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

2023-02-20

市场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盈余会计准则管理

周 杰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言

长期以来,盈余管理都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盈余管理也存在诸多争议。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逐渐走向成熟,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科学的体系。中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资本市场上的盈余管理还不健全,美国安然和施乐等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操纵事件的发生,也使盈余管理受到广泛的关注。

2006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以促进上市公司对盈余的管理。然而,因为会计准则的推广和运用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各个企业又有不同的制度背景,所以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并且往往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多样化,它使得盈余管理操纵方法很复杂,很难被识别。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操纵会计盈余的事件频繁发生。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虚构客户、隐瞒费用支出、虚构资产收入等手段来操纵盈余,虚增的利润使得年度财务报告转亏为盈,从而扰乱社会秩序。如何识别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找出有效控制上市公司合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的战略性对策和建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盈余管理的深入研究颇为重要。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上来讲,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操纵会计的盈余或利润,也就是说,采取有意图的行动将财务报告盈利水平调整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从广义上来讲,盈余管理包含对公司会计收入和支出的控制来操纵盈余,也包含其他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运用各种会计方法或非会计方法在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来处理财务报告,最大限度地获得企业的市场价值[1]。本论文是建立在广义的基础上来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的。

盈余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①行为合法。盈余管理是对企业的会计盈余或利润在会计准则和制度允许的范围下进行操纵的,并没有触及法律和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例如管理层会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人为控制交易的确认时间,增加收入减少费用,达到影响财务报告的目的。②动机性。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有某种动机,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意图地去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如果公司的盈利状况良好,就没有盈余管理的必要。③人为干预。企业管理层人为干预企业财务报告,通过会计手段或非会计手段,使企业的会计盈余水平达到更加合理的空间,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效益。④影响的是报告收益。从长期的结果来看,盈余管理不影响企业的实际盈余,它只会改变企业交易确认时间和不同期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只是财务报告中的数据[2]。上市公司会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来进行盈余管理,比如在上年的年末即12月份虚增收入或减少损失,下年再以劣质产品等理由做相反冲回,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虑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完善,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来进行探讨,中国的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1中国内与国外的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比较可以看出,国外主要是国家级监管机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更好的法律执行力及对投资者的高度保护,并且如果国家的法治和监管效率越完善,企业的盈余管理情况越少。而国内金融市场制度相对国外有不足,金融市场制度也影响着中国的盈余管理水平,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随着我国监管制度的发展而有所降低。并且公司内部治理越完善,内部控制质量越好,盈余管理的情况越不明显。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对同一笔交易,公司采用的不同政策会对会计盈余的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确定出哪种会计方法更能公允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业绩,因此企业就会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控制盈余。一般来说,企业的盈余会受折旧政策、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存货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和收入确认方法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例如2018年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了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等会计政策,以及管理人员服务的关联方确认及披露的规定,影响重大。

2.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虚增利润

现代财务会计不以企业的实际现金流为依据,依据的是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与支出的比例。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交易确认的时间,提前确认收入和延迟确认费用来调高利润,或者用相反的方法来减少利润。比如银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把应该在2011年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10年确认,使2010年度收入增加7621.91万元,从而虚增利润。

3.利用会计准则的变通性,控制盈余

制定会计准则时,会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和各公司的特殊制度背景,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管理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关系来进行选择,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方法计算出的会计盈余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往往会采用会计准则的灵活变通性,选择更利于自身发展的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资产重组(债务重组)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重组现象”也值得关注。资产重组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上市公司一夜之间将亏损转为盈利。盈余管理主要通过股权的转让、资产置换、境外并购、资产转让等经济行为来进行。债务重组收益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这一规定使得部分会计盈利低的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收益增加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这是企业日常活动之外的一种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利润的大幅度变动,不经常使用。

2.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的相关交易,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方面,它可以隐藏或虚增利润,也会对其股价产生重大影响。关联方之间因为存在控制关系,所以交易往往会以不公平、不准确的价格进行。关联方之间通常通过关联购销、转嫁费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资金融通、租赁经营、分解交易、委托经营等方式来进行交易,从而控制公司盈余。

四、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识别盈余管理主要有模型识别法和经验识别法两种。模型识别法数据要求很高,准确性较高,但很难识别和进行分析单个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和盈余管理的方法。经验识别法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利用管理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时不能掩盖的部分,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非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以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主要研究经验识别法下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图1)。

图1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分类图

(一)财务分析法

财务分析法以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告为基础,采用趋势分析、同行比较、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找出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项目,分析内部的原因,从而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在两个或连续的几个时间段内比较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数据或财务指标,并对其变化进行直接观察,分析增减变动情况。如果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没有明显变化,而主要的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波动,这就可以判断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判断企业操纵盈余交易活动的情况。

2.同行比较法

同行比较法是指将企业财务指标的实际值与同行业的平均标准值的比较分析,然后找出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指标,并分析财务报告中的异常项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调查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水平。其次,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联交易和产品。最后,选择该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或者是规模相当的几家公司进行对比,计算主要财务指标的行业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便与被调查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3.现金流量分析法

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数据是反映盈余质量的最重要的数据。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公司一定时期内投资、筹资、经营和分配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中的异常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例如如果一家公司使用会计处理的时差通过提前确认其收益来进行盈余管理,则不会有直接现金流入。财务报表中反映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从而分析企业的应收账款,找出企业的异常现象。

(二)非财务分析法

1.动机分析法

企业有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不同的动机,管理者将采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方法。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很多,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管理当局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其所面临的压力,分析管理者是否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去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比如为了避免因连续三年的亏损而受到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等处罚,部分上市公司会采取相应的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法改变公司在亏损年度及其前后年度的财务报告。

2.审计识别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时,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通常存在一定的动机和意图,审计师首先要调查公司董事会会议、股东会会议和其他重要的会议记录,了解公司最近的重大决策;其次,分析国家相关经济政策和行业形势等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观察企业在外部环境下的生产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内部外部两方面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外部监管人员可根据审计报告中的分析结果,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五、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①完善会计准则制度。中国必须加快引入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特别是当前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并购等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和补充已公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比如关联交易定价制度问题和长期股权投资中确认方法等问题的具体规定。②加强对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应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格式、内容、时间和方法,尽量避免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而产生过度盈余管理的现象。披露更多的上市公司信息,可以使外部人员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例如应该增加对易于操纵盈余的主要计算方法和财务报表项目组成的披露;更详细地披露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不仅有助于监管机构发现更多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而且有助于保护那些遵守原则并有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会计师事务所。③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来规范盈余管理的内部监管机制,有必要解决证券市场上股票的市场流通问题。首先要做到政府管理职能与企业的行为分开,分散公司的股权,发展外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4]。

(二)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上市公司的监管氛围较为宽松,因此盈余管理现象严重。我国必须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加强对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减少盈余管理的外部政策因素;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法律约束。改善中国的证券市场环境。中国必须要加大对严重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力度,优化其处罚模式,不能一直沿用之前的处罚方式,如果某上市公司因利润操纵行为严重损害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处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而不能由广大投资者共同承担该笔罚款。

(三)塑造良好职业道德,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层和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密切相关。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氛围,它贯穿于整个法律法规体系之中,因此会计人员要做好自我约束。要想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社会评价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社会评价,增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荣辱感。二是社会利益导向机制。加强物质鼓励与鞭策,并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猜你喜欢

盈余会计准则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