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指津 阐释事理

2023-02-17邱建农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摆事实社戏神韵

邱建农

名家引路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素来,文章都倡导精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要言不烦,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可是平庸、单薄。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字斟句酌,力求数字以致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不寒而栗。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忍不住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做了一大串形容,假如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需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畅快淋漓劲儿。

宇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社戏》里写“我”从前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技法提煉

写议论文离不开摆事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的同时还要学会讲道理,因为“事实不等于雄辩”,所以,写议论文既要“叙”更要“议”。“议”就是对列举的事实进行分析,使事实与论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怎样围绕事实来阐释事理呢?周先慎的这篇《简笔与繁笔》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

一、概念阐释法

本文在第一段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接下去围绕“当简则简”这一分论点列举了《水浒传》中的三个例子。围绕第一个例子,作者用“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景象”一句作了阐释;在列举第二个例子之后,作者又作了这样的阐释:“真是令人不寒而栗。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对于第三个例子,作者是这样阐释的:“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由此可见,在运用例证法叙述事例之后,应当阐释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将摆事实纳入“议论”之中,而不能以举例代替说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事例的作用。

二、正反对比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要求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本文第三段在论证“该繁则繁”时列举了《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素材,先从正面分析“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接着从反面分析“假如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需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畅快淋漓劲儿”,在正反对比中,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三、因果关系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指围绕所举事例,分析其结果产生的原因,或原因引出的结果。本文在阐述“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时,举了鲁迅《社戏》一文中“我”等待小叫天出场的例子,然后从结果的角度分析其艺术感染力。“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经过这样一分析,《社戏》一例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子佳作

形状各异的人生容器

一考生

人生的容器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来直去的矩体,可以是大腹便便的球状,可以是美丽曲折的多面体。但是,是人生的容器来选择你,还是你来决定你人生的容器呢?

有的人已被定形,是“固体式”的人物,只能存放在和自己形状一样的容器中。

像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自己的容器中可以助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他情非得已跳出了自己的容器,他便败得一塌糊涂,结果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忍受不了自己容器的改变,或者说,他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形状来适应另一种人生的容器,于是他墨守成规,固执守旧,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和马谡一样不愿意改变自己以适应人生容器的还有同时期的“一代天骄”——周瑜。他大叹“既生瑜,何生亮?”他接受不了自己的人生容器被生生改变的事实,于是,他气得吐血,急火攻心而亡。

有的人是“液体式”的人物,无论人生的容器是如何奇形怪状,他们都能流淌到容器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整个人生。

李白是个典型的“液体式”人物。他乐观向上,恣意生活,饮酒赋诗,快哉人生!李白在朝中力求保持真实自我,不谄不媚,在朝外快意地生活,有好酒、好肉即是人生最美、最快意之事。

同样豪放不羁的大文豪苏轼更是个“液体式”的人物。不论别人如何评价,不论仕途如何坎坷,不论人生如何失意,他都乐观面对。“乌台诗案”将苏轼连人带心伤得体无完肤,但他依然乐观向上,在《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都表达出了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用自己的行为为笔,以人生为墨,在历史的画卷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乐”字。他的人生容器,几乎充满了曲曲折折的加注口,而他却如一捧清泉,默默地、慢慢悠悠地填满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容器。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了;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了;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了;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了。容器方圆有何异?做一个“液体式”的人,不论自己人生的容器、环境如何变化,都流淌、浸润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去适应,去改变,无论何种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台阶。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摆事实社戏神韵
怎样“就事说理”
提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技巧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瓦子街,读不完的神韵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有理不在声高,要用事实说话
风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