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应重视学生“学知”能力的培养

2023-02-22唐梵凌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做人边界人性

■唐梵凌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道德问题会与年少时缺乏教养相关联,比如碰瓷、讹人及车上霸座等“老人无德”现象,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少德”的行为多是未在少年时获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此种现象和历史教训确实可成为一种警示:人成为有德之人,在于年少时的良好受教。忽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则会贻害终身。因为“正确的行动胜过知识;但是为了行动正确,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正确的。”[1]

一、“学知”的实际目的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2],才可从动物人成为有文化、教养和德行的人。而“恰当的教育”是教师从“知识、德行与虔敬”等方面对学生予以引导的过程;从受教育者角度讲,就是学知。学知的关键在于使人摆脱动物性的束缚,使人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人的认知水准、知识水平、教养程度和行德能力,这一方式和过程蕴含了如下三个层次的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学知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按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的本性去了解人,去认知自己,以此理解做人的常识性道理和学会如何做人的日常方法。亚里士多德指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4]教人学知,就是激励学生自我激活天赋的求知本性,以求知为快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其揭示的人生“学三乐”即是学知识的快乐、学知人(认知自己和他人)的快乐和学做人的快乐。其中,学知识的快乐是起步的快乐,学知人的快乐是过程的快乐,学做人的快乐是终身努力的快乐。

其次,引导学生学知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然、敬畏生命、了解人性。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就是促进学生了解自然的法则,包括自然的创造法则、生变法则和自然的限度法则。我们存在于自然之中,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自然的恩惠。我们从物理、化学等课程中学到的所有科学知识和原理,都是对自然法则的发现和总结。比如从制造一叶小舟到生产航空母舰,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都源于对水中之鱼的观赏、观察而发现的其游弋原理;从生产飞机到太空探险器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都蕴含在天空中小鸟的自由飞翔之中。

引导学生敬畏生命,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是生命的世界,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多样性是世界充满活力和地球资源丰足的根本前提。其次引导学生明确:世界由个体生命构成,对生命的敬畏,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一株小草、一只蚂蚁、一片树叶都是生命,都充满生命的活力,都值得敬畏和尊重。其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生命,既不能伤害他人、他物的生命,也不能伤害自己的生命,一旦无意地发生了对生命的伤害,就应想法弥补。其四是引导学明白,生命是神圣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承之于(家庭、家族、种族、人种的)血脉、形之于父母。

引导学生了解人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性是相近的,但却在后天发展过程中因为利欲的熏染而表现出不同方向,形成人性的善恶。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善恶是人的行为对人性的不同取向的表现:人性趋近和求同,必是善的体现;人性因利欲习染而相远,更可能趋恶。再次,引导学生明白人性在行为上趋善还是趋恶,取决于行为求利的度:行为对利益的追逐无度,必然制造出恶来;行为对利益的谋求有限度,一定会生产出善良来。行为对利益追逐的无度,就是利己损他,所以是恶;行为有限度地谋求利益,就是利己不损他,或者利己也利他,所以是善。最后,一定要引导学生真正懂得人性不仅相近,而且平等,平等决定了人性潜力的发挥必须有限度,有限度的基本标志就是利欲有度,因为“在所有的东西中,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6]。

二、“学知”的主要任务

在如上“学知目的”规范下,中学德育培养学生“学知”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判断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从如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道德。让学生能够理解:第一,道德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互不伤害地共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尊重的是对方的人格、权利和自由:对任何人而言,权利和自由都是有限度的,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构成我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反之亦然。第二,道德的行为准则有二: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强求别人去做;二是“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也利人”。

其次,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一是引导学生具备利益谋求的底线意识,做到既不“凡事有利而往”,更不“凡事无利而不往”。二是引导学生具备行为的边界意识。任何人在任何情景下的任何行为都是有边界的,这就是你的自由边界,就是他人的自由;你的权利边界,就是他人的权利;你的利益谋求行为的边界,就是他人的利益。

再次,训练学生的道德思维,即激发学生发展出一种更好的思维方式,具体地讲,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凡事从他人角度入手来思考”。

训练学生提升道德判断力。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力训练,首先是培养他们的道德辨别力,基本方法是引导他们针对具体生活内容(事件或行为):第一,辨别其真假;第二,辨别其是非;第三,辨别其善恶。对一个涉及道德问题的具体行为或事件,从辨别其真假、是非到善恶这一全过程,往往需要必要的推理。训练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就是运用“底线意识”和“边界意识”来推断,其行为或事件既体现做人“底线”,又体现其(自由、权利、利益诉求)边界的,应该属善的行为,反之,可能体现其非善。对一个涉及道德问题的生活内容或行为,在予以客观辨别的基础上,展开有准则(即底线准则和边界准则)的推断,就可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三、“学知”的基本内容

以德育方式培养和训练中学生学知,只能限定在道德范围内。以此为边界,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训练学知道德的能力:(1)训练学生学知己的道德能力;(2)训练学生学知人的道德能力;(3)训练学生学知事的道德能力;(4)训练学生学知识的道德能力。

围绕“道德能力”展开训练,其核心任务是训练学生具备知己的道德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学会知人的道德和知事的道德;而学知识却是实现前三者的手段和方法。在生活中,事情的完成有赖于手段选择的正确和形式运用的恰当。所以,要训练学生“知己”“知人”和“知事”的道德能力,需要训练掌握道德知识。在感觉的层面,凡知识都是对的、好的,但实际上,知识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苏格拉底讲“知识就是美德”的前提条件是,去掉“无知”状态而达于知“道”的状态时,所得到或所运用的知识才体现美德。什么叫做知“道”的知识?要言之,就是体现自然之道的知识——具体地讲就是体现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的知识,就是知“道”之知识;反之,凡远离或违背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的那类非自然性的“知识”,往往会把人引向认知的歧途,误导人在行为中不知不觉地行恶。苏格拉底说“无人愿意作恶”[7],人作恶是因为无知。所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辨别知识的不自然性,是真诚学知的正确方法。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其《创造性和教育》中告诫人们,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都普遍存在着知识的非自然性,而非自然性的知识往往造成认知的遮蔽而把人引向远离真理的歧途[8]。福井谦一指出,一个人要能真诚学知,必须先学做人,这是学知识必须谨守的原则。

四、“学知”的引导方式

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学知的可行方式有三。

一是引导学生训练道德认知力的宏观方式可概括为从九个方面去引导和激励学生:

(1)学会去爱、被爱和享受爱的感觉,不畏惧,也不掩饰。

(2)学会对他人的感情做出及时的反应:既真心感受他人的快乐和幸福,也真诚同情他人遭遇的痛楚和悲伤。

(3)学会平等待人,既不自觉高人一等,也不自以为卑。

(4)学会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人一起参与快乐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5)学会探索和付出,通过创造性劳动或为他人做贡献的方式来感受成人的尊严和自我实现。

(6)学会对自我负责,尤其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7)有意识地自我培养道德能力,并自我训练理性能力,以此确保对自己的自治和自由。

(8)学会对自己的观点予以合逻辑的检验,避免“为证明自己的信仰而捏造事实”的恶习。

(9)学会在生活中养成同情、相互信任和博爱的美德,将此三者作为自己“良好愿望”的源泉和“优良生活”的品质。

以上的学知引导,能够训练学生具备真实的道德认知能力,这就是做人做事的责任观念和工作责任心,任何“必为”和“应为”的事情——比如读书、学习——都是自己的职责,都应该以全身心投入的方式去做,去做得最好。

二是引导学生训练道德判断力的基本方式可概括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认知对象,使之具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求知的对象。第二步,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道德判断尺度,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底线”原则,和“你的自由的边界是我的自由,你的权利的边界是我的权利,你的利益的边界是我的利益”的边界准则。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得体地运用此判断尺度的方法。第三步,训练学生对对象的选择行为进行价值澄清,并通过价值澄清来确立最终的判断依据与尺度。约翰·威尔逊在《道德教育新论》中假设的三个例子可成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的最好方法:“假设我们要评价许多名S的慷慨。我们观察他们逐个经过一个乞丐身边,每个人都从衣袋里取出1英镑给了乞丐。然而,S1这么做是因为他同情乞丐,S2是因为他想向他的女朋友炫耀,S3认为这会在来世给他报答,S4是为了消除他的内疚感,等等。我们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或行为是慷慨的,但是在严格的意义上讲,他们显然不是同等慷慨的人,因为他们遵循不同的规则和推论。”[9]当此一步完成后,才可进入第四步,即自觉运用明确的价值判断尺度,对所求知的对象予以真实辨析评价,然后做出符合法则的道德判断。

三是必须的认知行动训练。训练方式很多,择其主要者有三:

第一,培养学生的善待认知,训练学生的善待行动力。宜从三个方面激励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善待自己,这是一切善待的起点;二是引导学生善待他人;三是引导学生善待自然、地球生命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如上所有的善待,都要平等,都必须从平等出发,因而,培养学生的善待意识并训练学生的善待行动力的根本方法是平等相待。其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平等地善待自己,做到在比自己强或优秀的人面前不自卑;在比自己弱或差的人面前不自傲。平等地善待自己,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心中有我;平等善待他人,就是在任何时候心中都要有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仁”——仁者,就是多人,就是己心存所有的他人,因为“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人”[6]。再是平等地善待自然、地球生命和环境,因为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土壤,生命是地球的灵魂,地球是我们存在的家园。

第二,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训练学生的时间行动力。从做人、做事和生活三个方面讲,时间体现基本的道德。真正有修养、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具备很强的时间意识和时间能力,能做到无论何事都提前十分钟到,不要让别人等自己。这一时间准则包含做人和生活的根本道理——在这个世界里,对任何人言,你最爱的是自己,最不愿意等别人。由此形成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凡事不要让别人等自己,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并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就可能成为很受人敬重的人。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为意识,训练学生凡事自为的生存能力。在人世间,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除你自己之外,你不是任何人的主人。在生活中,你才是可供你自己任意使用的工具和任性驱使的对象,除你之外,你没有资格和权利驱使任何人为你服务。基于这两个方面做人道理和道德要求,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麻烦别人”的习惯。因为,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总是麻烦别人,是把别人看成工具,将自己视为主人,这种观念和行为方式本身体现的是不道德和反道德。

猜你喜欢

做人边界人性
做人,不要做藤
拓展阅读的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人性的偏见地图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