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校、家、社”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

2023-02-18金朝林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育人家庭

金朝林

现代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努力实现“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已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正确把握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的特性和规律,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中充分发挥好角色作用。

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必要

不少家长反映在新形势下,感到教子艰难,甚至无所适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观念、立场的不统一;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分数既能代表一切;因为自身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与学校老师互动沟通少。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系统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联系的。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与人类共始终的,在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自身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发展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教育。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业性、基础性,因而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父母思想意识、言谈举止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独特的,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马卡连柯曾经指出:“谁在教育儿童?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

社会是教育的平台和依托: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个体在学校和家庭所学的是基础性的知识,但不是全部的知识。个体只有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不断学习与成长,方可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这正是社会教育之所指。社会教育又是个体社会化的实践平台,它通过营造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并为之提供良好的服务,它扮演的是平台和依托的角色。

“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合作模式:在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中,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既有两两合作,也有三者之间的交叉与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就是学校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同时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双向活动。比如:组织家长会、家长论坛、沙龙,班主任老师与家长电话联系、家访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作,主要是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或是校外教育资源为学校使用,或是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或是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合作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作,比如实行家长开放日,采取亲子活动的方式开展兴趣小组或是社团活动,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参与社会教育机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形成三位一体教育合力,就是为了避免“单兵作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在教育行动上各自为政,甚至是南辕北辙,相互冲突,抵消正面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协同合力,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成效。

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关键

班主任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担当校内教育力量的联络员、联结班级与家庭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实现三位一体,让更多有益的教育影响渗透到教育全过程,使学生在多种积极教育因素的熏染和滋养下,健康成长。

1、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校内教育力量除班主任外,还有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以及班干部等。把这些教育力量汇聚起来,协调一致地对每个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是班主任的职责。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任课教师往往容易成为班级工作的“旁观者”,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不会让他们“袖手旁观”的,他会千方百计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与他们结成亲密的教育联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班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有的班主任为了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议,分析班级的情况,明确教育思路,研究工作方案,探讨管理策略,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成为步调一致的教师集体。

2、形成家校联系纽带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自出生之日起,生活上受到父母的照顾,情感上受到家长的爱抚。上学以后,除了在校学习,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度过的。因此,家庭的环境、生活与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其在方向上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要认真家访,全面认识学生。班主任在家访时要注意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尊重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要全面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以鼓励为主,切勿告状,以免激化矛盾,使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恶化,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要开好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家长会的主角应当是家长,要充分发挥每个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让家长看,看赏心悦目的班级环境,看孩子学习和创造的成果,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影像等;其次,要让家长听,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情况通报,听班长、班委关于班级工作的汇报,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再次,要让家长说,可以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可以就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家长所关心的热点进行探讨,也可以请家长谈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对话,说说各自的想法,以增进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家长做,即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以沟通感情。

颁发奖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学生需要鼓励,同样家长也需要鼓励。班主任應该经常表扬和鼓励那些热心班级事务、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家长,学期结束时,更是可以用奖状的形式让孩子把对家长的感谢带回家,或是郑重地举行一个仪式,真诚地感谢家长。这样的激励方式都有助于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家校合力。

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班主任要深入调查,了解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展览、科技馆、少年宫、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烈士陵园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参观这些地方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参观往往具有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组织。

互联网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教育资源,不能因噎废食,应很好地利用这些公用资源。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科学教育网站,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这些好的网站,也可以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使用。

总之,学校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体现应有的地位,班主任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交响乐团”中努力当好首席,大显身手。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庭“煮”夫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恋练有词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