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创新的内容和途径及其价值取向

2023-02-19戴圣鹏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戴圣鹏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域中, 创新是革命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没有创新这个革命性的实践活动, 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一定时代的文化发展而言,创新所提供的驱动力同样不可缺少。就此而言,文化创新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自我扬弃、自我革新。

一、文化创新的内容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发展的主题。 文化创新, 不仅要跟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进行自我扬弃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要根据社会实践、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自我革新以实现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文化创新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社会实践、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通过文化创新,既可以推动文化自身发展, 又可以使文化更好地促进社会与时代发展。 因而,通过文化创新,使文化发展获得内在动力,就能满足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 推陈出新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来回答;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 准备了充足条件。 因而, 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推动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 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的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之所在。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创新包括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观念、文化体制的创新以及文化传播手段、平台的创新等内容。

文化创新是文化内容的创新。 只有推动文化内容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文化发展与进步。 文化内容的创新,就是要在文化创新中淘汰腐朽的、落后的、失去了历史必然性的内容, 就是要使文化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 因而,一种文化只有不断实现内容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发展。 从文化内容的构成状况来看,文化内容的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包括文化知识、价值理念和文化发展观念的革新等。 在文化内容的创新中,文化发展观念的创新是最难的。 对个人而言,现实生活可以轻易改变自己的某一行为和生活习惯, 但很难根除业已深入内心的思想观念。 因此,对于文化创新而言,改变固有的文化发展观念, 特别是根除文化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保守观念、守旧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 因为如果思想不能获得解放,畏手畏脚,人们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文化创新之中。因而,革新文化发展观念在文化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化创新是文化形式的创新。 文化创新要在“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1]325。 文化内容需要通过文化形式来表现, 好的文化形式能更好地表现和展示文化内容,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文化形式的创新要达到三个要求:第一,文化形式的创新要具有时代性,即文化形式要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时代气息,能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第二,文化形式要大众化,即文化形式要符合人们的现实需要,具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传播并被人们牢牢记住。第三,文化形式创新要有国际视野与世界维度, 即既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也要用中国语言讲述世界故事,换句话讲就是,在文化形式的创新上,既要借助世界文化形式表述、传播中国文化的内容,也要用中国文化形式表述、传播世界文化的内容。

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体制创新。 要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为文化创新保驾护航。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314文化体制包括文化产业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教育体制、文化发展保障服务体制、文化发展激励体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文化体制创新包括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教育体制创新、文化发展保障服务体制创新、 文化发展激励体制创新等内容。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就是使文化产业体制能适应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就是创新文化管理模式, 从被动文化管理模式向主动文化管理模式转变, 从消极文化管理模式向积极文化管理模式转变,积极引导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文化教育体制创新,就是创新文化教育内容、文化教育理念、文化教育模式和文化教育方法, 使文化教育更有利于文化创新与发展。文化发展保障服务体制创新,就是不断根据文化发展的需要提升文化发展保障与服务水平。文化发展激励体制创新,就是创新文化发展激励政策与方式, 使文化激励能更好地刺激和促进文化发展,为文化创新与发展提供外部驱动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文化传播手段与平台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野中,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精神等无形的存在。 无形的文化要展现自己,就要借助各种载体。因此,实现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传播渠道和载体的创新。在文化传播渠道上,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AI 技术开发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新的传播渠道。 在文化传播载体上,除了借助各种传统文化产品之外, 要创造性地开拓非文化产品作为传播载体。事实上,非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播上有着文化产品所不具备的便利与影响力。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中国商品扩大文化覆盖与影响范围, 通过中国商品的消费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 因而,如何使文化浸透到商品中去,通过商品的消费增强文化的引领力与影响力, 是当前文化传播渠道与载体创新的重要内容。 中国现代文化要走出去,中国价值理念、中国精神要被世人所接受,必须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渠道与载体,实现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和实效化, 实现文化与商品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商品的文化涵养度。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从理论路径讲, 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文化批判。文化批判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文化自我扬弃、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 “文化批判即是对一定的文化在反思的基础上的否定与扬弃”[2]。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中,相对于革命实践而言,文化反思与批判虽然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力量,但对文化创新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文化批判对于文化创新的积极意义, 表现在它对落后文化形式、文化形态解体的催化作用上。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野里, 科学的文化批判能够破除落后文化对人的束缚,能促进人的文化启蒙与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要正视和重视文化批判的作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每一次重大的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 扬弃旧文化的文化批判都扮演着为文化创新开辟道路、指明方向,为新文化的创造提供文化土壤的重要角色。

从现实路径讲,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并且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发展。 文化创新与发展如果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就只能在抽象的精神世界里进行自我实现。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文化批判的实践中才能获得创新基因与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既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 并且因为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具有历史性。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来讲,文化创新不仅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发展的要求, 而且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我革新。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同的社会实践造就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服务于不同的社会实践。 建基于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农业文化与建基于大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工业文化,二者在创新要求、创新方式上必然有所不同。 因此,文化只有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创新, 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创新的动力既来自文化生成的内部环境,也来自文化生成的外部环境。多样性的文化存在,既是文化交往的根本前提,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 既能使一方学习和吸收另一方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自身,又能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这就是文化交流对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 纵观中华文明5000 多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中一次次地实现了创新与发展,铸就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由此可见,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新依赖人的创新能力。 文化是属人的存在,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与继承者。 因此,要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文化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就是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312。 文化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创新。 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文化教育这一重要途径。文化教育指通过一定途径与方法传授人们文化知识、培养人们的文化兴趣、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活动与过程。 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化启蒙与文化创新,都离不开文化教育这一重要工作。通过文化教育, 可以在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对人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在全面地接触并掌握各类科学知识,不断认识自然与历史规律的同时会积极进行创新实践。因此,只有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才能使文化创新主体富有创新思维与能力,持续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

三、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

建设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 离不开文化创新。 如何使文化创新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 文化创新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创新怎样才能更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怎样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解答这些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文化创新的价值立场, 即确保文化创新的社会主义方向, 确保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全体人民、以中华民族为中心。 进一步讲,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以少数人的暂时利益与幸福为中心, 而且是以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和幸福为中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的一切创新, 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 ”[3]319同样,文化创新归根结底也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 来源于人民的实践。 没有人民的首创精神,没有人民创造历史,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文化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就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文化创新要为了人民、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4]3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因而,在文化发展中,文化创新一定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定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文化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还意味着文化创新要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与长久发展。

文化创新从本质上讲是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 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需要以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5]163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讲, 核心价值观必然是决定文化创新价值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在文化创新中坚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文化创新就会体现什么样的价值特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中, 我们要确保文化创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要确保文化创新的社会主义性质, 因而我们的文化创新就必须以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前进方向与价值方向。“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5]164。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根本与精神命脉。文化创新以弘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中轴与灵魂, 就是要处处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4]320。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包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局中处于重要地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种先进形态,创新是其重要品格与发展动力。 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目的, 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新必须以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决定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反过来又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要消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或消极影响, 在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手段上必须坚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创新不仅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增加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 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 ”[3]320在文化创新中考虑经济效益, 具体地讲就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与智力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 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重大发展成就,而且要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通过文化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从文化层面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与路径。因此,在文化创新中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价值取向, 就是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新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 就是以文化创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