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2-16文丽丽

理论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目标

文丽丽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4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任务和挑战,审美教育因其独特的意识形态指向、助推功能、动力机制等,与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所需高度契合。深入研究美育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意识形态属性,探索美育与意识形态工作关联的内在机制,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美育与意识形态建设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美育在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现路径,对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育的意识形态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赋予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重大历史使命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两者的内在契合度,正确认识美育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审美目标同态化

审美目标是指在美育过程中培养人们的理解、认知、鉴赏美的能力。美育作为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人类从粗俗野蛮的生存层面上升到高尚文明的理想境界,提供了一条独特途径。就国家层面而言,美育是天地化育、精神塑造的大事。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制度、文化艺术背景不同,美育的内容也截然不同,因此形成了具有不同政治属性的美育形式。美育的审美目标和意识形态的审美目标具有同态性。美育的审美目标表现为培育审美者对美本身的理解力、表达力和传导力,而意识形态的审美目标是培育审美者在意识形态引领下对美的辨识力、塑造力和宣传力,两者的审美目标形态都是围绕审美能力建构的。同时,二者目标都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和美学属性,即美学具有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具有美学属性。意识形态的美学属性不仅指意识形态作用于审美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而且意识形态自身也包含审美内容。比如,高校教材中的艺术插图就同时体现了美育与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教材作为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艺术插图一旦包含“丑化”内容,将会在学生中引发“畸形”审美,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审美方向,难以树立正确的审美目标。因此,在教材源头上进行审美把关,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至关重要。

(二)价值目标同质化

价值目标是指人们对现实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时在文化、思想层面形成的认同。美育和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具有同质化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美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之一,其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欣赏美学作品及其他具有美学意义的对象时,能够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两者在价值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虽然在美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现实的个体审美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个体价值目标的共同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美育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于高校美育而言,必须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在主流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发挥美育的现实功能,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筑牢思想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信念之魂。

(三)情感目标同构化

情感目标作为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集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等一系列心理现象于一体的情感共性的统称。审美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双重互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产生的一种愉悦及满足的情感体验,这一体验具有共性,可以在个体与集体间产生联系,引发共鸣,形成凝聚力。正如朱光潜所说,“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2],即美育具有情感性特征。而意识形态工作不仅需要以真理的力量说服人,更要以人民的情怀感动人,实现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统一。因此,美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上述情感教育,两者在情感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美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要实现的情感目标都根植于中国大地、指向人民幸福,将人们的感性诉求上升为合理的理性诉求。这种过程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首先要有情感体验,这是达成情感目标的基础。第二步是以情感为中介,让美好的情感体验场景再现,以愉悦的情感体验来陶冶情操。比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种共情的审美教育,也是一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给予五湖四海的观众以艺术美的情感体验,并将情感融于人民生活日常、时代精神之中,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等文艺形式,演绎复杂的情感变化,实现对观众的多感官刺激,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归属感。

(四)实践目标同向化

实践目标作为最终目标,是将自己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美育均与意识形态具有实践目标同向化特征。历史上,孔子提出“游于艺”,旨在通过礼和乐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格;朱熹“以理为美”思想则是让人们提高自身修养,追求圣贤理想人格;康德希望通过美育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和谐。这都说明美育与意识形态在实践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即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当代中国美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所要达到的实践目标,都是要求运用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实践创造能力,使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的今天,高校可通过美育实践,推动青年学生达成认知与实践层面的“知行合一”,弘扬以美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美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的功能

高校美育作为高等教育和美育的融合领域,从功能来讲,其蕴含的思想性覆盖整个学科教育,因此,美育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美育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与受教育者固有的身心规律出发,从转化、解释、深化和创造四方面发挥美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独特功能。

(一)转化功能

所谓转化,是指教育者通过多样化的、外在的教育形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知识、心理体验的目的。转化功能是美育的重要机制和功能之一。僵化的、教条式的、直接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效果不佳,而美育自身具有意识形态的潜在性和隐形性特征,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转化平台。教育者通过美育这个转化平台,发挥美育对于人的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的作用,把意识形态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如清华大学以邓稼先为原型推出的话剧《马兰花开》,以颂扬老一辈科学家实现“中国梦”为主题,融合音乐、舞蹈、影视、朗诵等艺术形式和多媒体元素,全视角、立体化地重现了邓稼先成长成才、以身报国的精彩生命华章。该剧之所以产生巨大反响,正是因为其实现了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把话剧艺术表达中的思想之美、精神之美、力量之美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报国之情、奉献之力、奋斗之志,增强了爱国奉献的意识形态引领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青年学生心中。

(二)解释功能

解释功能是通过对事物的剖析,寻找合适的手段和方法来述说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美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是将美的事物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审美者在美的表达方式中理解其蕴含的价值内容。在审美联想阶段,人们通过对具有美的形象的事物进行观赏,激发潜藏在内心中对于美的认同,在精神层面达成共鸣。意识形态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而美育恰恰通过美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形象化加工,使高度抽象、理论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了直观、简明、感性的解释效果。例如,公共交通上的公益广告,通过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加上朗朗上口的标语,往往能够吸引乘客的目光,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美的形式,在给予受教育者的图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也深化了美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性、引领性、准则性、日常性的阐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入魂、入行。

(三)深化功能

美育的深化功能是指美育作为情感教育以其特殊的教化能力,使人们自觉把美育过程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深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美育的深化功能正如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审美过程中,人们的情感以及认识通过审美想象达到某种预定的和谐状态,思想以及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美育所具有的深化功能尤其体现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中。人格作为个体的品质品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高校美育通过美的形式传递情感、传播价值观,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例如,每到国庆和重大节日时,校园通过文艺演出、主题布展等美育形式,深化了美育语境中的意识形态价值意蕴,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正是由于高校美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了其深化功能,学生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与网络文化冲击时,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创造功能

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艺术形式促进个体心理的完整,最终形成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完整人格的人。美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论从过程或者结果来看,美育都是一种创造、创新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审美情趣、厚植人文素养,从而促进想象力与原创力的爆发,实现创造力的塑造。审美创造力不仅表现在思想层面,更表现在实践层面。在思想层面,主要表现为人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时,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拨开迷雾,作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判断。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所掌握的美育知识及其蕴含的价值内涵,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例如,以艺术为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艺术内涵与价值观的统一、艺术创造和意识形态引领的创造性统一,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实践中自觉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美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的动力机制

美育被看作“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产品(包括艺术品)和总结艺术欣赏及艺术创造的规律,去驯化和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创造力。与此同时,又把那些因贫穷、不合理的制度和片面的教育而失去的感受力恢复、发展起来,使个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应,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和品行”[3]。这种审美活动涉及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等方面,促进审美者的心理结构不断完善,使意识形态融合到人的心理图式之中,从而在心中建构起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精神“大厦”。

(一)认识提升机制

认识提升机制是在概念、知觉、判断和想象等认识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提高对外界事物判断和处理的能力。认识提升机制一般由“认识—认同—认知”三部分构成,就认识提升机制而言,美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审美感知阶段。在该阶段,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提高意识形态辨别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坚定拥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自觉抵御各种社会不良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当前,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兴起,舆论格局发生改变,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对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认知能力作为认识提升机制的最关键一步,既能引导学生审视美的价值,又能提高其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使学生在面对不良社会思潮冲击时,能够自觉选择正确的立场。

(二)情感认同机制

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那么美育如何能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情感的认同呢?从心理学上讲,认同作为一种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是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的过程。美育通过对情感的培养,提高人们感性能力与共情能力,通过情感的方式达到对于美育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认同。这种认同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从个人层面来讲,一个人的情感结构决定了其存在范畴,而美育通过情感的培养,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情感结构,使之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满足个人心理归属感。从社会层面来讲,情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往往都伴随着人们高昂的激情。美育通过对人的情感熏陶,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大众共同的情感标识展示出来,促进共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一种社会层面的情感认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1]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细、落小、落实,必须经历“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其中情感认同是关键一环。

(三)意志锤炼机制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自身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是人们在进行心理决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寻求改变的能动性因素。美育作为美感教育,是一种以健全人格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的意向性教育,能够促使人们自觉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内化为调节情绪、坚定目标、解决问题的一种意志力量。通过理论引导来培养人的意志力固然重要,但就教育效果而言,艺术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审美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到达精神升华的理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生命力、创造力、意志力会得到极大锤炼,并绽放出夺目光彩。近年来,我国许多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获得了业界专家和大众的一致好评。《建党伟业》《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优秀影视片,充分发挥了美育的作用,使人们从影视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引起精神共鸣,实现意志淬炼,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从生命燃烧的美中看到了奋发之力,从踔厉之志中体悟到了生命之美。

四、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践路径

高校美育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从两者的内在规律出发,又要进行全方位协调,创新美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新路径。

(一)以问题链接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是美育的主要渠道

课程教学作为美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链”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旨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逻辑线索,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美育只有融入哲学、政治学、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将各科的问题解决方式进行整合开发,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发展为主旨的多维课堂互动模式,才能发挥交叉学科的作用。面对意识形态教育新的目标任务,高校现有的美育教学手段、方法还不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而美育课程教学问题链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一方面,美育教师需要重视课程教学链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艺术精品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积极构建以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的“问题链”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发挥课程问题链接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高校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问题识别、解决能力,在“问题链”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思维能力和担当意识。课程问题链接是美育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主要路径,能够保证美育与意识形态深度融合,促进意识形态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

(二)以场景驱动为牵引的实践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阵地

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转变传统理论化教学模式为实践化、场景化的教学,是一种直接性、现实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美育在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中的实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4]。具体而言,应在实践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元素,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激发人们的参与感,提升其认同感。高校在开展美育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艺术表演、艺术竞赛、艺术展览、艺术服务等多样化方式普及审美知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关注度高、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校园文艺展演、博物馆参观、非遗传承的体验式学习等实践活动增强其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让高校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感悟文化艺术之美,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三)以云端共享为依托的资源开发是美育的有益补充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美育资源不断丰富。传统的美育主要以线下教育为主,这种方式虽然影响力较大,但是容易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美育的日常化、普及化、平等化,形成学校、政府、企业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美育格局。一方面,通过共建共享,加强美育主体间的互动,充分整合美育资源、开发美育课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美育课程资源的云共享。另一方面,通过均衡发展,依托网络云平台将发达地区的优质美育资源覆盖到资源欠发达地区,并与学校既有美育资源相互补充,推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美育教育共同发展,使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共享美育资源,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四)以形神并举为要素的校园文化是美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外化表现,是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最直接的途径。当前,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校园文化传播内容比较单一、形式不够灵活等,导致其接受程度受到一定影响,也间接影响着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一方面,应深入挖掘大学精神内涵,培育蕴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在校园文化中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的阶级性及价值选择,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校园文化IP,积极组织原创校园歌曲、视频、校园景观设计、文化创意周边等一系列校园文化作品的展示与推广,创新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品牌活动、音乐党课、思政课堂等形式,动静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影响、辐射功能,从而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目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