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86例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

2023-02-17孙晓旭任献青闫永彬丁樱张霞段凤阳刘玲玲苏杭苏素静张勇

中医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奥密克风热河南

孙晓旭,任献青,闫永彬,丁樱,张霞,段凤阳,刘玲玲,苏杭,苏素静,张勇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COVID-19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具有传播性强、播散速度快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1-2]。中国境内河南、天津、上海等地相继出现COVID-19变异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儿童病例明显增多,社会危害巨大[3-4]。张伯礼院士指出,奥密克戎相比德尔塔传染性更强,具有传播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候也呈现新的特点[5-6]。中医药治疗COVID-19具有一定优势[7]。为有效应对疫情,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定点医院省级中医专家会诊制度,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团队进驻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中医诊治工作,并同步记录儿童患者的四诊信息,开展中医临床证候特点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河南地区儿童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2022年1月8日以来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儿童患者,共86例。

1.2 西医诊断和分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8]中标准和临床分型,临床分型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1.3 病例纳入标准(自拟)符合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诊断标准者;年龄<18岁;监护人知情同意。

1.4 病例排除标准(自拟)无法配合采集信息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调查表的制定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方案内容,参考国内儿童COVID-19临床特征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一线医疗救治专家的临床经验,制订出“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临床调查表”[8]。此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疫区接触史、疫苗接种史等基本信息,发热、咳嗽、鼻塞、流涕、乏力、味嗅觉减退、舌象、脉象等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中药服用等相关内容。

1.5.2 观察方法采用问诊与望诊相结合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隔离区内的医务人员进行采集。由于查看指纹和脉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医生进入隔离病房需戴医用橡胶手套和隔离面屏,容易对脉诊和指纹结果造成干扰。因此,本次观察内容不采集指纹及脉诊信息进行中医辨证。问诊采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问卷,由医师进入隔离病房逐项进行采集。望诊除望神色、神态之外,主要望舌象,采用手机拍摄患儿舌象图片,每一份舌象图片由主诊查房医师及3名主任中医医师进行会诊,确定舌质及舌苔性质,以避免个人判断的主观偏倚。

1.6 统计学方法临床资料分布及中医证型、症状的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临床病例证候分型分析采用样品聚类分析,并进行证型下的四诊指标频数的描述性分析,利用频数进行二次归一,计算四诊指标权重。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次疫情共收治患者486例,儿童COVID-19患儿86例,占17.7%。其中男36例(41.8%),女50例(58.2%),男女性别比例为11.39;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6岁,平均9岁;本轮疫情首先在高中暴发,后波及中、小学及幼儿园;最短潜伏期1 d,最长潜伏期11 d,中位数潜伏期6 d。

2.2 发病特点发病中位潜伏时间6(1,11) d;无症状型6例(6.96%),轻型73例(84.9%),普通型7例(8.14%),重型以上0例。

2.3 核酸转阴时间核酸转阴标准:第1次采用双采(双鼻咽和口咽)双检[双试剂:上海伯杰(灵敏度1 000 copy)和深圳达安(200 copy),CT值40]。第2次检测要求必须两家医院采用不同试剂同时检测为阴性,间隔24 h,两次阴性。核酸转阴以第1次核酸转阴时间计算。核酸1周内转阴(12例14.11%);2周内转阴(39例,45.88%);3周内转阴(16例,18.82%);4周以上(18例,21.17%)。

2.4 主要临床症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显示,COVID-19患儿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有痰、流涕、鼻塞、纳差为主,见表1。

表1 86例COVID-19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分布 例

2.5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采用样品聚类法进行证候分析,参照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经中医专家组论证后确定中医证型。结果显示:临床证候可见风热袭表证、风寒束表证、风燥犯表证和痰热蕴肺证,其中以风热袭表证最为常见,其次为风寒束表证,见表2。

表2 86例COVID-19患儿主要中医证型分布 例(%)

2.6 中医证候四诊要点分析利用频率进行二次归一统计不同证候的四诊指标权重,取权重位数 3~9之间的症状和舌脉象作为诊断该证候的四诊要点,见表3。

表3 86例COVID-19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特点

2.7 中医证候传遍特点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儿童COVID-19患儿中医证候传变、兼夹及伤阴特点见表4。

表4 86例COVID-19患儿中医证候传遍特点 例(%)

3 讨论

河南省COVID-19确诊病例以往以成人确诊为主,此次突然出现规模较大、区域较为集中的儿童感染确诊病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建立定点医院省级中医专家会诊制度。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第八版,结合回顾COVID-19临床特征相关文献,咨询医疗救治专家经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团队制订“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临床调查表”。通过对86例COVID-19患儿进行临床调查,河南儿童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患儿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河南儿童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辨证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COVID-19是人体感受新型冠状病毒时邪所致的外感热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9-10]。《素问·刺法论》载:“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即凡五疫(肺、肝、肾、脾、心)均可被疫毒感染,不管大人小人都可以被感染,感染后的患者症状都很类似。清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一病自有一气”“一气自成一病”,指出每种传染病皆有其特异性病原体,相同的病原体致病患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戾(疠)气性质为风寒、风热、风燥[11-12]。新冠病毒虽为致病“疠气”,因其变异株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应审证求因,病证结合,方能精准辨治。本次河南儿童COVID-19病因为外感风邪束肺,风邪合六淫伤人,先袭其表,由表入里。《温热论》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可见六淫合邪致病,故临证可见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等证型。本次儿童COVID-19核心病机为风热、风热、风燥邪气侵袭肺卫,其中以风热束肺为主,临床症状以上焦肺卫症状:咳嗽,鼻塞症状最为突出,中焦脾胃症状:恶心、呕吐、饮食欠佳症状相对较轻。中医辨证及证候传变规律:风热袭表为主,部分风寒多化热,以顺传气分为主要传变顺序,少数患儿后期出现耗伤气阴症状。治疗方面则以祛邪同时给予扶正。同时,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是早期、轻症组方主要以祛邪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风寒束表证治以益气解表为原则,方选参苏饮加减;风热袭表证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原则,方选银翘散加减;风燥犯表证治以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为原则,方选桑杏汤加减;痰热蕴肺证治以辛凉宣泄,清肺化痰为则,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减。经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核酸全部转阴。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时间局限。研究确诊患儿的时间为2022年1月至2月确诊的COVID-19奥密克戎株感染患儿,中医证候局限于冬春交替季节,未能反映出其他季节的证候规律。②地域性局限。研究地区以河南安阳地区的COVID-19确诊病例为主,因其他地区无COVID-19奥密克戎株感染患儿,故未有河南其他地区确诊病例入组。因临床研究人力、经费等限制,本研究未能打破以上局限,加上横断面调查的数据质量可能存在偏倚,其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一些偏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奥密克风热河南
奥密克戎
迎战奥密克戎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出彩河南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