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造动物:剧变后遗症

2023-02-20陶恺

看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人造

陶恺

《弗兰肯斯坦》戏剧剧照

科幻迷们“入坑”的第一站,大多都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不同尸体“嫁接”出面目狰狞的科学怪人,这个怪物如何引发科学家与实验品的纠葛思索、如何拖着怪诞的身体存活、如何理解自己与世界?在《弗兰肯斯坦》问世的200余年里,关于科学改造物种的诡异与幻想,关于这些“人造生物”的命运与影响,始终是人们探讨与创作的热点。

如果说《弗兰肯斯坦》所描绘的“人造人”暂且是止于纸面的想象,“人造动物”的试验及成品则早早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基于不同的欲望和目的,人们用改造、嫁接基因的方式“生产”人造动物,将科学研究成果变为一种满足更多欲望的手段,如造物主般在地球上创造出“新”物种。

那些似乎更遂人意的人造动物,真的是物尽其用的典范、值得人类为自己的发明创造骄傲吗?

口腹之欲

说起“牛”,强壮有力是它们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即便是我们日常所见最强壮的牛,在面对比利时蓝牛时也会黯然失色。比利时蓝牛浑身都是腱子肉,像是牛中的健美冠军,整个身体似乎除了大块的健壮肌肉外几乎再无其他。

正如人类的健美选手需要不断通过训练塑造体型、考究饮食维持肌肉量,自然界的动物需要自由地奔跑、捕猎来保持身体的强壮一样,任何一种自然的“健美”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达成。但被圈养的、异常强壮的比利时蓝牛并没有这个自由选择“努力健美”的幸运。

由比利時蓝花牛和英国短角牛杂交而生的比利时蓝牛,是一个“人造健美冠军”。20世纪50年代,人们将这两种牛用“近交繁育”的技术不断进行杂交、选育,直到比利时蓝牛在肌肉生长方面的基因突变,并能稳定地遗传。

比利时蓝牛

仅需1年的时间,比利时蓝牛就能长到420公斤,最重可以达到1200公斤。

经过基因改造的比利时蓝牛,一出生就能达到45公斤,此后经过喂养,可以轻松达到一天增重1.5公斤的目标。这样,仅需1年的时间,比利时蓝牛就能长到420公斤,最重可以达到1200公斤—且都是紧实、饱满的肌肉。据统计,比起普通的肉牛,比利时蓝牛能够多提供20%的肌肉,脂肪含量也减少了30%左右。这样的牛肉美味又健康,是餐桌上食客的最爱,市场趋之若鹜。

一身腱子肉长得既快又好,产肉率极高;肉质健康配比科学,广受欢迎不愁贩卖……一时间,比利时蓝牛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因为基因突变带来的影响,比利时蓝牛在1.5岁左右就可以进行繁育,选择饲养比利时蓝牛,对养殖主来说,就意味着获取了“加速机”一般的财富密码。

除了牛,鸡肉也是人类大量消耗的肉类食物。鸡能产蛋、鸡肉又可食用,唯独鸡毛成了大快朵颐的阻碍—杀鸡时,总要专门设置一道繁琐的程序褪去鸡毛。无论是在家中处理少量鸡的费力“拔毛”,还是大型工厂批量加工处理鸡肉,鸡毛都意味着水的浪费、垃圾的增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以色列科学家团队发现欧洲农场中有一种裸颈鸡,因为自然的基因突变,这种最早出现在罗马尼亚中部的鸡颈部没有了羽毛,并在漫长的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显性基因,稳定地在颈部不长羽毛。

科学家们通过对裸颈鸡的基因研究,不断进行人工育种,经过了50年,培育出了终结鸡毛烦恼的无毛鸡。

欲壑难填

严格来说,无毛鸡并不是转基因生物。培育无毛鸡,是将裸颈鸡颈部的基因突变不断放大、一代又一代扩大、固定为显性基因的过程。最终,浑身粉红、丑陋但方便的无毛鸡满足了人们对“吃鸡不必拔毛”欲望的要求。

在剥夺了鸡的羽毛之后,人们发现,无毛鸡的优势可能不只是“方便吃”这一点。

以色列无毛鸡

通常来说,如果鸡可以更快地生长及下蛋,也就会释放更多的热量。对于大量饲养鸡的养殖场来说,需要时刻关注场内的温度,将整体环境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鸡群才会更好地生长、产蛋。对于一些本就炎热的地区,场内监测实时温度及控温,成了整个饲养过程中成本极高的环节。

而养殖无毛鸡可以规避这些成本。没有羽毛,让鸡的“散热”更快了。即便是在30多摄氏度的天气,无毛鸡也可以不受影响,保持下蛋和生长的速度。

同时,失去了羽毛,便也少了一样身体组织来抢夺养分:无毛鸡比普通养殖鸡更能“专心”下蛋和成长,长肉速度更快、产蛋能力更强,连吃的饲料都更少,加上数次改良后的基因,无毛鸡的肉质也更接近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脂肪含量不高……

从“懒得拔毛”到“产出更多”,人们想要的,总要比“满足胃口”更多。

不受控制的体重飙升、沉重的肉体,让比利时蓝牛连散步都是奢望。

事实上,除了满足口腹之欲,人类还被更多理由、更多欲望驱使着去改造动物基因、放大偶然的基因突变,产出各式“人造动物”。

如果说养殖场中的“人造动物”最后仅仅以某种盒装肉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些“人造宠物”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算陌生,比如折耳猫、茶杯犬、加菲猫。

因为耳朵向前折,折耳猫比起其它品种的猫少了棱角分明的机灵,显得更加可爱;茶杯犬顾名思义,小到能够放在茶杯中,配上圆溜溜的眼睛,既是灵动的宠物,又像精致的摆件;加菲猫的脸圆且扁,憨态可掬,满足了人们对“可爱”的所有想象。

三种宠物皆非自然产生的动物。人类抓住了TRPV4基因突变而“折耳”的猫、催产小型犬喂药控制体形、将长毛猫和短毛猫交配繁殖培育出扁脸猫……

“吃饱”并不是终点。在想办法得到更富营养的肉、更高产的肉蛋之后,人类依旧可以随意修改小动物的形态和命运,哪怕仅仅是为了可爱。

被迫缩小了型号的茶杯犬

扁臉的加菲猫

绵长痛楚

强行“逆天改命”的人造动物,是值得骄傲的发明吗?

从养殖主、繁育人的角度看,这些创新或许是经济实惠的好选择:更高产的养殖、更可爱的宠物,买卖双方人人满意,既吃得到好肉,也欣赏得到所谓科技带来的精神愉悦。

但若是了解发生在这些动物身上的剧变造成的震荡,但凡残存一丝恻隐之心,便不能不感到残忍。

拿“健美冠军”比利时蓝牛来说,“健美”包含的“健康”之意,在一心追求“更多牛肉”的基因改造中荡然无存。与一身腱子肉相对的,是脆弱的、无法承担自身重量的骨骼。正常基因中能够调节、限制体重的部分消失了,不受控制的体重飙升、沉重的肉体,让比利时蓝牛连散步都是奢望。它们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骨折等疾病,而只要不妨碍长肉,养殖主并不会过多关注这无时无刻折磨着它们的痛苦。

此外,基因改造后的比利时蓝牛牛犊也更大、更壮,母牛的生产无法像其它正常的牛一般独立完成,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而养殖本身,便是要母牛不断生育,沉重的身体、剖腹的折磨周而复始。

失去羽毛的无毛鸡,则像是赤裸的人,要直面自然界的一切:寄生虫、蚊子能够大摇大摆地伤害它们,平常的阳光也能轻易将其晒伤—当然,这些痛苦若是不影响生长和产蛋,自然也不会被看到。

比起到了时间就屠宰的牛与鸡,对于宠物的基因改造带来的痛苦更为绵长。折耳猫的四肢、尾部常常畸形,软骨和关节会逐渐损伤,疼痛会始终折磨着它们;被迫缩小了型号的茶杯犬,最常见的疾病是脑积水—因为颅压过高,它们眼睛突出、情绪不稳定,骨骼也因发育不良而十分脆弱;加菲猫的可爱扁脸背后,是极短的鼻腔、艰难的呼吸和不断流泪的眼睛……

在《弗兰肯斯坦》里,有这样一句话:“科学家们只不过揭开了大自然真面目的一部分而已。”面对自然与万物,人类无法成为造物主。追逐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无可厚非,但怀有恻隐之心、避免成为欲望的俘虏、无节制的撒旦,或许才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底线。

毕竟,人类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客人,而大自然“生生不息,永远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弗兰肯斯坦人造
第25章 终极嘱托
Chapter 25 The final wish 第25章 终极嘱托
无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安息吧,斯坦·李,漫画因你而精彩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戈壁沙丘
游历上弗兰肯,美食、美酒、美景和佳音
塞巴斯蒂安·斯坦:“冬兵”又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