

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美好生活”更多的是基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审美下的美好生活,是真善美的相融,是生命共同体的和谐与共。这种“天下大同”的精神来源于人民,也体现在革命文化之中,凝结着无数人民群众对于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美好生活的具体阐释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初心不变,革命文化的精神始终在传承。美育下的审视对于构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下革命文化教育问题的省思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号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之中,但热潮之下呈现出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省思。

(一)内容上:止停于知,缺乏与生活世界的融通

《指南》指出,我国的红色文化连绵百年,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5],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内蕴。

当下的革命文化教育往往更侧重于对相关材料进行史实性解读,未能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致使原本多彩纷呈的红色教育同生活世界脱离,走向了封闭化和知识性固化,这与我们进行红色教育的初心是相违背的。

教育是人存在的独特方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通过具体的知识教学向学生呈现出真实的历史与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世界,这里的世界既是真实的生活世界,也是学生内心建构的意向性世界。学生正是在鲜活的、充盈的世界中建立起审美联系,真正同革命精神对话,绽放出革命文化作品的真正光彩。

(二)思维上:理解单一,缺乏红色意蕴的跨时代挖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6]五千多年的文化资源中蕴藏着中国独有的丰富内蕴,但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往往只被概括为“爱国”二字。

小小两个字却有千斤重。爱国的背后是眼含热泪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是一条红船上承载的大无畏使命,是战火中超越生死的大义,也是面对未知的不断摸索。不同的情境中爱国都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文化意蕴。

中国处于快速发展中,当下的中国同百年前的中国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时代不再需要啃冻土豆和挖地道,但是困难与险阻仅仅是以另一种形式考验着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在红色革命精神中挖掘永恒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才能抓住革命文化教育的根本。而这红色文化之根也将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人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生命,如何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情感上:灌输说教,无法建立与红色作品的共鸣

革命文化作品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热烈的情感内蕴,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易呈现出“目的性过强”的道德压迫感,强调过多甚至可能引发超限效应,学生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同时缺乏涵育生长性的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曾经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7]情感培育是进行革命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革命文化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目的由外在转变为内在,将德育的内容同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相连接,并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理解到践行的蜕变。当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革命文化作品中,因青山下的忠骨而潸然泪下,因屈辱的战争而捏紧拳头,此刻场域中的学生、作品不再是彼此分离的主客体要素,而是发生意义连接的意蕴整体。学生透过文字在亲历和体验中与自身相遇,才能让红色情感触动柔软的心,达到德与美的深深相融。

三、美育价值取向下的革命文化教育策略

跨学科的革命文化教育是渗透红色思想的重要方式。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天然地具备美育职责,能够提升人们用情感的方式把握世界的能力,并丰富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应基于情感唤醒的美育视角赏析革命文化作品,在文字美、韵律美、艺术美中感受红色文化,体悟红色精神,于润物细无声中构建“中国味道”的革命文化教育方式。

(一)思维层面:在初心中寻求理性

现代化的教育更为高效精密,但它的弊端也正基于此:学生的生活被固定在书本与科学世界里,飞速发展的文明和过分丰裕的物质导致人性走向柔弱,心灵世界呈现出空虚之态。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呼吁革命文化教育进中小学课堂的缘由,教育需要用美好的品质给学生的心灵植根。

中国传统美学有着“广博易良”的乐教原则,调和社会,侧重人的教化,注重培养道德人格。以儒家为代表的正统文化都包裹着伦理的内核,“仁”“义”“礼”等思想同革命文化共根同血,体现出恒久的生命力。

“乐教”“格物致知”“心外无理”等思想强调以情为切入口,寻求理与情的共生协调。在潜移默化中将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主动的情感要求,使之在此基础上拥有良好的审美道德体验感。

在革命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中国方式解读中国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人的意义与作品的意义。留白是中国写意的最高境界,教育也正应如此:将说服变为诱发,以理化情,以善为本,尽显教育的含蓄之美。

(二)感觉层面:铸造自我生命丰盈感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丰富且敏感的时期,对于人生方向把握不够明确,同时缺乏必要的理性和对真理的认知。当我们仅仅从道德教化的角度谈论革命作品时,个体于其自身发展生存的意义却被排斥在门外,这会让学生陷入一种矛盾和焦躁:自我的意义是什么?我和千千万万人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在革命文化中的理解偏失。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是对“革命文化”本质属性的定位[8]。个体所具备的存在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样是革命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自然的整性[9]。教育的出发点始终是作为人的本身,纵使高耸如道德丰碑,也有柔软生活的一隅。教育要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大中见小,寻求平衡,肯定每一个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价值,在精神高度上达到审美的和谐统一。

教育中人是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沟通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作品之间。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全部教育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全部教育艺术也根植于此[10]。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完整的生活。只有每个人在革命文化教育中感受到生命实现了充盈的发展,红色教育才落到了实处,新一代的青少年才能明确自身人生意义,国家才能稳步向前。

(三)实践层面:优美感升华为崇高感

美育同德育密不可分,美育中的德育正体现为审美的超越性。在中小学教材中,较之一般性文本所获的优美感,红色作品在情感内蕴上处于“高海拔”,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崇高感”的体验。

崇高感是康德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在崇高感中,人超越了自然界,完成了精神力量的升华。“崇高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11]它天然地具备一种道德压迫力,在面对血淋淋史实性的革命作品时,学生起初会有一种不舒适、不自由、压抑的感受。这是感性生命受到抗拒和冲击而呈现出的生命同感,也是崇高感的第一阶段。

回归真实教学情境,学生无感于甚至不愿学习革命文化作品多是因为教学只达到“崇高感”的第一阶段便戛然而止,崇高感未完成转化,只给受教育者留下从身体至心灵的不适与痛苦。促进崇高感向更高阶段的转变是革命文化教育的重点,让学生拥有超越自然的理性力量,让暂时性不安的感性生命如种子冲破泥土阻塞般获得爆发性的生命力。经过这一阶段的行为者将会体验到更为高级的愉悦感,这种凝结了理性、真情和大义的情感,区别于动物的趋利避害,呈现出震撼心灵的超越性。

道德同审美紧密相连,基于美育角度的革命文化教育更能体现受教育者生命的活力和理性之美,以高贵的审美感唤醒内蕴的崇高德行,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坚定自身信仰,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美育革命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论公民美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美育教师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