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L 导联的T 波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预测的临床意义

2023-02-19邹隽张姝兰强佳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导联稳定型心绞痛

邹隽 张姝兰 强佳琪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研究表明,其患病人数约为2.9 亿,心肌梗死者为250 万左右,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约为350 万,且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呈年轻化发展,冠心病中常见类型为稳定型心绞痛,国际心脏病协会指出并强调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目标明确所示:控制病情恶化,并延缓病情发展,避免发生心肌梗死,预防死亡,确保生命安全;促使心绞痛、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减缓,发作频率降低,继而提高生活水平。相关报道指出[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安全系数低,通过选取缺血心肌面积<10%患者进行研究,随访所有患者2 年,结果可见,死亡率>4.8%,由此可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随巨大风险[2,3]。本文将以9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9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特点如下:病情在1~3 个月较为稳定,疼痛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变,疼痛位置、性质相对固定,且疼痛在服用硝酸甘油后同步显效;使用冠状动脉CTA 诊断可见最终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纳入标准[4]:以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80 岁者;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变化、瓣膜疾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炎,心包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精神障碍;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1.2.1心电图诊断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实施心电图诊断:使用设备为3 导心电仪器(型号:Cardio Fax3),Wilson 导联体为电极连接,描记心电图,记录纸速设定是25 mm/s,设定标准电压是1 mV。测量T-P 段等电位线,ST 段测量为J 点后0.08 s。依据avL 导联T 波形态分为三组:心电图正常患者30 例,为正常组;avL 导联T 波改变患者30 例,为T 波改变组;多导联ST-T变化患者30 例,为ST-T 变化组。

1.2.2冠状动脉CTA 诊断 使用设备为螺旋CT(飞利浦Brilliance 64 排128 层),在术前实施碘过敏试验,监测心率情况。当患者心率>75 次/min,取美托洛尔25~50 mg 服用,控制心率<70 次/min。右股静脉处取留置针(18~20 G)置入,CT 扫描时取高压注射器注入75~80 ml 高浓度造影剂,注射速度5 ml/s,在注射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触发层面为主动脉根部,设置触发阈值为110 Hu,在一次屏气中实施增强扫描。在心动周期的不同时段实施数据重建。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速度设置为5.0 ml/s,剂量为70~80 ml,在注射完毕以后,取50~100 ml 氯化钠注射剂注入,速度为5.0 ml/s。血管狭窄程度=(狭窄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血管直径)/狭窄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史。②比较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③分析冠状动脉评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④比较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程度。使用改良Gensini 评分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由14 段组成,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依据,确定权重系数,狭窄100%为32 分;狭窄91%~99%为16 分;狭窄76%~90%为8 分;狭窄51%~75%为4 分;狭窄26%~50%为2 分;狭窄1%~25%为1 分,无狭窄为0 分。每支血管用其狭窄程度得分乘以相应分系数,然后计算出各个冠状动脉狭窄计分之和,即Gensini 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正常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2~68 岁,平均年龄(54.82±3.29)岁;19 例有高血压史,11 例无高血压史。T 波改变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3~67 岁,平均年龄(54.79±4.56)岁;20 例有高血压史,10 例无高血压史。ST-T变化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0~66 岁,平均年龄(54.54±5.64)岁;18 例有高血压史,12 例无高血压史。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 90 例患者中,57 例有高血压史,33 例无高血压史。有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为(29.94±6.59)分,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为(30.17±6.38)分。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分)

表1 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分)

注:与无高血压史比较,aP>0.05

2.3冠状动脉评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评分与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162、0.274,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无相关性(r=0.043、0.029,P>0.05)。见表2。

表2 冠状动脉评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程度比较 三组患者LAD 中段1.5 的Gensini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小分支0.5、RCA 1.0、二对角0.5、LAD 远段1.0、LAD/LCX 近段2.5、左主干5的Gensin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Gensini 评分比较(,分)

表3 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Gensini 评分比较(,分)

注:三组LAD 中段1.5 比较,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多种因素引发,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体力活动少、运动、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等。研究指出,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在发病过程中出现多种新影响因素,受到更多人的关注[4,5]。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评分与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162、0.274,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无相关性(r=0.043、0.029,P>0.05)。临床在诊断冠心病患者时多采用心电图,属于微创操作,应用广泛[6,7]。当前,冠状动脉病变使用心电图诊断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如avR 导联ST 段抬高表明存在左主干病变,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患者时avL 导联波群ST段、S/R 变化可预测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动脉为罪犯血管[8]。由于心电图avR 导联可将颌面部+30°处心电变化特殊性显示出来,颌面上方处电极仅包括avR,因此,此类研究较多,然而,avL 导联有关研究较少。心电图阅读过程中采用12 导联,avL 导联可将左上肢电位变化反映出来,具有显著应用价值[9,10]。有学者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进行研究,使用心电图诊断,V3、V4 导联T 波倒置和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阻塞存在相关性,以心脏解剖部位进行分析,V3、V4 导联与前降支对应,表明T 波变化特征包括方向性,同时也可预测血管管腔狭窄特定部位,特定导联图形变化能够预示血管狭窄,其特点详细如下[11,12]:V3 与V4 能够对左心室前壁肌电活动准确观察,avL 导联与左室后侧壁面对,从而将该处导联反映出来。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正常组、T 波改变组、ST-T 变化组患者LAD 中段1.5 的Gensini 评分分别为(1.92±0.45)、(4.78±1.12)、(2.09±0.4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小分支0.5、RCA 1.0、二对角0.5、LAD 远段1.0、LADLCX 近段2.5、左主干5 的Gensin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avL 导联的T 波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不具有相关性,但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方法。

猜你喜欢

导联稳定型心绞痛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