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2023-02-17李春艳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李春艳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升,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深。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财务逐渐成为会计职业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社会发展对新型数字化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会计人才供需矛盾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把握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采取多种策略推动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数字化会计人才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对会计人才培养需求发生变化的挑战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并推动了新型行业产业、新型商业形态和新型经营模式产生,促使各行各业及企业持续进行变革和提升,这给会计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社会上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会计面临着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当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周期为四年,这意味着每个院校基本上每四年就会对教学计划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更新迭代,每四年一次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已逐渐难以及时满足社会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挑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

(二)传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挑战

相较于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对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其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就目前而言,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数字化会计人才的需求,院校亟须构建和制定出符合当前社会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在现有会计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引入多种与数字技能相关的训练课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同时,在构建数字化会计课程体系时,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思和策划,包括如何在学科专业内容与计算机专业之间实现交叉融合、如何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等。

(三)师资力量建设存在不足的挑战

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能够使数字化会计人才教育教学和培养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财务领域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普及和深入的背景下,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愈发展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性。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传统的会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入使得数字化会计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对计算机科学有深入的了解。教师既要能教授传统的会计理论,又要能讲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然而,目前大部分会计教师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而计算机教师又往往缺乏会计专业背景,难以为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指导[1]。

(四)教学平台搭建面临的挑战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模式下,院校通常通过采购当前主流的教学类财务操作软件,并利用软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和特点构建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机会。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财务的兴起,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财务实践教学平台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智能化分配,并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财务工作实践机会,这是其与传统会计教育的主要区别。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智能实践教学平台时,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数字技术的特点、交叉学科知识与实践需求等,甚至还需要考虑教学平台的可扩展性。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到资金、人力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难以完全自主地研发和构建出数字化会计实践教学平台。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滞后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已经转变,当前社会正在寻找拥有专业知识、实操技巧以及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重视学生传统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数字化技能的培养关注度不足。在数字时代,“大智移云物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所应用行业领域的发展。传统会计工作中的单调重复性任务已逐渐由智能化、自动化软件工具完成,会计行业与数字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对于现代会计人员而言,对账单的收集、分析、挖掘、处理和共享能力已经成为其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然而,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此方面还有所欠缺,其对社会需求的研究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较为陈旧。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将“专业对口”作为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并未正确认识到新时代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2]。

(二)专业课程缺乏数字化技术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依赖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传统的会计学科中,诸如初级会计、财务管理、中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以及管理会计等课程构成了学科的核心,形成了专业教育的主干。然而,这些课程在培养新一代具有较强应用能力、较高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传统会计正向数字化会计转型,这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及其所需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数字化会计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虽然部分院校已经引入一些涉及数字化会计的课程,但这些数字化会计课程往往为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更加繁杂。对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此类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体系尚未成熟。授课教师只有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持续对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打磨和反思,才能够推动课程逐步走向成熟。但现阶段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法将数字化技术的相关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降低了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

(三)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需求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推动力量。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到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未对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和更新。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会计专业教学融合程度加深,导致现有教师难以迅速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发生的变化,能够承担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任务的教师较少,难以保障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数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需求的预测存在错误,并未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壮大教师队伍,因此难以有效引导和支持数字化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导致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能力水平无法满足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求。

(四)教学平台建设落后,无法为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新一代的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会计的职责,推动企业从过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转变。基于数据采集、算法应用、挖掘分析和服务提供等新技术,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需要包含多种数字技术元素[3]。然而,仅凭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建设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践教学平台。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一)结合时代需求,明确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院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与会计学科的融合过程。同时,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应以社会实际需求与人才持续发展为基础,并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应时代趋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新和调整。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持续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深入调研,及时洞察企业对数字化会计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期待。

其次,院校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实现会计专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具体而言,院校应当对内部的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技术专业、通信专业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优势专业。在此基础上,院校须重点突出优势专业与会计专业教学和课程内容的融合,打造属于院校自身的特色数字化会计专业,突出数字化会计不同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为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培养路径。

(二)重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数字技术素养。在此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的课程教学内容应与计算机学科紧密相连,表现出新的跨学科特性。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同时联合计算机及相关数字技术专业教师与会计专业教师设计、制定和构建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院校需兼顾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关键因素与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将会计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融合。

其次,院校教学团队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对复合型数字化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教学实践,增加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的智能化课程,如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ChatGPT 应用、Python 应用等,从而从多个维度提升数字化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出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4]。

(三)多措并举提升师资队伍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通过多种措施提升数字化会计专业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以专家讲座、参观学习、项目竞赛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师学习和掌握当前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提升教师的数字技术综合素养。例如,院校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数字化技能教学竞赛及专家讲座,派遣教师参与创新教学设计项目。同时,院校也可让教师参观已经开展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实践的高校,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其次,院校可以通过外部聘请和招聘的方式扩充当前院校内部师资力量。一方面,院校可聘请财务领域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并大力支持专家在学校内举办专业讲座。另一方面,院校可设立高标准,并以优渥待遇向社会招聘具有较高数字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以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此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线上课程平台如MOOC、SPOC 等已经广泛流行,高校之间可以尝试通过区域性的数字化会计教师资源共享模式实现师资力量互补[5]。

(四)产教融合搭建教学平台,支撑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只有政府、产业、学校与研究机构共同搭建好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锻炼、提升、发展的渠道与机会,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政府应考虑到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结合当前社会需求与发展趋势,明确数字化会计人才标准。同时,政府须充分调配各方面资源,通过政策、文件等方式,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多方面扶持。

其次,高校应加强与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以及行业领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以实现产教融合。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与科研机构加强研发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共建学科专业以提升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提高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向实践应用成果的转化率。

再次,企业应主动响应政府政策号召,积极与院校对接,为数字化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内部实习机会。同时,企业还需积极开拓相关业务或产品线,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工作实践提升数字化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最后,科研单位需要与院校及企业合作。一方面,科研单位需要与院校及企业对接,为主动学习深造的学生以及在职会计人员提供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另一方面,科研单位需要反哺院校与企业,派遣研究员进入院校与企业,为会计专业教学及企业会计工作提供指导。

四、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推动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向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满足社会对数字化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进行多角度分析,重点论述了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及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